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屯堡:绵延六百年的古风遗韵
来源:中国民族报 廖莉文 文/图 发布日期:2020-07-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抬汪公”活动中的花车巡游。

  地戏师父正在给即将上场演出的演员说戏。

  “抬汪公”活动中正在上妆的演员。

  头戴青帕、身穿天青色斜襟大袖长袍的屯堡老人。

  屯堡人的民居与碉楼相连,形成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

  至今仍有屯堡人居住在古老的石头房子里。

  一套地戏面具就是一出剧目。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为统一大明江山,派军30万到云南平边,后在今贵州安顺一带驻扎下来,实行屯军屯田,建城戍边,并“调北填南”,从中原、江南、巴蜀等地调集无数能工巧匠进驻黔中,让驻军在此建造房屋、开垦田地、繁衍生息。

  600多年过去了,历经历史的风云巨变,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安顺屯堡人与当地其他民族和睦相处、和谐相融,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他们不忘先辈文化遗存,把古风遗韵保留至今。

  在贵州安顺屯堡地区,屯堡人的生活方式、道德观念、礼仪风俗、信仰崇拜、服饰语言等,都较为清晰地保留着明代的传统,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文化体系,如屯堡妇女的服饰文化,由军傩文化演变而来的地戏文化,屯堡山歌文化、祭祀文化,屯堡花灯文化、建筑文化,以及独特的语言文化等。

  屯堡文化遗存是屯堡人长久以来形成的集体精神认同,也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在安顺屯堡地区较为完整地保留至今的这些文化习俗,使得屯堡文化现象散发着神奇的魅力。

  █ “抬汪公”和“跳地戏”

  屯堡人有多种信仰,其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中充满了庄严的仪式感,祭祀仪式和节气习俗互相融合、互相渗透。

  “抬汪公”是屯堡很多村寨每年都要举行的重要活动。在屯堡,许多村寨都有汪公庙,每年农历正月都会举行祭祀汪公即“抬汪公”活动。

  汪公是屯堡人敬重的圣人,为老百姓所爱戴。据资料记载,汪公名华,祖籍安徽歙州。隋朝末年为徽州地方官,在任期间,多有济难利民的政绩,堪称仁臣。“生为忠臣,死为名神”,既成神圣,关于汪公的种种传说从此派生出来。

  “抬汪公”就是感恩汪公,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吉祥如意,表达了屯堡人崇仁向善、祈福祛灾的美好愿望。2014年,屯堡“抬汪公”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过去,“抬汪公”活动一年举办两次。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抬汪公”活动仅在农历新年到来之际举行。每到“抬汪公”时节,屯堡人以同姓氏族为单位,轮流组织相关活动。每次活动要推选德高望重的长辈和能力强、有文化的人组成组委会,张贴“执事单”,明确分工和责任。

  举办“抬汪公”活动时,正值农历新年,全村各家各户都要杀猪宰鸭,购买果品,到汪公庙举行祭拜仪式。活动期间,全村人聚在一起,犹如吃长桌宴,增进了邻里之间的感情。

  “抬汪公”活动的前一天晚上,村寨里德高望重的男性长辈担任斋公,把事先给“汪公”准备的大红袍子准备好,又用干净的陈艾熬汤水备好,给“汪公”“沐浴更衣”。之后,将纸扎的猪、羊、马放在花车上捆好,把“汪公”抬上轿子,等待第二天的巡游。

  第二天,“接神”仪式完毕后,“汪公”所坐的轿子由8位壮年男子缓缓抬起。起轿时,一位老者大声喊道:“高—升—起—”,抬轿子的8个人齐声喝道:“高—神—喜—”。众人出了汪公庙,抬着“汪公”绕过村寨,到山间空旷的地方巡游。巡游路经村寨里的人家,都要摆上香蜡纸烛和果品,燃放鞭炮,迎接纳福。巡游队伍中的古装花车、腰鼓队、地戏队,充满了浓郁的屯堡民俗风情。男女老少尽兴表演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直到天色渐晚,才把“汪公”抬回汪公庙,一切归位,等待来年的巡游。

  “跳地戏”是屯堡军傩文化的遗存和延续,是屯堡人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民间戏剧形式,被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据《续修安顺府志》记载:“草创开辟之后,人民习于安逸,积之既久,武事渐废,太平岂能长保?识者忧之,于是乃有跳神戏之举,借以演习武事,不使生疏,含有寓兵于农之深意。” 2006年5月,安顺地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地戏演出以村寨为单位,演员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有二三十人。地戏演出地点不在戏台,或村中空坝,或平整田土,就地围场而演,因此称为“地戏”。

  地戏表演的全是武戏,其剧本可以说是屯堡人景仰、倾慕、效法的英雄人物的集纳。既没有才子佳人戏,也没有清官公案戏,只有反映军旅生活的金戈铁马征战戏和赞美忠义、颂扬报国的忠臣良将戏。30多部剧目所反映的内容都是明清时代脍炙人口的演义说部,其中,尤以薛家将、杨家将、岳家将、三国英雄、瓦岗好汉等最受屯堡人喜爱。演出中,表演双方手持木质兵器交锋,一招一式表现出对古代战争场面的模拟。其动作套路有60多套,多从实战打斗中演变而来。

