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套农民稳增粮 房前屋后涌麦浪
来源:新华社 李云平 发布日期:2020-06-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平整地垄,播撒肥料,浇灌小麦……眼下,正是我国优质中强筋小麦主产地——内蒙古河套地区小麦田间管理关键时期,当地农民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农时给麦田施肥、浇水、喷药,到处呈现“麦浪涌动、麦农劳作”的景象。

5月28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村民在麦田中喷药防治病虫害。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连日来,在地处河套平原腹地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高标准小麦种植基地,村民李四栓正背着喷雾器喷药防治病虫害。李四栓说:“1亩地能产小麦500公斤左右,按小麦订单价格3.2元/公斤计算,扣除500元左右的种植成本,每亩纯收入能上1000元。因为种粮收入有保障,所以我今年种了70亩小麦,剩下30亩地全部种玉米。”

  记者在棋盘村走访发现,村民的房前屋后都种着绿油油的小麦,村道两旁都是集中连片的麦田,许多种植户正给刚刚抽穗的小麦浇水。棋盘村村委会主任柳继光说:“受地方补贴、粮价稳定等利好因素影响,村民种小麦的积极性逐年提高,小麦种植面积由2018年的2000亩增加到今年的4000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30%左右。”

  临河区农牧局副局长苗三明告诉记者,由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壤肥沃、环境无污染,河套小麦具备蛋白质含量高、面筋质量好等优点。为体现优质优价,今年临河区鼓励广大农业合作社与农户联合建设小麦种植基地,小麦播种总面积增至30.3万亩。

5月28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干召庙镇棋盘村村民在麦田中喷药防治病虫害。 新华社记者 李云平 摄

  记者在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双庙镇尖子地村有机小麦种植基地看到,1尺多高的小麦随风摇曳,农户沿着垄道播撒有机肥。尖子地村村委会主任徐二虎说:“我们种植订单小麦,省时省力省工,每亩纯收入能达到1000元以上。全村大约90%的农户都喜欢种小麦,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2200亩以上。”

  正在现场指导的杭锦后旗农牧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李杰一边查看小麦长势,一边告诉大家要均匀、适量施肥,确保节本增效。李杰说:“我们指导农民使用配方肥、有机肥,控制水、肥使用量,预计今年小麦单产提高5%以上,小麦种植面积增加到45万亩,同比增加13%以上。”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种植业科科长张华说,为保障粮食安全,今年全市出台政策,200亩以上集中连片小麦种植区域内每亩可享受补贴150元,麦后复种每亩再补贴100元。面对实实在在的收益,农民种小麦的劲头越来越足,今年预计全市小麦种植面积增至147万亩左右,同比增加20%以上。

  临河区棋盘村党支部书记吕志明说:“既有好政策,又有好行情,小麦又成为我们河套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