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新势力 闪耀新时代]罕璇:守护傣陶,守护古老的民族记忆
来源:中国民族报 本报记者 王珍 发布日期:2020-01-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罕璇  

  罕璇的傣陶雕塑作品

  ■个人简介

  罕璇,傣族,毕业于泰国皇家大学美术系,主修东南亚古壁画;2009年开始接触和学习傣陶;2011年前往西班牙学习陶艺;2013年回国创办了阿喃姆工作室;2015年正式拜国家级傣陶非遗传承人玉勐阿妈为师,学习傣族器物的古法制陶;2019年拜傣陶省级非遗传承人岩罕滇为师,更加深入地研究和传承傣族的古雕塑技艺。

  傣族女孩罕璇,有着一双纯净的眼睛和一双与她的年龄很不相称的手。由于常年揉搓泥巴,她的手上总有一些被碎石划破的小伤口,以及残留在掌纹中很难洗净的黑色印记。

  罕璇是傣族慢轮制陶(简称“傣陶”)技艺的爱好者。10年前,她怀着好奇心开始“玩泥巴”,后来正式拜傣陶非遗传承人为师学艺,从此在守护傣陶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入,而且乐在其中。

  傣陶是会呼吸、有信仰的陶

  傣陶是傣族人民世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古法制陶,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明《百夷传》记载,傣族人“无水桶、木甑、木盆之类,唯陶冶之器是用”。据考证,傣陶保留了陶器制作从无窑堆烧向有窑烧制过渡的初级形式,是我国原始陶艺的代表,堪称“活的人类学文化标本”。2006年,傣族慢轮制陶技艺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傣陶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将陶土用慢轮盘条、实木拍打,最后再以柴火和稻草平地堆烧而成。它的透气性好,因此在傣族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

  罕璇自小在云南西双版纳长大。她对傣陶最深刻的印象就是村寨中供路人休息的萨拉亭里,总是用陶缸装满了水。无论存放多长时间,这水都是清凉的、甘甜的。“傣陶是一种会呼吸的陶。”罕璇说。

  傣陶也与傣族人的宗教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傣族最原始的生态观、生活观,因此也被称为是一种“有信仰的陶”。

  罕璇一直喜欢艺术,但在最初的职业规划中,并没有想过要做一名手工艺人。她大学在泰国学的东南亚古壁画专业,回国后,在昆明一家建筑设计工作室画画。“有一天,我回村寨的时候,突然萌生了想学一种手艺的想法。于是放弃了在昆明的工作,回到西双版纳学习陶艺。”罕璇说。

  当今社会发展太快,快到让这个自小在澜沧江畔长大的傣族女孩感到心疼,想要停下来为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做些事情。

  在父亲的引荐下,罕璇来到傣陶世家“博宫沙湾”手工作坊,开始了傣陶学习的旅程。

  寻找童年的温暖记忆

  作为日常用具的传统傣陶,是一种不上釉的低温陶,烧制温度约在800度到900度之间。那时,“博宫沙湾”的主人是玉章凤,她是家族的第四代传承人,也是一位傣陶的革新者。她率先建起了龙窑,将傣陶带入高温陶的批量化生产阶段。

  在玉章凤的傣陶作坊,拉坯师傅可以制作体型更大的器物;做好的成品上也采用了更丰富的装饰图案,而不仅仅是原始的木板拓印技术,用实物拍打的方式拍在器物上。

  因为罕璇懂绘画,玉章凤让她在做好的泥坯上雕刻。罕璇把泥坯当成一个新的绘画媒介,在上面进行充满民族元素的创作,让器物看起来更美观。

  几个月之后,罕璇觉得,工业化制作的高温傣陶,和她记忆里的传统傣陶还是有一些差距。机缘巧合下,她离开了玉章凤的制陶作坊,先到北京画了一阵子插画,后来谋到了一个在西班牙的助教职位,就去西班牙学了两年陶艺。

  在毕加索的故乡马拉加,罕璇四处探访当地的陶艺作坊,了解了很多独立陶艺设计师的设计风格。她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陶艺可以有很多变化,它不单单只是器物的塑造,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从西班牙回国后,罕璇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同时在一家名为“泰象陶”的傣陶体验中心兼职做雕刻。“泰象陶”是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邱以胜创办的一家集傣陶生产、传统文化展示、作品产品展示、文化体验为一体的综合中心。

  罕璇在“泰象陶”的工作很愉快,邱以胜给了她充分的空间进行艺术创作。她设计的作品常常被卖出高价。尽管如此,罕璇还是觉得心里缺少了点什么。

  有一天,罕璇在景洪市曼飞龙的白塔下看到一个古老的傣陶水壶,她的心突然被震到了,童年的温暖记忆涌上心头,就像一片遗失已久的拼图,终于成功归位,弥补了所有的空缺。“这才是我想要做的傣陶。”罕璇对自己说。

