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建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中国民族报 □ 康泽楠 孟凡行 发布日期:2021-03-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和创新交融,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学术研究的重要任务。日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举办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野下的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艺术学、人类学、民族学、美学等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基础理论、历史和传统、当代呈现和重构、当代传播,以及如何通过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问题进行了跨学科、多角度的研讨。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较新的研究,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研究是基础。东南大学教授方李莉认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属于中华文化符号识别系统。在全球化浪潮影响下,构建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化符号识别系统至关重要。中华文化符号识别系统的构建既要依托优秀传统文化,也要立足当代空间。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认为,视觉形象具有符号的区分和差异性,但也要兼顾共性与认同,要注意文化符号在特定语境中的意义及其与人的联系。要考虑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国内与国外、地方与国家、各民族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建立多层次、多模态、立体的视觉形象体系。厦门大学教授彭兆荣从表述形象的政治性、策略性、历史性角度,对如何提升国际话语权,以传统文化体系凸显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特征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山大学教授邓启耀借助丰富的史料,梳理了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指出先民通过对共同祖先拟制、对某些共源性视觉象征的塑造等手段,塑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若干视觉形象。

  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当代呈现、重构及其传播具有重大意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周莹、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巴胜超等学者,以视觉形象的塑造、呈现、重构及传播为关注点,从差异中寻找共享性和共源性,认为视觉形象的构建不仅需要发掘传统文化资源,还要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紧密结合。与会者一致认为,视觉形象的树立和突出是开放动态的过程,涉及物质和精神、个人和集体、自我和他者等多方面的关系。视觉形象处于不断地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与价值理念和审美心理相互影响。

  与会学者还从树立和突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角度探讨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季中扬认为,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之间的关系,要关注对于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关系的讨论。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作为增强文化认同的视觉形象资源,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的构建需要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相结合。东南大学副教授孟凡行认为,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需要将国家战略和学术资源相结合。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广大乡村面临着视觉形象重塑过程,应加强研究,提前规划,在充分保护历史风貌的同时,构建“村落—乡镇—县城”三级视觉形象展示格局,系统展示中华民族形象,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有的学者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从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广州美术学院副研究员邓圆也以我国纪实摄影家庄学本的摄影图像为资料,对民族志影像与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的结构性关联进行了探讨。南京农业大学讲师张娜从大运河的功能转向角度,阐释了大运河视觉形象构建问题。华中师范大学讲师熊威通过对德昂族龙阳形象的分析,阐释了德昂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认为共享文化符号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曹静以塔吉克族“鹰”形象重塑为个案,分析了视觉形象建构与国家认同的衔接。

  围绕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与会专家学者达成几点共识:第一,需要结合全球背景和中国语境两个维度来看待和定义中华民族视觉形象。中华民族视觉形象是中华民族在国家建设以及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文化识别系统,需要兼顾历史、社会、文化等多个维度。第二,作为中国对外交流的“名片”,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有助于国家形象的塑造。第三,建构和阐释中华民族视觉形象,需要综合利用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正确处理“一”和“多”的关系。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