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年应有“新年俗”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王井怀、黄江林 发布日期:2021-01-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月28日,疫情下的春运拉开大幕。每一位返乡人都应在春节期间遵守疫情防控规则,共同努力过一个欢乐祥和年。

  以往,人们习惯于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大年初二回娘家,大年初五迎财神,走街串巷访亲戚,同学毕业周年聚等。再加上节后返城等因素,疫情防控工作因人员流动而更加严峻。此外,还有一部分群众迷信明年是“寡妇年”,提前在春节前扎堆办婚礼。这些“旧年俗”,都让疫情防控压力倍增。

  为响应防疫需要,这个新春佳节也要有新过法、“新年俗”。在外的游子,变返乡过年为就地过年,减少人员流动风险;回乡的人们,陪伴在家人身边,非必要不出门,减少聚集隐患。

  拜年不一定要走亲访友,一个网络视频也可以传递温情。见面碰头时,改握手为拱手作揖,既重拾了传统礼仪,又避免了接触感染风险。毕业周年庆、婚礼,也没必要非赶在春节假期跨越千山万水来相会,待到春花烂漫时再聚首也不迟。喜事缓办、丧事简办,一些人因疫情防控政策无法及时到场,也要给予理解……为了大家的健康,每个人必然要有所改变。

  变则通,通则达。疫情下的第二个春节,有了去年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更不应懈怠:非必要不出门,减少聚集、聚餐、聚会,注意戴口罩,拱手不握手,保持合理的社交距离。防控意识常在,共同过好特殊年。

 

 

(编辑:程艳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