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市,我来了
来源:中国民族报 宋永清 发布日期:2021-04-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浦市,一座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东南部的古镇。

  浦市,你有几千年的岁月了。听人说:“来到浦市,就再也不想走了。”怪不得晋商、秦商、徽商、粤商、闽商、赣商、苏商、浙商、川商等商帮,都在你的怀抱里安身立命,为你书写传奇。

  浦市,你有三十二座码头,十二大商号,十二家书院,十三座会馆,四座戏院……你多次发出邀请:我在浦市等你,我在大码头接你,我在家门口候你!

  浦市,我来了,这次我是带着念想来的,我要一睹你的芳容。

  浦市人也太客气了。一上浦市大码头,就有浦市大酒家为我接风洗尘。还说,浦市没有粤港地区的生猛海鲜,但我们有沅江河鱼;浦市没有北京的炸酱面,但我们有细斋粉;浦市没有天津的“狗不理”包子,但我们有铁骨猪。铁骨猪是浦市的招牌菜,肉质细嫩,口感极好。浦市有8000亩莲藕、3000亩荸荠,难怪宴席上摆上了陈醋溜藕片、红烧藕块、素炒藕条、荸荠丸子、荸荠百合汤,最后还摆上了一大盘桔子。我剥开一个桔子,一入口,满口生香,好吃极了!这桔子水分多甜度又高,容不得要说上一句:真好吃!这时,浦市人会说:像这样的桔子,我们浦市有1.2万亩,觉得好吃,带一箱回去,也让你的家人尝尝。

  来浦市的客人不是来浦市海吃海喝的,而是要看看浦市,感受浦市,读读浦市这部大书。读浦市这部书是要花精力、花时间的。就拿浦市三十二座码头来说,它好似这部巨著的序言。读好序言,方知浦市的大概。曾经,三闾大夫屈原就在这码头边撩起长衫衣摆下船,站在码头上吟诗;当年,翼王石达开就在码头挥军进桂。之后,贺龙元帅口含烟斗,站在码头上指挥湘西巡防军进桂;文学大师沈从文上码头后,为浦市著书……

  在这三十二座码头上,不知留下了多少文人雅士、达官贵人、武官巨贾的身影,也留下了像贺龙这样的革命先烈的脚印。他们的到来,给浦市这部巨著增加了章回,添加了段落,深化了细节。

  浦市有3000年文明史,800年商业史,浦市人饱读经书、见多识广,个个都是能人。在浦市大街上或弄巷里,你看就看,听就听,千万不要在这里乱唱乱吊书袋。据说那年,一个外地的匠人来浦市做手艺,在一普通人家边做活儿边唱辰河高腔。唱到兴致正浓时,女主人从厨房出来了,甩了甩手上的水,笑着说,师傅呀!你唱错了,是这样唱的。那浦市妇女亮出一嗓高腔后,这位木匠再也不敢张口了。这师傅哪里知道,浦市是辰河高腔的发源地,一个3岁伢儿也能唱几段高腔。再说,辰河高腔上过京飘过洋,还是国字号经典。不久,浦市正街上又来了个卖剪纸的外地人,他那一包剪纸卖了三天,只卖掉一张。这位客人是找错了庙门。有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浦市踏虎凿花在此,其他剪纸艺术还能有市场吗?浦市凿花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呢。

  浦市的老人们很自在、很闲适。儿女们的空调房他们不肯去住,偏要住在老街上。一到六月天,他们把家里的竹靠椅搬到老街上,仰躺在靠椅上,任河风吹拂,听沅江涛声。时不时哼哼“红颜女子鬓边白,少年弟子江湖老”这些古戏中的唱词。毕竟他们见得多了,听得多了,加上老人满腹经纶,唱出的词儿都是概括了走南闯北、驰骋江湖的人生,使人听后产生一种怀古的幽思。时光无情,一不小心,现在他们都老了,也该休息,享享清福了。

  浦市的老人老了,浦市老街也老了。丝瓜老了成了瓤,最后成了洗碗布。浦市是南瓜,越老越甜。浦市是一坛老酒,越老越香。现在的浦市一大把年纪,亦不减当年雄风,还戴上了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顶桂冠。从古至今,她不知经受了多少风风雨雨,同时,她也为自己的儿女们挣足了面子和说话的底气。

  浦市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浦市这部大书上,只有逗号、分号和惊叹号,就是没有句号,因为浦市儿女们还要为浦市的明天书写传奇和神话。

  浦市儿女,我没有谬赞吧!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