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广西模式”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周仕兴 通讯员 吕妍 发布日期:2020-07-08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民族文化原地保护,乡土人才摄制乡土文化,文旅和商业“跨界”融合,构建“博物馆+”多元发展体系——2003年以来,广西选择自然与文化遗产丰富且偏远的民族村寨作为建设地点,先后建成10座各具特色的民族生态博物馆,并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共同构筑起交流、合作、共享的“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联合体,探索出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广西模式”。

  广西民族博物馆馆长梁志敏告诉记者:“在10多年的探索性实践中,广西民族博物馆持续发挥龙头作用,通过扎实的科学研究为广西的10个生态博物馆建设与运营提供专业性指导,从而提升了广西生态博物馆的专业化、博物馆化水平,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原地保护文化遗产

  “吊脚楼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钢筋水泥的房子。”石磊从小在苗寨里长大,在他的记忆里,阿妈们穿着用蓝靛染布制作的苗族服饰,与别致的吊脚楼构成了苗寨最美的风景。但这样的记忆正渐行渐远。对于传统村落与现代化进程之间的矛盾,石磊有些无可奈何:“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不能等待,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速度令人担忧。”

  在此背景下,融水苗族自治县安太苗族生态博物馆于2009年建成开放,石磊成为首任馆长。10余年来,该馆不仅每年吸引大批学者前来研究,还让当地村民意识到要对苗族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生态博物馆让村民有机会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也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向外推广。”石磊欣慰地说。

  “民族生态博物馆群的建立强调文化的原地保护,强调社区居民参与,这是其和传统博物馆的主要区别。”梁志敏说。

  桂林市灵川长岗岭村位于“湘桂古商道”要冲,有众多明清时期的古迹。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自2007年建成以来,便将文物古迹保护作为工作重点,召集专家对博物馆保护区内的古建筑群保护进行整体规划和消防设计,从多角度考虑反复论证,征求当地居民意见,充分了解他们对改善生活条件的诉求,综合研定出科学合理的古建筑群维修和保护方案。

  “经过政府、专家、社区居民的共同努力,长岗岭村2012年入选首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13年被确定为广西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并被确定为全国51个国保生态村之一。”灵川长岗岭商道古村生态博物馆馆长苏惠媛说。

  在科学保护的基础上,推动社区居民参与生态博物馆的各项建设,并最终实现生态博物馆社区的自我管理,是生态博物馆发展的长期目标。2011年,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利用当地传统的“寨老”制度,组建“龙胜龙脊生态博物馆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保护自然环境与文化的乡规民约,成立以寨老组织和乡规民约为纽带的管理委员会,不仅宣传普及了生态博物馆理念,也让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到生态博物馆的建设和发展中。

  多元传承乡土文化

  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1+10’工程”发展过程中,各个生态博物馆还通过“馆校共建”形式,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贺州客家生态博物馆主持编纂了《贺州客家励志故事》《客家小故事》《客家童谣》等民族文化教材,在保护区范围内的多所小学开设客家文化传习班,聘请民间文化传承人授课,深受师生和家长欢迎。

  “民族文化示范户”是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建设的内容之一。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馆长杨全忠介绍:“建馆之初,就在保护区选择了若干民族特征鲜明、具有掌握非遗技能的村民家庭作为‘民族文化示范户’,通过‘博物馆+民族文化示范户+传承基地’形式,不定期组织居民到示范户家里学习,让更多群众主动保护和传承侗族传统文化。”该馆还发挥专业优势,帮助侗画文化示范户建设了农民画艺术馆,以激发村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独弦琴是京族民族艺术的瑰宝。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馆长苏海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族独弦琴艺术”传承人,她曾发行过两张独弦琴专辑《海韵魅影》和《海市蜃楼》。为了更好地传承独弦琴文化,她联合其他传承人一起开办了“京魅独弦琴歌传媒培训中心”,手把手传授独弦琴技艺,已招收学生100多名。

