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听作家谈阅读
来源: 发布日期:2020-04-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自1995年起,每年的4月23日被定为“世界读书日”,全世界的读者都在共同享受阅读带来的幸福与快乐。而在今年这个超长“假期”里,读书给很多人带来了精神慰藉,也增添了战胜困难的勇气。

  时值第25个世界读书日,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作家们是怎样读书的,以及他们所理解的读书重要性。

  因书立命

白庚胜(纳西族)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从小酷爱读书的我,也因读书而改变了命运,使我一如纳西族民间长诗《鱼水相会》中那条柏叶化育的小鱼,在历经千辛万苦、千难万险之后,终于遨游在中华文化的长江大河,并汇同于人类文明的汪洋大海。我的人生从读书起步,进而译书、评书、编书、教书,管书、著书、立说,始终与书同在。

  年少读书,让我从母亲口述的纳西族《人类起源》《黑白战争》等神话、史诗中走出,知道了除纳西族外,中国还有55个民族;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丽江不过弹丸之地;全世界更是广大辽阔,共有5.1亿平方公里之巨,陆地占比不过1/3;中华历史极其悠久,已经绵延五千载风华。

  于是,我早已心骛八极、神游万仞。读《吕梁英雄传》,令我神往吕梁、太行山的英雄传奇;看《欧阳海之歌》,让我立志为了理想在生死考验前要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通过细览《十万个为什么》,我开始神往电子成像、量子穿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小说,塑造了我的基本人格;高尔基苦难的童年,常令我心生悲悯、满怀同情;而在毛泽东诗词的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伟大的思想、壮美的气象、磅礴的力量;模仿鲁迅的创作,我因写《一件小事》而一举成名,带来中考榜上有名,初识读书的好处。

  大学毕业后,我被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个新成立的研究所,并成为该所第一个业务人员,投身少数民族文学学科建设。中国社科院这座当代“翰林院”是一座大家云集的殿堂,而当时刚刚23岁、工农兵学员身份毕业的我,感到了知识危机、能力危机。

  如何立足并安身立命于中国学术琼林?我能做的,就是利用北京这个文化中心的优势刻苦读书。我自己学、拜师学,从书本上学、在工作中学,在国内学、赴国外学,在书斋里学、赴田野中学。我先攻外语并获得公派留学资格;后补专业,分别到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等旁听各种讲座。我还先后拜马学良、贾芝、钟敬文、刘魁立等大家为师,复经他们拜识了任继愈、费孝通、欧阳中石、王辅汉、裴嘉岭、林耀华诸先生,得到他们种种的耳提面命;我也多次“凿壁借光”,从小松和彦、宫田登、平山和彦、伊藤清司、君岛久子、百鸟芳郎、李福清、丁乃通等国外学者那里借鉴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方法,并终生受益。我立足专业,多做纳西族文学、民间文化的功课,但同时没有忘记向中国历史、哲学、文化等领域拓展,特别是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以解开纳西文化的众多玄秘;在走遍2000多个区县及其文化遗产地进行的学术实践中,我逐渐独步中国文化的殿堂、把握中华文明的关系、梳理东亚精神的脉络,初步建立起独具特色的历史观、文化观及其学术体系,深切体会到读书学习的快乐、意趣。从而,自己也获得了学术的回报,收获了一项项荣誉,得到了社会与人民的认可。

  曾几何时,有先生见我读书过苦、过累、过杂,便好言相劝:“读书学习只能量力而行,一切都要从容不迫。一辈子研究一个人或一本书即可,何必面面俱到、无不用心?”但我一直坚持:读书不努力,实践徒悲伤!当趁好心力,闻博复记强。学习无定法,进取何有疆?学须细且微,不废巨而广。文史应贯通,虚实更相彰;知行求合一,创新兼承传。关键的关键是:要凭着爱好读,循着兴趣学,学成致大用,且目标如一、初心不变,汇百川成海洋。

  我感谢自己的读书学习生活,因为它改变了我的命运。而且,知识给予过我温暖、爱、希望,以及力量和尊严,并向人类昭示了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

  大美大智·读蒋子龙《厚道》一书

叶梅(土家族)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读到蒋子龙先生所著的散文集《厚道》,久久回味,意味深长。鲁迅曾说:“但看别人的作品,也很有难处,就是经验不同,即不能心心相印。所以常有极要紧,极精采处,而读者不能感到,后来自己经验了类似的事,这才了然起来。例如描写饥饿罢,富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懂的,如果饿他几天,他就明白那好处。”或许正是经历了眼下这场疫情,使得人们不得不真正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不得不更加急迫地打量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及未来的发展。作为一部关于生态的书,《厚道》富含大美大智,恰在此时给了感受到“饥渴”的读者许多宝贵的启示。

