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献精品演出 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发布日期:2021-01-07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按照国家民委的部署,中央民族歌舞团自2017年底开始执行民族自治州县成立逢十周年慰问演出任务。3年多来,共赴湖南、贵州、海南、云南、内蒙古、甘肃、四川、广西等省市自治区的4个民族自治州和26个民族自治县(旗)开展了近80场慰问演出活动,直接惠及基层各族观众百余万人,各地方通过直播或录播形式收看演出的各族群众超千万人以上,深受地方政府和各族群众的欢迎。特别是2020年,歌舞团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影响,克服困难,积极行动,创新方式,完成了1州7县的慰问演出任务。民族自治州县慰问演出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繁荣发展了民族文化艺术,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了积极贡献,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尽全力,保证演出圆满成功

  民族自治地方成立逢十周年庆祝活动,是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的一项政治活动,体现了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的关心关怀,彰显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国家民委将赴民族自治州县开展慰问演出任务交给歌舞团,我们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一是高度重视。针对慰问演出工作,召开全团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合力,确保高质量完成演出任务。特别是2018年的动员大会,孙学玉委员到会指导并讲话,从慰问演出要“体现国家级文艺院团艺术水准、树立良好形象展示良好作风,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族人民团结进步”等方面为我们提出明确要求。团领导对演出安排亲自过问,对节目质量亲自把关,亲自落实安全责任,亲自带队赴各地演出,确保慰问演出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由业务部门牵头,召开各类工作协调会,认真研究部署有并工作,确保向基层奉献高水平艺术精品。

  二是用心组织。在团里的总体部署下,业务部门深入了解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现状,精心策划编排节目,将传统节目、特色节目和雅俗共赏的节目相统一,将知名演出、特色演员和其他演员相搭配,将群体节目、个人节目和当地节目相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演出效果。演出及舞美部门,演出前赴当地进行工作对接,现场勘察场地,选址搭建舞台,制定演出方案及预案,并及时向国家民委办公厅及时汇报演出筹备情况,扎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管理部门围绕演出工作,派出优势力量,做好演出洽谈协调、演出宣传、财务保障等,有力配合了慰问演出的顺利开展。

  (三)用情工作。在基层民族地区演出,路途远、条件差、行程紧、节奏快,经常会遭遇水土不服、气候不适、疲劳生病等状况,但每一位演职人员都任劳任怨,不喊苦不叫累,冒着严寒酷暑,甚至高原缺氧的危险,认真完成每一个节目,表现出极高的职业素养和艺术修养。演出保障和宣传团队,与演员们同吃同住,他们最早到达最晚离开,用自己的艰辛劳动保障演出的顺利进行,用手中的镜头记录发生的点点滴滴。正是有了演出团队的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无私付出,才有了舞台艺术的完美呈现,才有了人民大众对歌舞艺术的完美体验。歌舞团深入基层、扎根人民,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优良作风得到了所有人的赞许。

  在委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办公厅的大力指导和帮助下,慰问演出活动圆满成功,得到了国家民委相关司局的一致认可,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各族群众的充分肯定。实践证明,歌舞团是民族工作战线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发挥着不可取代的特殊作用,通过艺术的形式,提振民族精神,促进民族团结,增进民族感情,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了力量。

  二、演精品,深受基层百姓喜爱

  本着对人民负责、对艺术负责的精神,在慰问演出中,歌舞团始终坚持将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搬上舞台,让基层群众真正欣赏到高品质的文艺表演,为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贡献力量。

  (一)演出安排独具匠心。演出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生动反映十八大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各族群众的精神风貌,突出思想性。组织包括腾格尔、曲比阿乌、刘媛媛、肉孜阿木提、扎西顿珠、彝人制造组合、“五色风”乐团等多位知名演员在内、涉及26个民族成分的强大阵容,汇聚各民族浓郁的风情歌舞,呈现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突出艺术性。56个民族的歌舞纷呈舞台,既有当地民族的节目,又有其他民族的节目,风格各异、特色浓郁,民族艺术百花齐放,突出民族性。邀请当地文艺工作者与歌舞团演员同台表演,特意安排当地主持人用当地方言与我团主持人进行主持互动,突出地方性。

