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 以贵州为例
来源:中国民族报 □ 田恒 发布日期:2020-11-1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区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区域治理体系和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以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区域治理能力现代化,是解决区域治理问题的基础,是推进新阶段区域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治理既具有区域治理的共性特征,也有其独特性。受历史、地理、资源禀赋等因素制约,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在社会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技术创新、跨区域协作治理等方面还存在短板,在区域性整体减贫、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协同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应急协同应对、均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治理能力还需要提升。为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贵州省与毗邻省份及中央相关部委协作,从制度建设层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近年来,贵州在“大扶贫、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指引下,与周边省份协作开展的区域治理探索,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参考样本。

  近年来,贵州抢抓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主动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黔桂石漠化区三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性整体减贫,先行先试建设生态文明,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探索大数据产业跨区域发展与合作,建设“1+8”国家级开放平台,推进交通互联互通等。在这些领域探索形成的解决区域公共问题、整合区域资源、强化区域公共责任、完善区域政策调控机制等体制机制,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以滇桂黔石漠化区区域治理实践为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央相关部委联系成员单位高位统筹、全力帮扶,贵州省会同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深入合作,围绕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石漠化综合治理、脱贫攻坚、旅游开发等,推进跨区域协同治理。在探索实践中,形成了部省联系、跨省(区)联席会议、东西部扶贫协作高层联席会议、省际边界地区联合党建、跨区域政协联席会议等跨区域协同治理制度,建立了区域性整体贫困治理与区域发展多层级协同治理机制。机制的构建完善,有力推动了区域性整体贫困治理、区域协同发展。

  当前,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在以下方面着力:

  充分认识推进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复杂性、艰巨性,主动融入和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积极争取从资金、项目、技术、人才等方面给予更多政策优惠和帮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覆盖面广,跨区域公共问题关联度高,通常面临生态环境脆弱、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调整等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引领和区域治理政策的支持。

  打破阻碍区域共建共治共享的行政壁垒,构建完善省际区域协同治理制度机制,优化区域协同治理结构体系,解决好为什么治理、谁来治理、治理什么、如何治理等基本问题。在制度设计上,要明确制度建设的价值目标、主客体和政策工具。在制度安排上,要厘清跨省际区域协同治理中行政制度、市场制度和社会制度的关系,构建权责匹配、运行高效、保障有力的事权体系、财权体系和监管体系。

  以跨区域协同发展政策规划为引领,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众等共同参与区域治理的协调机制、资源聚集整合机制。完善区域政策制定、执行、监督、评估机制,提升区域政策制定能力、执行能力、评估能力,确保相关政策落实落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能力,提升治理效能。

  此外,要以区域协同发展需求为导向,基于跨区域功能区定位,进一步从组织结构、服务衔接、过程协调、监督落实等方面完善区域治理体系。优化区域治理制度机制,强化区域联动发展共同责任,保障区域发展政策规划、重大项目协同推进,实现跨区域共建共治共享。要加强在贫困治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布局、生态环境保护、旅游资源开发、城市群建设、协同开放、市场协同监管、应急联动等领域的协作,为跨区域深度合作注入新动能。要推进区域公共治理制度化、规范化,区域公共服务标准化、一体化、便利化。进一步完善与东部地区的区域联动机制,持续推进区域互助合作,开展以产业园区建设、区域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劳务协作等为重点的多领域跨区域合作。

  (作者系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稳定脱贫的政府跨界协作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