  文学有记录和书写时代的角度,作家有以文学作品反映时代的义务和责任。蒋子龙曾以他一系列优秀的作品记录时代变迁,成为改革文学的领军人物。他于1979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乔厂长上任记》,之后又井喷式地创作了《乔厂长后传》《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开拓者》《狼酒》等一系列工业题材小说,生动而全面地记录了改革初期工业生产领域的变革历程。正如蒋子龙自述,他的文学是入世的文学,他的写作从来没有离开过时代与生活,始终保持着对于特定时代与社会生活的严密观察和深入思考,这在他后期的作品《燕赵悲歌》《阴差阳错》《农民帝国》中有更多体现。

  在经历了不同阶段的真诚投入并写出大量反映时代脉动的作品之后,蒋子龙面对不断变化的中华大地和世道人心,笔触更为深沉冷峻。他将目光投向生态文学写作这一新的领域,由他的散文集《厚道》领衔出版的“绿水青山生态文学”系列第一辑便是生态文学的代表之作。这套书由河南人民出版社于2019年出版,作者为来自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6位散文家。除了蒋子龙的《厚道》之外,还有曾获“鲁迅文学奖”的郑彦英之作《乡野》、“用生命写作”的东北生态文学作家胡冬林的《山林》、“孙犁文学奖”得主赵丰的《河流记》、羌族女作家杨素筠的《原乡》、彝族作家吉布鹰升的《自然课》等。

  当年为改革文学的先锋,如今又一马当先成为生态文学的扛旗者,蒋子龙的散文集《厚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深沉之爱,着重描写了随着社会变化而仍需保护净化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对当下环境问题的思索,着力于建构生态与精神的双重家园。他怀着赤子之心,一次次深情地描述大自然的美:“我喜欢草原,向往草原。虽然知道自己不属于草原,但草原却属于我。草原属于所有心里有草原,想念草原的人。唯此才更能欣赏草原,珍惜草原。”他走过草原,穿过林海,发出“在林中的诸般感受沉淀下来,充实了我的灵魂,丰富了我的生命”的咏叹。他走进村落,在古树前伫足,感慨“亲近树,崇拜树,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大树代表一个村子的形象,乃至命运。”他的笔端充满了对自然的珍惜和敬畏,这样的描写在《厚道》一书中比比皆是,阅读中会使人深受感染。

  “人对自然称大,是深切地感到了自己的小。”《厚道》一书中还有许多深刻的感悟,令人反思。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蒋子龙在《厚道》中写道:“‘雅’,要有人来传承,要靠人身体力行。”又说,“‘雅’的核心是一个‘正’字。”生态文明的构建也正是如此,顺应自然、保护生态的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不仅体现在承诺上,更应体现在实际行动中。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山水林田湖草都是具有呼吸的生命体,文学为之发声恰当其时。

  近期得知,蒋子龙的《厚道》一书经读者评选,入选了“2018-2019公众最喜爱的十本生态环境好书”,并于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向社会发布。此书的确值得一读再读。

  我喜欢的几本书

石舒清(回族)宁夏回族自治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世界读书日,向《中国民族报》的读者推荐几本书:

  《蒙田随笔》。这是法国人文主义作家米歇尔·蒙田创作的随笔集。该书面世已近500年,被称为“生活的哲学”。书中关注人的基本情感和基本困境,如《论恐惧》《论睡眠》《论友爱》《论气味》《论寿命》《论撒谎》等,送给世人解脱郁闷的智慧,是认识人生和理解人生的可靠读本。我推荐它的主要理由是,这是一部深话浅说的典范之作。

  《思想录》。帕斯卡是17世纪法国物理学家、数学家、思想家,12岁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16岁发现著名的“帕斯卡定律”,39岁逝世,留有传世之作《思想录》。仅这一份履历,就具有真正的励志作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和学习能力,使一个人在如此短暂的一生竟取得了如此成就,达到了如此境界?《思想录》是作者思考心绪的片段记录,告诉我们一切重要的思考在其内容上一定是系统的,在其形式上可能是零碎的。

  鲁迅杂文。前两年,宁夏回族作家、年过80的马知遥先生又通读了一轮《鲁迅全集》,感慨溢于言表,声称收获不小。和老人家交流之际,颇受感染。鲁迅可谓文人中的“良医”,他的许多著作也可视作良方来用。

  《早晨从中午开始》。这是作家路遥一本关于写作的随笔集。作为一个喜欢写作的人,我觉得读此书可以得到很多启发。从此书看,写作就是一个人受苦和享乐的过程。推荐这本薄薄的书的理由是,这是一部真挚的书,一部披肝沥胆的书,使人读来不忍释卷又一再掩卷而思,好像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符号都是作者炽烈的、按捺不住的心跳。

