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新时代中国民族政策研究创新发展—— 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本报记者 李翠 发布日期:2019-12-1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日前,由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及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科研处共同主办的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2019年学术年会在北京召开。本届年会以“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视域下的中国民族政策”为主题,旨在进一步总结70年来中国民族政策的成功经验,推进新时代中国民族政策创新发展,深化相关领域研究。来自全国各地高校、党校、研究机构和民族工作部门的50余名专家学者、民族工作者参会。

  新时代中国民族政策研究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立了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新时代中国民族政策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国家民委监督检查司司长、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副会长隋青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民族理论工作者要宣传好、阐释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把党的新主张新要求新部署转化为切实可行的制度和政策措施,具体要从四方面着力:一是总结好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民族工作取得的光辉成绩和宝贵经验;二是进一步加强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研究;三是加强对民族政策的研究;四是加强对民族领域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为制定民族政策提供坚强的学理支撑。

  中央民族大学副校长、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麻国庆指出,民族地区社会文化的变迁与国家整体政策紧密相连,民族政策对民族地区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力是非常明显的。党和国家的整体性政策与具体的民族、具体的地区结合在一起,在与现实社会调适的过程中,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他还强调,历史传承对今天的民族工作有着重要意义,从中可以看到,我们党的民族政策发展过程中一直贯穿着一个核心,那就是民族团结。

  在继承历史经验中发展民族政策

  坚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使党的民族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这是70年来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一条重要经验。来自中国社科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的专家学者从历史继承的角度对党的民族政策发展进行了回溯梳理。

  研究员陈建樾指出,70年来,我国作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之所以能够不断发展、行稳致远,与老一代党和国家领导人规划和设计密切相关。通过对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他回溯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民族政策和思考脉络:在制度创设的理念和初衷方面,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主张把全国各民族都联合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大家庭。这个大家庭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而使各民族联合起来的制度机制就是国家集中统一领导之下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研究员周竞红以《乌兰牧骑:民族文化政策实践典范》为题,梳理了乌兰牧骑的发展历程。她指出,乌兰牧骑是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在执行党的文化政策的基础上推动地方文化发展的成功典范。作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下产生的一个文化现象,乌兰牧骑成为内蒙古文化工作部门和文艺工作者为基层农牧民提供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而顺应新时代创新发展的“乌兰牧骑+”形式,为基层提供文艺演出、理论宣讲及农牧业、科技、医疗卫生、脱贫攻坚等方面的综合性服务,体现了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副研究员刘玲认为,我国民族法制建设伴随着民族事务治理的法治化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载着不同的历史任务。梳理民族法制建设过程,能够呈现民族政策的制度化、法制化进程。为此,她以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立法体制的演变为线索,以确立立法权限划分的重要法律文本或实践为时间节点,对新中国70年来民族法制建设历程、阶段性特点、任务以及成就进行了梳理。

  副研究员张少春回顾了上世纪50年代的两次民族政策检查。他指出,1952年和1956年党和国家针对民族政策执行情况开展的两次大规模检查,不仅系统清理了“两种民族主义”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还广泛传播了党的民族政策,有效改善了民族关系,有力促进了各民族大团结。

  在时代发展中推进民族政策研究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为当前我国民族政策研究指明了新路径,提出了新要求。部分与会专家围绕民族事务治理进行了交流。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沈桂萍指出,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是我国民族政策的重要价值取向。要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确保各族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迎生认为,新时代提升社会政策在民族事务治理领域的效能,应从三方面着力:一是建立解决民族地区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各民族提供更均衡的发展机会;二是健全和完善民族地区社会政策实施体系、机制,提升民族地区社会政策的执行能力;三是中央及发达地区加大对民族地区社会政策支持力度,建立社会政策支持的长效机制。

  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好、健全好民委委员制度。南开大学教授郝亚明通过对1978年至2016年国家民委参与发布的200余份政策文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对民族事务部际合作的制度设计与实践效果进行了研究,指出民族事务部际合作具有阶段化、灵活性、机动性等特征,并强调民委委员制对于协调民族事务部门间的合作关系发挥了积极作用。

  其他专家学者从非遗保护与传承、社区治理、乡村振兴、牧区社会发展等角度,探讨了与民族政策相关的话题。中央民族大学资深教授、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会会长金炳镐在闭幕式上对本次年会进行了点评和总结。他指出,本次会议紧跟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将会议精神与民族政策研究紧密结合,呈现出多学科参与的特点。多学科背景的学者尤其是社会学领域的学者参与民族政策的探讨,为民族政策研究提供了有益参考,希望今后进一步加强互动与交流,更好地为中国民族政策研究作贡献。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