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前线】《攀登者》:意犹未尽的主旋律表达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朱晶进 发布日期:2019-10-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攀登者》海报

  作为国庆献礼片之一的主旋律题材电影《攀登者》,基于真实历史背景改编,讲述了1960年至1975年间,中国登山运动员克服重重困难,在整个团队的奉献和支持下两次登顶珠穆朗玛峰,在为国家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保卫了国家地理信息测绘主权的故事。

  该片自9月30日上映后,各方评论纷至沓来。笔者认为,从影片的实际呈现效果看,该片通过表现各位主配角所作出的抉择,塑造了特殊时代背景下舍生取义、为国奉献的英雄群像。

  《攀登者》主要剧情冲突的线索之一,是关于珠峰登顶的影像记录。影片通过多个片断反映,由于中国登山运动员1960年登顶过程中丢失拍摄设备导致影像记录缺失,因此包括原苏联在内的国际登山界一度并不承认中国的这次北坡登顶。

  根据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朱靖江的研究,已知最早有关珠峰登山的影像由英国陆军上尉约翰·诺尔于1922年拍摄。尽管当时的英国登山者自北坡冲顶失败,不过他们已具备了留下登山影像的意识。1953年,英国登山队中的新西兰队员希拉里和夏尔巴人丹增诺盖组成的双人突击队,自珠峰南坡登顶成功。希拉里在解除氧气装备的情况下拍摄了10分钟的山顶照片,用影像让西方登山界承认他俩是登顶珠峰的第一批人类。3年后,第二次自南坡登顶的瑞士探险家也在峰顶拍摄了照片,并发表在次年的《喜马拉雅期刊》上。

  可见,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登顶必须有影像记录,这既是一个国际登山界的惯例,也是一种话语权力。在以往登山叙事大多注重人类对自然征服的传统语境下,《攀登者》提出以影像记录为切入点的历史观察视角,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攀登者》强调,影片的主题是:“为国登顶,寸土不让。”无论是登山还是科考,实际上都涉及国家主权问题。中国于1960年决定执行珠峰登顶计划时,其背后的考量就不仅仅是国际登山界对登顶成功的承认与否,而是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能力体现。

  影片通过布景、道具、字幕和旁白,尽最大能力复原了上世纪60至70年代的国内国际环境;还安排了雪崩、大风、寒冷、缺氧等其他为电影文学冲突服务的要素。创作者设法照顾当代观众的主流审美,希望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描绘时代背景,避免大篇幅说教对作品传播效果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

  片中,曲松林、方五洲、李国梁等角色与摄像机之间的那段生死纠葛,其实是个人自我实现(征服自然)与民族大义(说服世界)之间的碰撞。不过,影片最大的张力在于登顶影像的失与得,这种张力在接近结局时趋于分散,冲突的焦点有所转移。角色们是否完成了拍摄登顶影像并获得全球认可的使命?影片似乎未能予以非常正面的回答。

  《攀登者》档期被安排在国庆期间,并与同档期的《中国机长》《我和我的祖国》共同宣发和上映,那么观众自然而然就会在它们之中进行比较,分析哪部作品最能高水平地诠释爱国主题;或者更确切地说:献礼性作品如何才能说出观众内心对祖国那种真切的爱?

  笔者认为,国庆献礼片的一切电影表现手段,都应该以观众爱国情怀的共鸣为目标。《我和我的祖国》口碑脱颖而出,因为它以小见大,角度多元,多数观众都能产生代入感。《攀登者》却在圆满解决个人与国家这对最主要的冲突之后,没有给进一步升华影片立意的宏大叙事留下更多余地,造成了一种意犹未尽的遗憾。如果该片能以更为专业的背景介绍作为宣发的配套,能以更为丰富的表现手法来展开其宏大叙事,那么它或许可以成为一部引人瞩目的史诗巨作。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