  《陈忠实纪念集》。陈忠实先生周年祭日之际,人民文学出版社应时推出了这本书。其中的作者有许多名人大家,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文章却是一个不大知名的作者写的。他和陈忠实特别熟悉,写到许多别人无从得知的方面,使人对忠实先生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读过此文,再读《白鹿原》,感受自会有些不一样。

  阅读,改变命运

次仁罗布(藏族)西藏自治区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古罗马诗人和哲学家卢克莱修曾经说:“心灵中的黑暗必须要用知识来驱除。”

  我想,阅读就是向前人学习他们的智慧与经验,并从中汲取教训,进而让凡事尽量做得更加完善、更加精益求精。灿若星河的各类书籍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原动力。

  阅读,能使我们在增长知识、提高修养的同时开阔眼界、宽广胸襟。13世纪的一位西藏高僧曾写过这样的格言:明早死去也要勤学知识,即使今生不能成为学者,却如财物寄存于库房里,等着来世尽情享用。这也许有些唯心主义,但从中可以看到藏族祖先对知识和学习的重视。

  阅读也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刚上大学时,我与雪莱、拜伦、莱蒙托夫等人的作品相遇,那些洋溢真情、语言华美的诗句撩拨我的神经,让我也有了提笔写诗的冲动。我就这样与文学结下缘分,让自己的命运同文学纠缠在一起。从一名教师变成报纸编辑,又从报纸编辑变成文学期刊的编辑。我对文学的这份执着,正源于大学时候的广泛阅读。

  2004年,我幸运地来到鲁迅文学院学习。除了文学课程外,学院还安排了其他学科课程,如现代舞蹈精髓导读、世界电影欣赏、法国印象派画作赏析、民俗文化的地位、我国周边形势等。这些课程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眼界。从鲁迅文学院毕业后,我在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开始注重阅读文史哲和自然、军事类的书籍,也读佛教经典、民俗方面的书。每次阅读都能让我学到很多新的知识,也让我深感自己懂得太少太少,看到了“心灵中的黑暗”。要驱除这“心灵中的黑暗”,我必须要多读书,要用知识丰富头脑。

  最近,我在读以色列著名作家阿摩司·奥兹的作品,希望《中国民族报》的读者朋友也阅读一下他的作品,那里有温情、有真诚,更有一个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的阅读经历

高洪雷(汉族)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

  我的阅读习惯是在大学时代养成的。

  那是我进入大学的第二个月——1979年10月的一个晚自习时段,我和十几个同学习惯性地坐在一起看电视。当时,中央电视台正播放一部名叫《有一个青年》的电视剧,讲述的是一个故意闯红灯、随地扔垃圾的青年电焊工(张铁林扮演),知识贫乏但不甘现状,在图书馆借阅有关电焊自动化的外文资料时,邂逅了一个伏案苦读的美丽女青年(方舒扮演)。从此,青年电焊工读书有了动力,科研有了突破,行为也变得文明,并最终与女青年牵手,收获了理想中的爱情。剧中的情节,特别是女青年埋头读书、凝神思索的画面深深感染了我。我突然意识到,世上最浪漫的莫过于图书馆里的邂逅,世上最美丽的莫过于一书在手的少女,世上最动听的莫过于书页翻动的声响,世上最自由的莫过于在书中翱翔。从此,我有了读书的习惯,哪怕是在火车上、飞机上,甚至是会议间隙。

  渐渐地,我感悟到,人生好比一天,有3个8小时。第一个8小时都在工作,第二个8小时都在睡觉,人与人最大的不同就在于第三个8小时如何度过。我的第三个8小时,主要用来读书。

  我每年的阅读量在100本左右,涉猎范围较广,大凡当当、亚马逊、京东网上排名前50位的书,我都要买来读。首先是经典著作,反复读,而且作为枕边书随手翻阅,如《安徒生童话全集》《月亮与六便士》《人类群星闪耀时》《海权论》;其次是历史读物,最近在读《苏格兰玫瑰》《王氏之死》《我心归处是敦煌》;还有文学读物,最近在读《俗世奇人》《捎话》《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也有经济类读物,最近在读《疯传》《紫牛》《基业长青》《互联网四大》;再就是科普书籍,最近在读《量子物理史话》《时间的秩序》。

  书读多了,各种感悟就像炙热的岩浆在大脑中聚集、升温、膨胀,直到找到爆发口——写作便是最自由、最淋漓、最尽兴的表达。

(编辑:李华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