  面具是地戏的重要道具,俗称“脸子”,也被称为“会说话的木头”。它是地戏的核心部分和灵魂所在,一台地戏剧目就有一套面具,其数量视剧中人物而定,少则几十面,多则上百面。根据造型不同,地戏面具包括将帅面具、道人面具、丑角面具和动物面具四大类,其刻画注重写实与夸张,以浮雕和镂雕为主,形神兼备、韵味无穷。男将头盔上多以对称龙纹装饰,根据身份地位的不同,有的四五对,有的多达9对。女将的头盔纹饰有“双凤朝阳”“凤穿牡丹”等,有些还装饰有各种各样的花纹。根据先后顺序,“跳地戏”有开箱、扫场、扫财门、收场、封箱等仪式,不同的仪式内涵不同。

  如今,“抬汪公”“跳地戏”已从祭祀仪式演变为每年的民俗文化节日活动,成为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文旅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屯堡的田间地头,地戏演员头戴精美的面具,腰围鲜艳的彩裙,身背战旗、持戈扬戟,在一鼓一锣的伴奏下,粗犷、原始、朴拙的跳跃和着高亢嘶哑的唱腔,年复一年,传承至今。

  █ 凤阳汉装、民居和碉楼

  踏进屯堡村寨,人们一定会对头顶裹着青白头帕、身上穿着天青色斜襟大袖长袍、脚上穿着绣花翘头鞋的屯堡妇女啧啧称奇。其服饰来源于安徽凤阳,取名为“凤阳汉装”,以宽袍大袖为主要特征。按民间的说法:“头上一个罩罩(即头帕),耳上两个吊吊(即耳环),腰上一个扫扫(即腰带),脚上两个翘翘(即鞋型尖头上翘)。”

  屯堡妇女的服饰在其原生地安徽凤阳一带已经消失,但在安顺屯堡地区完整地保留下来。如今屯堡女人的正统装束还是“三绺头”(一种“前发高束,形似凤凰头”的发型),戴银耳环,年轻的已婚妇女包白帕,老年妇女包青帕,身穿斜襟右衽的蓝色长衣大袖,脚穿尖头平底绣花鞋,一派明代江南女子的风韵。曾有山歌唱道:“脚穿绣花翘头鞋,不忘祖上江南来。锦绣山河烟雨事,一曲歌罢尽心寒。”表达出屯堡人对江南不曾割舍的情怀。这种服饰不仅是屯堡妇女节日或祭祀的礼仪服饰,也在日常生活与劳作时穿着,成为屯堡文化的一种标志。在对屯堡文化进行研究、保护、开发的今天,屯堡妇女的服饰已成为研究明代汉族服饰的珍贵资料。

  屯堡建筑是屯堡文化的活化石,包含了军民两用的一系列建筑形式,如民居、碉楼、城墙等。今天,走进安顺云山屯、本寨、天龙村、鲍家屯等村寨,能看到大量保存完好的古建筑。虽然有少部分房屋砖墙存在风化腐蚀的现象,但整体情况良好,有的还有人居住。

  安顺一带的岩石以沉积岩为主,石材薄厚多样、硬度适中。屯堡人以石头寨墙或村民房墙连体,再配上碉楼、碉堡,形成了易守难攻的建筑群体。屯堡村寨里的建筑动辄上百年,不仅有居住功能,还兼有军事功能;不仅要防水、防风、抗腐蚀,还要足够坚固牢靠,以图战时固守待援。填补建筑石材之间缝隙的是一种米黄色的浆。据当地人讲,这是用桐油、石灰、糯米调和而成的粘合剂,用这种工艺修建的房屋和城墙非常牢固。

  在屯堡人的建筑观念中,防卫占据了首要位置。因此,屯堡村寨平面布局以一条主巷道和多条支巷道将各家各户连成片,形成城堡式的结构,各支巷道只有一个口通往主巷道。

  建房立屋,是屯堡人心目中一生追求的目标和大事。其民居沿袭了江南三合院、四合院的特点,由正房、厢房、围墙连成一门一户的庭院。主体建筑一般称正房,是敬神、祭祖、会客、起居的主要场所。正房一般面阔三间,明间为堂屋。堂屋是一家人祭祀、聚餐和议事的重要场所。堂屋的边房由家中主要成员居住,左右两厢则为儿孙辈居住。

  2001年,屯堡村落云山屯、本寨古建筑群被列入第五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山屯从寨墙、街巷布局到碉楼、寨门,处处展现出战争防御功能的特征,是《明实录》中“兵团聚,春耕秋练,家自为塾,户自为堡,倘贼突犯,各执坚以御之”的真实写照。本寨较完整地保留着江南民居建筑风格,其中用石头建造的具有军事御敌功能的碉楼,窗口既是观察哨台,又是防御炮台。民居建筑群和碉楼建造在一起,错落有致、疏密得当。在周边新农村建设打造的新住房的映衬下,古建筑群更加具有历史沧桑感。

  全球化语境下,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和扶贫攻坚进程的推进,古老的屯堡村寨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些传统文化事项面临着逐步消失或在夹缝中艰难生存的现象。比如,“跳地戏”的演员正在逐步老化,外出打工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学习地戏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又比如,无论建筑文化还是节庆习俗,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现代新思想、新理念的影响而悄然发生着改变。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