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铸牢”宣传月启动暨中华民族文化周开幕——展示“铸牢”成果,注入发展活力丨推动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孙文振 发布日期:2025-05-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4月29日,北京园博园阳光剧场。在中央民族大学各民族学子表演的舞蹈《锦绣中华》中,由北京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中共北京市丰台区委员会、丰台区人民政府主办的“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启动仪式暨2025年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拉开帷幕。

  启动仪式上,中央民族大学各民族学子表演舞蹈《锦绣中华》。孙文振摄

  本届文化周活动以“美美与共,籽籽同心”为主题,在4月29日至5月3日期间,依托园博园内文化空间布局,精心策划设置主题电影展映、戏曲展演、民族文化展览、非遗手作、民族传统体育互动体验、文创美食集市等11个活动板块60余项内容,打造“文化+旅游+体育+商业”四维融合的沉浸式体验场景。

  本届文化周特别设立的“石榴文化展区”成为网红打卡地。北京园博园中心巨型石榴卡通装置旁,中国石榴博物馆展出了历代石榴主题文物与诗词典籍,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从古代‘多子多福’的象征,到如今‘民族团结’的寓意,石榴始终是中华文化中‘美美与共’的生动符号。”展区讲解员的讲解,让游客们对中华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与认同。

  活动期间,北京园博园成为多彩文化的荟萃之地,既有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的草原欢歌传递豪迈风情,也有台湾的高山天籁流淌婉转韵律;既以“石榴文化”为纽带诠释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精神内涵,也能在特色美食区畅享“舌尖上的中华风味”,全方位感受中华文化的多彩画卷。

  除了文艺演出,本届文化周还通过多种方式讲述民族团结进步故事:阳光剧场每日分时段展映电影《守望相思树》,通过银幕讲述边疆军民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晋中园的戏曲展演,则汇聚了京剧、越剧等剧种,展现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共生图景。

  5月是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随着本届文化周的启动,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活动也在全市范围内拉开序幕。今年宣传月活动以“石榴花开美京城”为主题,覆盖全市各区及多个单位,相继推出启动仪式、文化展演、体育赛事、学术研讨等88项创新活动,集中展现首都民族工作成果。

  其中,丰台区联合内蒙古兴安盟举办文化周开幕式;昌平区以民族文化展览、美食体验和专家讲座深化互动;东城区举办的“56民族团结跑”与主题公园开园结合;海淀区将模范事迹改编为音乐短剧;大兴区的“民族团结文化周”,通过非遗展示、公益摊位和“三交三好”故事汇,推动互嵌式社区与跨区域联动;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中心通过举办海峡两岸学术研讨,共同探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路径……一系列活动融合传统与现代、理论与实践,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参与,为首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注入新活力。

  “结合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北京市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精品工程。”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杨烁在活动中表示,北京市依托文化、艺术、体育、传媒等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共识的功能,支持“铸牢”文化精品创作和推广,广泛开展了“石榴花开美京城”等文体活动,把“铸牢”宣传教育嵌入各类节庆、纪念活动及群众性活动,推动首都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历经十余载实践探索,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形成了首都特色。随着工作不断深化,“北京市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升级为“北京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月”,各区打造了自己的活动品牌,如丰台区的北京中华民族文化周、怀柔区的京韵满乡文化旅游节、西城区的馆校共育手拉手活动、通州区的社区邻里节……多年来,宣传月活动已逐步构建起“市级统筹、区级联动、街乡落实、社会参与”的工作体系,不断推动全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走深走实。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