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齐聚平遥古城共话“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科技力量”
来源: 刘小红 张瑶 发布日期:2019-09-0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9月4日,首届平遥文化遗产国际交流周正在进行。其间,来自全国各地的6位专家齐聚山西平遥古城,围绕“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科技创新”这一主题从当前应用的主要科技手段、对低科技的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进行探讨。专家们认为,先进技术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不能成为盲目的科技控。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何依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科技创新使得人们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从传统的定性研究转变为了有科学数据的定量研究,也使得研究从原本单一的、小范围的研究转变为多样化样本的大范围的研究。她说:“古城在历史变迁中叠加了很多的历史信息,但也容易将历史信息碎片化,这就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去伪存真。”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邵甬提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渗透到区域规划中,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这离不开科技创新。

  “无人机、激光扫描、VR技术等高科技已经成为当前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常规手段,但还有很多低科技更应该引起重视。”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副院长张剑葳认为,科技手段的使用应该从人的需求出发,应该多发展一些成本低、易操作的科学手段和方法,这对于古城当地居民来说帮助更大。

  对于张剑葳的说法,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城乡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史文正予以赞同。他说,对于古城这类“活”的历史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修复中更需要考虑古城居民的现代生活需求。“科技发展为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很多新思路,土坯墙改造、太阳能材料在屋顶中的使用、水电暖设计等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和科技研究的重要方向。”

  活动期间,各位专家与民众进行了互动交流。专家们表示,开展国际交流、实施开放共享的理念、注重人才培养、引进先进技术等是做好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工作的几个重要因素;但不能成为盲目的科技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在注重科技的同时,更要注重工匠精神,科学技术只是辅助手段,关键要明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主方向。

  此次活动由山西省科协主办,山西省城市规划学会、山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等承办。活动期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世界遗产培训与研究中心(北京中心)主任助理李光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讲师蔡忠原也出席了活动。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