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杜娟 发布日期:2020-03-1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就民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明确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做好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就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各族学生增强“五个认同”“四个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当前,民族高校要围绕立德树人,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好“五个认同”工作机制,扩大各族青年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

  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我们要深刻理解这句话的深远含义。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建立民族高校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各民族英才是民族高校的神圣使命。要把思想教育贯穿育人全过程,引导各族青年学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和坚定践行者。

  要以党的建设为统领,确保高校始终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要建好党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机制、保障。要建强党支部,在思想引领与成才服务中体现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要虚功实做,创新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方式方法,发挥好网络思政的作用。探索用网言网语宣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新时代国家翻天覆地的变化,讲好民族团结进步的中国故事。

  抓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

  要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上求突破。加强顶层设计并注重与基层探索结合,使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制度化、内容时代化、活动项目化、教学课堂化、理论实践阵地校园化、示范典型化、服务社会化、宣传窗口化。通过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等举措,切实把民族团结和学生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要在弘扬民族团结进步主旋律上做文章。探索民族团结进步创建项目化管理方式,保证活动有目标、有评审、有立项、有经费、有督查、有总结。

  要积极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同时,注重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以“五个认同”骨干人才培育计划为抓手,量化考核标准、明确培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搭建平台,加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建好“五个认同”工作机制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使他们成为凝聚各族师生力量、共同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骨干力量,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促进学校发展凝聚强大合力。

  要建立完善领导机构,出台相关制度文件,对相关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组织领导、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等作出具体规定,确保思想教育引导不留“死角”、管理不留“盲区”。

  要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跟各族师生交朋友,问计于师生、问需于师生,真诚地为广大师生解难题、办实事。

  要积极搭建交流轮训平台,打通思政工作人员“双线晋升”通道,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同时,做好榜样选树,依托团队建设提升其获得感、参与感,打造一支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并重的骨干尖兵。

  扩大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持以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为根本途径,坚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民族高校要以扩大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为发展点,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的课程思政协同效应,从历史视野、比较视野、国际视野中读懂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为什么能;从有哲理深度、情感热度的青年观察中读懂世情、国情、民情;在双语志愿服务、大型赛会服务、民族地区支教扶贫、社会服务这样有风景的思政课堂上,认识社会、研究社会、服务社会,使“小我融入大我,青春献给祖国”的价值观在各族学生心中牢牢扎根。

  要以文化人,通过举办民族节庆活动、传统体育活动、民族服饰展示大赛、民族舞蹈大赛等方式,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通过举办经典诵读、读书会、讲座等方式,营造文化育人的浓厚氛围。通过“走下网络、走出寝室、走进操场”,开展体育活动、就业创业训练营、生涯体验周等活动,把育人工作从二维延伸到三维,立体化推动各民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着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在课堂上、在活动中讲清讲透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要在新入职教职工岗前培训和新生入学教育“第一课”、毕业生离校“最后一课”等活动中,引导各民族师生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

  永远跟党走的红色基因是民族高等教育的初心,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高等教育的使命。要坚持做好思想教育工作,不断增进“五个认同”,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进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高校少数民族学生‘五个认同’思想教育基本经验及创新机理研究”(项目号19VSZ139)阶段性成果。】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