  罕璇决定拜景洪市曼斗村的玉勐为师。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傣陶日渐没落之际,因为玉勐的坚守,慢轮盘条、平地堆烧等傣陶传统制作技艺得以流传至今。2017年,玉勐被评为傣族慢轮制陶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罕璇是玉勐的第18个弟子,她叫玉勐“妈妈”,玉勐也把她当女儿,倾囊相授。

  在学习中了解傣陶的真谛

  在罕璇的眼里,玉勐是一个“非常有坚定心”的老人。正是这种对傣陶的执着之心,让她在市场经济大潮的洪流中,依然坚守自己的初心。

  罕璇的学习,从找泥、揉泥开始。傣陶对泥土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很强的粘性,还要很干净。一般是在收割的田地、鱼塘深处或雨林开山路时的泥巴才符合要求。因此,有人家挖地基、放鱼塘或者是耕田的时候,玉勐就会请人帮忙留意。

  泥土挖回来后,经过晾晒、发酵、揉泥等过程,就可以盘条了。盘条是纯手工活,用慢轮而不是快轮制作。罕璇跟着玉勐一起,坐在一个小木墩前,用脚轻轻地扒着慢轮,一点点将泥土盘条塑形,做成器物的形状。每天与泥土的亲密接触,让罕璇觉得很踏实。

  手工制陶很慢。但罕璇觉得玉勐做出来的傣陶是“有根的”,不会像无根的浮萍到处飘。

  罕璇每天送女儿上幼儿园后,就上山到曼斗村来做陶。日常生活靠工作室策划的小型展览维持着,虽然日子清苦,但她却乐在其中。

  经过几年的勤学苦练,罕璇终于达到出师的标准。

  就在人们以为罕璇要自立门户开始新的生活时,她却出人意料地再次拜傣陶省级非遗传承人岩罕滇学习傣族古雕塑制作。

  傣陶制作中,日常器物一般由女性制作,而佛教建筑装饰、佛像与神兽则由男性制作。

  罕璇跟玉勐学了傣陶后,对傣陶背后的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兴趣。安放在庙宇瓦当上的神兽既是珍贵的艺术品,也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她希望自己可以学习制作,从而对傣陶有更深入的了解。

  “我发现我很难制作出像男性那样有力量的神兽。比如说傣王的坐骑——象鼻麒麟,要做得很凶猛、很威武,但我做出来的就很秀气。”罕璇说。

  根据民族传统习惯,罕璇制作的神兽不能供奉在寺院里,但她通过亲手制作,对傣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像种子一样慢慢生根发芽

  在跟非遗传承人学习的过程中,罕璇也在不停地思考,探寻傣陶这一古老技艺与当今时代的融合之路。

  在罕璇看来,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傣陶的细分是一种必然:传统手工制作的是傣陶;工厂化生产的是新傣陶;艺术层面的是傣陶艺术品,她称之为“3.0版”。她自己致力于做的正是傣陶艺术品,通过对装饰图案、器物形状设计的创新,形成附加值更高、更具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

  2019年,罕璇推出了一系列“古籽根、发新芽”主题产品,在精美的傣陶容器里放上种子,让它慢慢生根发芽。她想要表达的是:古老的知识和技术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根”,新一代传承人要从古老文化的“泥土”中汲取营养,创作出新的文化,奉献给世人。

  尽管上有老、下有小,面临着生活的各种压力,但罕璇却一直初心不改。这些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不断重视,西双版纳的非遗传承人逐渐有了年轻化趋势。“很多年轻人觉得,传承传统文化是一件很酷炫、帅气的事情。大家彼此鼓励、相互支撑,我从不觉得孤独。”罕璇说。

  最近,罕璇还有了一个新的愿望,由于傣陶没有详细的文献记载,她想用人类学的方式梳理傣陶的历史,写成文献,流传后世。

  “大家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保护家乡,让家乡变得更美好。因为那个地方曾经给予我们的,远远多于我们给予它的东西。”罕璇说。

  快问快答

  1、 你最大的梦想是什么?如果梦想实现了,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梦想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改变,每个时间段都会有新的梦想发芽。不大不小的梦想,想一想就努力去做,还是能实现的。当梦想实现的时候,也是在不知不觉中。可能那时候也就会心一笑,真不知道会对自己说什么呢!

  2、 你最喜欢什么类型的艺术作品?自己的作品中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我能够与之有感应的。有的作品不需要语境,也能触及心灵。每一件作品,我都觉得能创作出来就是一种恩惠。作品赋予我心灵的治愈远大于我赋予它的意义。不能说是满意,更多的是感谢!

  3、 你最崇拜的人是谁?为什么崇拜他(她)?

  善良勇敢的人们,还有我的父母,他们让我安心做自己,让我学会温柔地善待他人和这个世界。

  4、业余时间,你最常做的事情是什么?

  每天做陶、画画、和友人喝茶聊天。若是还有闲时,就希望可以多睡会儿觉了。

  5、如果有时光机,你愿意穿越回过去还是未来?为什么?

  想回到过去,好想知道古人的世界是什么样的。

  6、迄今为止有什么遗憾吗?

  很多遗憾,不过这些遗憾慢慢会变成萤火虫,成为新的希望。

  (本文图片由罕璇提供)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