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 砥砺前行——记者节特别报道
来源:中国民族报 发布日期:2019-11-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本报记者采访工作场景或与受访者合影。

  今年11月8日是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设置记者节,一方面是为了赓续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精神品格,另一方面则是提醒我们永怀对党的忠诚之心和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在此,中国民族报社记者围绕参加今年报社组织的“70年·成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大型主题采访活动,畅谈了自己的所思所想。

 

  用心记录,让文字更有力量

  □ 本报记者 俞灵

  我在传统纸媒从业28年。一路走来,没有赫赫战功和骄人业绩,有的,只是匆匆流逝的光阴和一个普通新闻工作者的坚守。

  做记者,荣光与辛劳同在。这是个充满挑战的职业,选择了它,就意味着选择了钻研学习的生活状态,选择了压力和付出。从翻山越岭到深入访谈,从撰写稿件到编校流程,报纸出版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一句话、一张图片、一个版面、一个选题策划,都需要反复琢磨和推敲。尤其是民族宗教新闻这一特殊领域,特别需要记者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有维护团结、推动进步的社会担当。

  做记者,走过的路曲折起伏,坎坷不平。记者是人生百态的观察者、新闻时事的报道者、社会发展的记录者。采访报道的工作中,有成功、有遗憾,有欣喜、也有无奈,而我们面对困境时的态度不仅关乎自身生存发展,还关乎事业成败。唯有自我激励、自我突破,方能用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勾勒现实、传递温暖,力求为社会、为后人留下真实的记录。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正席卷中华大地,身处伟大的时代,记者要坦然应对,坚守职业操守和道德底线,不断锤炼自己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体察社会民情,倾听基层呼声,让读者有所触动,让笔下的文字更有力量。

  记者生涯无疑是人生的一笔财富。在记者节到来之际重温使命,凝聚走下去的信心、勇气和力量,向所有奔波在路上、仍旧怀揣梦想的我的同行致以节日的问候。

 

  贵州之行的三个“惊奇”

  □ 本报记者 王珍

  当记者多年,一直没有机会去贵州采访。这次采访拍摄布依族、侗族、水族和毛南族的故事,不免对云贵高原的“山路十八弯”心生畏惧,也做好了“颠出五脏六腑”的心理准备。

  出发之前,我询问采访对象之一、侗族绣娘陆婷:“从贵阳去黎平,该怎么走?”

  陆婷用脆生生的声音说:“你从贵阳北坐高铁,一个半小时到从江;出站就有到黎平的大巴,40分钟就到。”

  果然,我们从贵阳市出发,不到3个小时就转战到了黎平,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

  “地无三尺平”的贵州,如今却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交通事业发展之快令人称奇。

  第二个惊奇,是贵州脱贫攻坚的力度之大、投入之多。

  过去讲贵州“人无三分银”,一直以来,贵州贫困面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

  我们冒雨来到三都水族自治县九阡镇石板村时,村委会办公楼前的五星红旗在风中飒飒作响,办公楼里人头攒动。厨师在一间临时搭建的厨房里忙碌,他要做30多人的晚饭。

  为决胜脱贫攻坚,贵州从省、州、县、乡四级政府部门抽调干部下沉到村。干部们吃住都在村里,与村民们同甘共苦,为贫困村脱贫摘帽“把脉问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出谋划策。在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生活的蓝图正在一步步变成现实。

  第三个惊奇,是贵州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拼搏精神。

  为了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刺绣,陆婷26岁时拿起绣花针,在村寨里拜师学艺,她不光自己致了富,还带动村里其他姐妹一起富裕,因此获得了“五四青年奖章”。

  石板村党支部书记潘永贤为了家乡的发展,放弃了在江苏常州的高薪工作,与妻儿两地分隔,每天奔波在石板村的沟沟坎坎上。

  正是贵州各族干部群众的“不等、不靠、不要”,创造了贵州经济增速连续多年位列全国三甲的发展奇迹,创造了经济发展的“贵州速度”。

  贵州各族干部群众努力耕耘的成果,我们将它们定格在取景框里。无论走到哪里,我们见到的都是绿水青山的秀丽画卷,都是幸福的笑脸,听到的都是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对美好生活的满足和对伟大祖国的真挚祝福。

  作为记者,有幸见证和记录这个伟大的时代,为历史撰写“初稿”,我深感荣幸。

 