  (二)演出形式丰富多彩。慰问演出活动,始终与宣传推介相结合,通过节目编排、背景视频、主持串词等形式,大力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介绍推广民族地区的发展成就和成功经验。与艺术培训相结合,演出间隙,举办民族艺术课堂,提升当地艺术工作者和大中小学生的艺术文化修养,发展和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艺术。与艺术交流相结合,深入田间地头,与百姓或对歌对舞,或共做农活,或促膝谈心,向生活学习,提高艺术修为。与采风观摩相结合,在演出空余,观摩当地文艺工作者和老百姓的歌舞表演,主动与当地非遗文化传承人交流,向人民学习,汲取丰富营养。与调研学习相结合,演出结束后,在当地组织召开座谈会,围绕如何进一步做好州县庆演出活动,问计基层,问需群众,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服务当地经济文化建设。

  (三)演出受众覆盖面宽。歌舞团始终服务于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群众,服务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挥了加强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联系的作用,深受全国人民的喜爱。歌舞团每到一地,均能引起轰动效应,一票难求,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盛装出行,一场演出观众少则几千人,多则上万人。面对百姓对文化艺术的渴求,歌舞团大力践行乌兰牧骑精神,每次都会尽量多安排些演出,走进学校、企业、厂矿和农村,让更多人享受到艺术的盛宴,受众具有广泛性。观众来自于本地或临县的村村寨寨,结伴步行或三五拼车,不远百里风雨兼程赶到演出地点,有的从未出过远门,有的甚至连汉语都不会说,但是在党中央的关怀下,他们可以看到国家级院团带来的精彩演出,可以亲眼看到荧幕上的明星大腕,受众极具基层性。地方政府精心安排,将劳动模范、见义勇为英雄、抗疫英雄、优秀企业家和优秀扶贫干部等,邀至现场观看演出,致敬英模,受众突出代表性。

  三、讲政治,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认同、民族交融的情感纽带,是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石,是中华民族绵延不衰、永续发展的力量源泉。民族自治州县成立逢十周年慰问演出,切实为增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传递党的关怀和民族大家庭的温暖。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亲切关怀下,在全国各族人民的鼎力帮助下,民族地区发生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变化,群众过上了“想吃肉就吃肉,想吃鸡就宰鸡”的幸福生活,此时又送来了慰问演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各民族群众、对民族工作的关心关怀,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地区的诚挚祝福,为民族地区进一步繁荣发展起到了鼓舞作用,营造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浓厚氛围。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一位笔名叫“方山青松”的观众看完演出后,欣然作词一首:“春和景明气象新,赛装广场迎嘉宾,中华民族一家亲。歌舞联欢来慰问,中央关爱送真情,中国彝乡沐阳春”,他的心声代表了广大基层群众的心声,“我们永远和党中央、国务院心连心,永远和全国人民心连心”。

  (二)促进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慰问演出既把各族人民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和人文情怀呈现在了舞台上,又把中华民族世代亲如一家的美好情愫展示了出来,彼此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共同建设伟大的祖国。慰问演出既有反映时代发展主旋律的作品,又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生动诠释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文化,充分展现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画卷。我团各族表演艺术家,每到一地都要向当地群众介绍自己民族的特点,介绍自己家乡的发展成就和民俗风情,增进彼此的了解与情谊。当艺术家们的手和老百姓的手紧紧握在一起的时候,一股暖流涌上心头,禁不住感叹,这就是中华民族割不断的血脉情,相亲相知相惜的民族情!

  (三)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慰问演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集中反映在党的领导下,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各族人民昂扬奋进的精神面貌,表达了各族人民心向党、坚定维护国家统一、自觉认同祖国和中华民族的信心和决心,唱响了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凝聚各民族、发展各民族、繁荣各民族的时代强音。观看完演出的群众,总是眼中泛着泪花,久久不愿离去,无不动情的说,“节目太精彩了,以后你们要多来呀,我们从来没看过这么好看的演出!党和国家对我们太好了,做梦都想不到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我们永远听党话、跟党走,和全国人民一道,建设我们的国家。

  下一步,歌舞团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真总结慰问演出的工作成效和成功经验,充分吸收、采纳国家民委、各级政府和基层群众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把慰问演出和民族自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相结合,和繁荣发展民族文化艺术相结合,在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完善演出机制,提升演出品质,将“中华民族一家亲”慰问演出活动做大做强,把更多的艺术精品送到基层,奉献给各族群众,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出更大贡献。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