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骏马奖”获奖作品赏读]法律审判和人文关怀的巧妙交融—— 评朝颜纪实性散文《陪审员手记》
来源:中国民族报 顾广梅 发布日期:2020-12-0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作者: 朝颜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9年8月

  我领会更多细腻丰富的情感,是从做了母亲才真正开始的。自从经历过完整的生育哺乳期,整个身心投入于呵护女儿成长这件事后,我全身的每一个细胞里仿佛都种进了悲悯、体恤、热爱、隐忍等等从前并未用心体会过的情绪。那之后,作为教师的我对娇气、迟钝、任性的学生有了更多的耐心和关爱,作为女儿的我对急躁、偏执、迂腐的父母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包容,于人,于事,于世,我更多时候选择了握手言和,而不是意气用事。

  ——选自纪实性散文《陪审员手记》

  法律与文学的联姻在世界文学史上早有成功典范,擅长将两者联结打通起来进行创作的不乏人们耳熟能详的文学巨匠,如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法国的卡夫卡,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美国的麦尔维尔等。他们在《威尼斯商人》《荒凉山庄》《罪与罚》《审判》《书记员巴特比》等文学经典中充分显示了用“法眼”看世界的独特魅力。这些作品以文学的方式呈现法之力量或法之困惑,探究法律的理性精神和规则边界。更重要的是,它们都以文学的方式出色地表达了法律所关注的世道人心的种种奥秘。

  新近荣获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的《陪审员手记》,是畲族青年作家朝颜的纪实性散文作品,也可视为法律与文学融合产生的一部佳作。作品以大胆创新的题材、深刻鲜明的主题和独辟蹊径的视角,在当下散文创作中脱颖而出,给读者留下思索与感悟的空间。朝颜既是一名陪审员,也是一位少数民族作家。她的双重身份决定了其写作之旅在法律与文学的双重轨道里航行,将收获别样的风景。恰如她自己所体认到的,“如同风雨洗礼,几年的陪审员经历,让我将骨子里的冲动和感性削减到了恰到好处的比重。我得承认,它锻造了我,也丰富了我。”

  《陪审员手记》给人最突出的阅读感受是写作者善于抓取那些具有社会典型意义的重要案件,并根据案件的来龙去脉加以法律意义上的理性剖析。作品共有10篇手记,分别记录和剖析了10个大大小小的真实案件,每一个案件又都各自折射出代表性的社会问题,包括赡养老人、亲子关系、赌博、挪用公款、女性维权、医患矛盾、土地纠纷……其所涉及的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所揭示的社会心理的复杂程度可窥一斑。在对每一个案件进行追根溯源的梳理和讲述时,作品做到了环环相扣、步步紧逼,不轻易放过案件中那些触动社会神经的方方面面,以及那些令人痛心痛惜的人与事。这充分彰显了作家朝颜敢于直面现实人生、拷问人性人心的勇气和担当,也显示出她对现代法律维护正义、惩恶扬善的拳拳服膺之处。

  为了凸显法律审判的强大力量,作品始终以陪审员的理性目光聚焦于一个个原告或被告,对他们所遭遇的法律困境或者所触犯的法律“红线”进行全面细致的探究和剖析。在这一过程中,作者又顺藤摸瓜般地将这些法律个案放置到整个社会大背景中去考量观照,发现并总结其中的社会典型意义,挖掘出警示价值。除了法律审判的理性视野,同样令人无法忽视的还有作品采用的文学审判的人文视野。如果说法律审判通过集中关注人与法的关系来判断、裁定人之罪与罚,那么文学审判则主要通过关注人与人的关系来探讨罪的人性因果、罚的精神救赎。作者朝颜的双重身份使她运用这两种视野时显得极为自然,它们时时巧妙交融,以致很难将之剥离开来单独阐析。

  正是理性和人文两种视野的融合,使《陪审员手记》呈现出法理与人文、刑罚与救赎、理性与感性等既矛盾又统一的关系,10个案件所触及的社会问题、人性幽暗、心理疾患等等也在这样的复杂关系透视中被细笔勾勒出来。第一篇手记题为《为奴的母亲》,深刻揭示了如果不及时协调物质与精神错位发展的矛盾,还会有许多“辉”这样的儿子,像无能的“巨婴”一样产生出来,他们的饕餮特性使母爱可悲地沦为被吞噬物,而为“奴”的母亲们最终只能站在原告席上,寄希望于法律的力量挽回自己被推出家门的命运。题为《飘萍》的一则手记同样触动人心,农村青年的婚姻模式出了问题,越来越多的乡村青年“像交换一个玩具那样交换自己的一生”,由此带来的连锁社会反应不仅有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还有已婚女性得不到应有的权利保障的问题。无疑,作品虽然命名为“手记”,但并非一般意义上搜集资料或者调查报告式的纪实写作,而是着力探究案件肌理背后隐藏的种种病因病灶,并试图给出富于说服力的人性剖析和心理剖析,以达到反思社会文化的高度。

  在《陪审员手记》中,10篇手记里的10位主人公都被刻画出了鲜明饱满的性格特征、幽微曲折的心理世界和斑斓复杂的精神底色。他们恰是作家朝颜力求捕捉到的“个体的人”,尤其“当一个人极尽无奈地走进法院,试图以此解决一些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的困惑时,所呈现出来的活着的百种姿态”,更是作家心心念念所挂牵的。由此,作品才会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在深情中细细走笔,在思索中苦苦追问,才会铺陈开如此生动传神的形象塑造、心理还原和命运展演,达到很强的文学性、哲理性、可读性。  

  (作者系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签约理论评论家)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