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主页
加入收藏
搜索
首 页
新闻
民族工作
观点
理论
文化
宗教
专题
视频
资料库
中国民族报电子报
道中华
繁体
古籍修复:让残卷重获新生
中国民族报评论员: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人民日报:中华文明“统一性”的历史特点与当代价值
光明论坛:深入理解“第二个结合”的认识论意义
央视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在落实
人民日报:从千年瑰宝中凝聚文化认同
人民日报:点亮文化传承发展新灵感
人民日报:拳拳敬老心 暖暖夕阳红
人民网评:共筑保护文物的铜墙铁壁
人民日报:不断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光明论坛:着力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促进少数民族人口健康发展的成功范例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中国青年
最新消息
光明日报:透视年货消费中的国潮风
龙年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中国传统元素、国潮风格成为消费者在年货选择中的热门产品元素。以现代消费潮流化审美为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国潮风劲吹。
2024-02-15
人民日报:以文旅新业态赋能美好生活
在古色古香的胡同里徜徉,寻找时光的影子和城市的文脉;在风景宜人的绿道上骑行,享受周末的闲适和惬意;在琳琅满目的集市中流连,感受浓浓的烟火气和人情味;到美丽古朴的乡村去,体验精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挖掘深度体验,感受人文气息,近段时间以来,本地游成为人们休闲旅游的重要选择。
2024-02-13
新华网评:“村晚”不能停
黄豆一撒、簸箕一摇,竟然奏出摇滚乐,“黄豆也没想到这辈子能当乐器”;主播一吆喝,村民们就自带才艺来了,锣鼓敲起来、舞狮跑起来,还有人穿着本民族服饰、拿着农具走秀,整个村子沸腾了……
2024-02-12
新华网评:“L人”在过一个热气腾腾的年
在温暖升腾的“烟火气”、飙升的“含龙量”中,我们感悟着人们对家人、家乡和传统节日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我们也从这份热气腾腾的年味里,体会到了温暖,看到了希望,增添了信心。
2024-02-11
新华网评:这拜年,是世界级的
“过年好!”又是一年春节到,一句拜年道出喜庆与祝福。这份拜年的情谊愈加“世界级”。随着春节(农历新年)被确定为联合国假日,这个中华文化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向世界更多国家地区传递出美好。
2024-02-10
人民日报:流动中国里的春运经济学
在广东打工的龙飞每年都要回贵州过年。多年前,由于春运运力紧张、购票不易,龙飞等珠三角地区务工人员常常组成“摩托大军”骑车返乡。近年来,随着交通网络不断织密,许多务工人员可以轻松搭乘高铁、飞机。龙飞则购买了小汽车,与妻女自驾回家过年。“摩托大军”退潮,折射的正是春运之变、发展之进。
2024-02-09
最前
上一页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下一页
最后
专题
更多>>
友情链接
中国政府网
中央统战部
新华网
人民网
光明网
中国网
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