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文化产业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以云南剑川木雕文化产业为例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张立辉 郭周卿 杨宏杰 发布日期:2020-11-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木雕工艺历史悠久,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现有古典木雕家具、古建筑、现代家具、装饰装潢、旅游小件等五大类2000多个品种。从一块“木头”到一件“艺术品”,剑川木雕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文化产业链,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和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近年来,剑川县积极打造木雕文化品牌,发展特色文化产业,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为民族地区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提供了借鉴。

  重视木雕工艺传承,彰显民族文化特色。过去,剑川木雕主要以父传子、兄传弟的方式传承,传承内容主要有技法、艺德、审美等,学员须经过多年磨砺,才能成为真正的木雕匠。2011年,剑川木雕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制作设备现代化,木雕匠人在生产实践中将机雕与手工雕相结合,对于批量生产的木雕产品采用机器生产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对于优质木雕艺术品则采用传统手工雕刻方式,实现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的有机统一。为适应产业化、市场化发展需要,木雕技艺传承方式逐渐转变为以培训班为主的社会传承。木雕匠人将传统审美和艺术追求融入传授过程,积极培养专业接班人。目前,剑川县有木器木雕私营企业200余家、古建筑公司近100家、木雕个体户1500多家,木雕品牌商标30多个,木雕专业技术人员近千人,木雕产业从业人员达2.3万余人,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

  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拓宽市场发展空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为合理利用木材资源,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剑川木雕使用的木材逐渐从本地供应转变为外地引进。同时,剑川木雕产业结构也在转型升级。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投入力度,构建市场导向型产业体系,实现木雕产业可持续发展。一些商家打破传统的批量化生产和单一依靠口碑的营销方式,探索多样化发展模式,如通过新媒体平台宣传推广品牌,利用互联网电商平台进行线上营销,培养多元化的消费群体。为拓宽市场空间,商家积极生产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需求的产品,比如,精致小巧、价格适中的木雕摆件等旅游工艺品深受消费者欢迎,与此同时,个性化、定制化产品成为创新发展方向。

  发挥木雕文化产业优势,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剑川县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为更好发展木雕产业,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剑川县制定了剑川木雕保护传承工作方案,成立了县非遗中心、木雕传习所,形成辐射全县各村镇的木雕产业格局,带动当地贫困人口创业、从业、再就业。县政府还联合木雕企业为残疾人提供木雕技能培训,促进弱势群体就业,与多所高校签订中长期人才培养协议,组织非遗传承人参加各类研修研习培训。2019年,剑川木雕产业实现产值4.74亿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360多户、1200多人增收。今年5月,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剑川县退出贫困县序列。

  实现木雕工艺跨区域传承,助推“三区三州”脱贫攻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剑川县积极探索非遗助推“三区三州”脱贫攻坚模式,以木雕技艺为载体,密切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等地区的联系。近年来,剑川县面向怒江州、迪庆州的独龙族、傈僳族、怒族、藏族等各族群众开办木雕技艺培训班,并帮助学员联系订单,提供生产原料及设备,做好跨区域帮扶工作。

  新时代,剑川要充分发挥木雕文化产业优势,积极带动当地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推动政策支持、制度设计与市场接轨,促进木雕产业跨区域发展,惠及更多群众,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单位:张立辉、杨宏杰,西南民族大学;郭周卿,河南科技大学。本文系国家民委新型专业化高端智库国家生产力发展研究院2020年度项目《剑川木雕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经验调查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