  见证改变 实现梦想

  □ 本报记者 安宁宁

  每一次深入基层的采访,都是一种历练和成长;每一次抵达现场的报道,经历都弥足珍贵,值得细细品味。

  2017年夏天,我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三台山德昂族乡出冬瓜村,采访过德昂族青年赵腊退。彼时,他开办农家乐的时间不长,因住宿条件不太理想,游客往往吃一顿德昂美食后便离开了。因此,他最大的心愿是把自家的传统民居打造成“既体现德昂族传统文化,又如同酒店一般”的民宿。

  今年夏天,我再次来到出冬瓜村。两年过去,赵腊退的梦想实现了,他家取名为“上上居”的农家乐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在赵腊退的带领下,村里不少村民办起了农家乐。我们这次采访的村民赵玉月就是其中之一,她不但办起了农家乐,还在越来越红火的“非遗”保护中传承和弘扬着德昂族传统织锦文化,实现着自身的价值。

  改变,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云南的这个边陲小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包括德昂族在内的一些少数民族“一步跨千年”,步入社会主义社会。在时代的洪流中,在改革开放、兴边富民行动、精准扶贫等光辉政策照耀下,大家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无数个体梦想的实现,才能成就伟大的中国梦。在边疆少数民族同胞的笑脸上,我看到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对梦想实现的满足,从中也找到了记者这一职业的价值所在。

 

  躬逢其盛 与有荣焉

  □ 本报记者 牛锐

  在今年报社组织的“70年·成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我参与了汉族、藏族、土族、撒拉族的采访。从前期联系采访事宜、策划采访方案,到实地采访、拍照片、录视频,再到撰写稿件、参与后期视频制作,整套流程完整地走下来,我们也可以骄傲地给自己贴上“全媒体记者”的标签了。

  边疆很远。我们乘车去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积石镇西沟村时,走过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在狭长的山谷中转了九曲十八弯,又把乡村水泥硬化路、砂石路都走个了遍,才到达要采访的人家。

  边疆又很近。在采访对象、撒拉族“拉面匠”韩维林的家里,他的妻子亲手制作了家常美食,我们像一家人那样热热闹闹地吃了顿午饭,他们的女儿阿米娜清澈的眼神和认真读书的模样仿佛还在眼前;在玉树藏族自治州,采访对象、玉树州藏族古建筑业协会会长尼玛请来75岁的老工匠严培,带我们沿着通天河去看协会保护下来的传统村落,严培老人用布满皱纹的双手抚摸老建筑的画面总会不时浮现在我的脑海……这些细腻而美好的感情,拉近了心的距离。

  从业14年来,我总是庆幸,自己选择了民族新闻事业。因为这份事业,让我有机会把采访的足迹留在祖国的大好山河,让我有机会走进边疆牧场、山间村寨,去倾听各族群众的故事和心声,也让我通过报社这个良好的平台,把民族团结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躬逢其盛,与有荣焉。走进新时代,我们要用心用情用力、用更丰富的方式讲好中国民族团结的故事。

 

  俯身大地 倾听中国

  □ 本报记者 张国欣

  在“70年·成长在祖国的怀抱中”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中,我有幸赴宁夏、云南、新疆等地,参与了12个民族人物的采访拍摄工作。

  在云南布朗山采访时,我们夜宿村民家。那天晚上,乡亲们听说首都北京来了人,几乎家家户户都来人看我们。我们老老少少围坐在一起,听大家用朴实的话语回忆过去的苦日子,讲现在的好生活。不知不觉已到深夜,皓月当空,大家情不自禁地唱起《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嘹亮的歌声响彻布朗山的夜空……此情此景,终生难忘。

  一路走来,从云贵高原到大漠戈壁,这样的故事太多太多。在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回族村民海国宝深情讲述了搬出西海固的故事,他时常叮嘱子孙们“吃水不忘挖井人”;在云南基诺山,基诺族乡亲们谈到过去缺医少药,如今病有所医,“党和国家才是我们健康的守护神”;在新疆,塔吉克族干警鲁克曼常年奋战在边境一线,反恐缉毒,冒着生命危险卫国戍边,他说:“没有祖国的界碑,哪有我们的牛羊。”

  在奔波于采访途中、纵横于河流山川之时,我们用目光打量着祖国的壮美多娇,用脚步丈量着祖国的广袤辽阔;在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时,我们用耳朵聆听着祖国发展、团结进步的故事,用心感受着中华各族儿女心的跳动、力的凝聚!