  2011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将“参与式影像”理念融入生态博物馆的“文化记忆工程”之中,开启了旨在培养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文化遗产收集、记录和整理工作的“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其间,广西民族博物馆专家走进10个生态博物馆社区开展系列培训,各生态博物馆社区居民拿起手中的摄像工具,参与到社区文化遗产的记录和整理工作中,共拍摄了150余部民族文化纪录片,其中30余部分获各级奖项。

  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工作人员陆朝明是土生土长的“80后”瑶族小伙。2011年,他参加“乡村纪录影像培训计划”首批培训后,摄制了《取粘膏》《维修粮仓》《找菌子》《陀螺制作》等一系列民族志纪录影片。他还和同事及寨子里的年轻人组成“白裤瑶乡村影像小组”,创作出《啦唎》《不织茧的金丝蚕》《远古的啦噻啦恰》等优秀影片。2017年,“白裤瑶乡村影像小组”申报的《白裤瑶引路歌》史诗项目获得“中国史诗百部工程”立项,这是该国家课题中首次由村民承担的子课题。

  “我们在村里培训了一批有志青年,教会他们用影像器材记录身边的真实生活和家乡变化,以当地人的视角去诠释自己的民族文化。”陆朝明告诉记者,当地摄制者已完成50部关于白裤瑶人文资料纪录片,初步建立了白裤瑶文化影像资料库。

  自2013年起,南丹里湖白裤瑶生态博物馆在白裤瑶传统节日“年街节”举办“白裤瑶乡村影像展”,将历年来摄制的白裤瑶民族文化纪录片带到生态博物馆社区、南丹县里湖和八圩两个瑶族乡、贵州省荔波县瑶山乡等多个白裤瑶村寨放映,有效发挥了“文化记忆工程”的自我教育功能。

  为检验“文化记忆工程”实施成效,2012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创办了“广西民族志影展”。经过几年发展,该影展已由单纯的工作成果展发展为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的民族文化宣传展示和交流平台,探索出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新形式、新方法。

  文旅融合助乡村振兴

  “生态博物馆不仅是一种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的方法,也是推动地域发展的一种工具。”广西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龚世扬说,广西民族博物馆将生态博物馆建设融入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通过系统指导10个民族生态博物馆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技能培训、文旅融合等工作,有效推动了民族村寨的振兴。

  靖西市旧州镇风光旖旎,历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2005年,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建成,展出当地壮族的历史渊源、民族服饰、生产工具、民俗节庆和传统工艺等经济、文化概貌,增加了生态博物馆社区旅游的文化内涵,引得各地游客纷至沓来。2019年,该馆接待游客62万人次。

  产业发展也是靖西旧州壮族生态博物馆的重头戏。“旧州绣球产业链已初具规模,旧州街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绣球,年产量达到50多万个,销售收入达1000多万元。”馆长卢山告诉记者,该馆每年都会组织多次刺绣培训,引导居民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三江侗族生态博物馆保护区推出了“一村一品牌,一寨一特色”文化活动项目,举办了“侗族山歌赛”“侗族多耶赛”“芦笙赛”“讲款”“月也”“百家宴”“民族画展”等文化活动,推动侗乡旅游业发展,年接待游客达18.6万人次。

  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保护区龙脊村位于国家4A级景区。为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该馆修建了展示与信息资料中心、民族文化传习场所等,将梯田稻作、服饰、建筑、歌舞、寨老制度等传统文化完整保存和展示。同时,选定廖家寨和侯家寨的两座百年老屋作为“民族文化示范户”,对老屋进行修缮,广西民族博物馆专家负责挖掘百年老屋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并对其户主进行简单的接待和讲解技巧培训。

  “‘民族文化示范户’屋内的陈列则由户主根据其对于自己文化的理解进行陈列和讲解。通过帮扶,‘民族文化示范户’已成为游客必去的景点。”龙胜龙脊壮族生态博物馆馆长侯文强说,示范户的建设不仅实现了由文化拥有者自主诠释和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的目标,还有效带动了社区文化保护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使龙脊村从全县50个“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贫困村发展成人均收入万元的小康村。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