• 雪域“桃花源”里的新气象初春的暖阳洒落在阡陌纵横的桃园,滋润着千朵万朵含苞待放的桃花。嘎拉村,这个紧挨着川藏公路的小村庄,在一片生机盎然中迎来藏历新年。2022-03-14
  • 贵州持之以恒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近年来,在生态和发展“双重压力”下,贵州走出了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生态相融的“绿色之路”。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绿水青山,贵州之福。2022-03-14
  • 马慧娟:从黄土地到人民大会堂我叫马慧娟,来自全国最大的生态移民扶贫集中安置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从黄土地到人民大会堂,有人说我的故事是个传奇。但我知道,没有什么传奇,是移民搬迁政策让我走出了大山,是新时代帮我实现了梦想。我的故事,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体现。2022-03-13
  • 潘晓慧委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每一份提案,于我而言都是沉甸甸的责任。我希望通过这些提案,助推民族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从2008年开始,潘晓慧已连续担任3届全国政协委员,带到全国两会上的立案提案有50余个。她提交的多个关于重视民族地区学校建设、缩小中西部教育差距的相关提案,都得到了教育部的回复。2022-03-13
  • 共同描绘新时代青海民族团结新画卷  3月的青海大地,微风徐徐,万物复苏。在7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处处能看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生活在这里的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等各族群众,手挽手、肩并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共同描绘着新时代民族团结的壮美画卷。2022-03-13
  • 贵州发挥组织优势建设乡村振兴人才队伍贵州高度重视乡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发挥组织优势,拓宽人才来源渠道,强化党员干部培育力度,创新激励引导措施,着力培养建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素质优的人才干部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2022-03-12
  • 最前 上一页 417 418 419 420 421 422 423 424 425 426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