  在一次次俯身大地的采访中,我贴近了你——我的祖国!我欣幸,能用我的笔和镜头,在新中国70华诞之际,完成一次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这是我们践行“四力”的过程,也是坚定初心的过程。

  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作为一名民族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各族人民热火朝天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采写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好稿子、好报道,才能讲好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的好故事。

  我更加真切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方能赢得人心。人心在我,便能众志成城,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我们将这些画面、这些感受,记录在一篇篇文字中,记录在一帧帧镜头里,展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也印证着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光荣和伟大。

 

在民族地区,见证最美的风景

  □ 见习记者 郭家翔

  “70年·成长在祖国怀抱中”主题采访活动期间,我前往辽宁、云南、甘肃采访,亲身感受到新时代各族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进一步理解了民族新闻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

  在内蒙古国际蒙医院采访时,我们跟随主任医师咏梅,见证了她忙碌的一天——嘘寒问暖、问诊开方,咏梅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作为党的民族政策照耀下培养出的民族医疗骨干,她始终关心着民族医药和社区医疗的发展,把百姓的健康放在心头。“我不是万能的,但治病一定竭尽所能。”这是她从医26年来的人生信条。

  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庄窠集镇西坪村采访时,西坪村文化广场周围的墙壁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墙上绘制了民谣《十谢共产党》的巨幅壁画:“一谢共产党,吃饭把你想,以前忍饥又挨饿,现在脱贫奔小康;二谢共产党,穿衣把你想,以前穿的旧衣裳,现在毛料新衣裳……”从过去山大沟深的贫困村到现在的美丽乡村,西坪村的村民们用这种方式表达着对党的感恩。

  在云南西盟佤族自治县,我们采访了佤族干部魏金龙。为了让佤族乡亲们住上新房子,干部们想尽办法,在雨季泥泞的道路上,干部们和群众一起推车,把建筑材料送进村,他们的担当让人敬佩与感动。“从一步跨千年,到住上安居房,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中国才能办到的大事。共产党的恩情,我们世代铭记。佤族人民,世世代代跟党走。”这是佤山人民的真实心声。

  旅途有多遥远,前方的风景就有多迷人,这样的故事说也说不完。在民族地区采访,我们见证了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族群众休戚与共、团结奋进,共谱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豪迈篇章。

 

  内蒙古之行颠覆了我的想象

  □ 张世辉

  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为期8天的采访,是我第一次走近鄂温克族、鄂伦春族和达斡尔族群众的生产生活,采访对象真诚的笑容、热情的态度、火热的生产生活场景以及他们满满的获得感,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此前我对这3个人口较少民族的印象,还停留在上大学期间学习民族志时书上的描述:他们生活在深山密林,以狩猎捕鱼为生,住的是简易的撮罗子、木刻楞、桦皮棚,新中国成立前还处在原始社会。

  而这次的呼伦贝尔之行,颠覆了我的想象与认知——简易的住房被小别墅取代,生产生活方式也已现代化:马路直通家门口,网络联通着村外的世界,冰箱存放着新鲜蔬果,超市里摆满了来自各地的商品,医疗保险护佑着村民健康……城镇居民现代生活的标配,这里一样也不少。

  正如多布库尔猎民村党支部书记孟亚静所说,新中国成立70年来,鄂伦春人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走出密林、搬出大山,逐步实现了定居,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政策给他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更大变化。在鄂温克族自治旗,全国人大代表梅花指着伊敏中心校崭新的校舍说:“我就是在这里上的中学。那时,这里都是土房子。”2012年,在政府的扶持下,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新建了面积1100多平方米的幼儿园,改建并配置了音体美专用活动室,老师们也有了两人一间的标准化宿舍。

  日子好起来的牧民们,更加爱护自己的家园。他们对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认识更加深刻,对草原优美的生态环境也更加珍惜。

  作为记者,我很高兴能亲眼见证精准扶贫政策让民族地区的同胞过上越来越富裕美好的日子,生态文明建设让天更蓝、水更碧、草更青,祖国的北疆是如此壮美辽阔。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