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云岭大地 书写时代华章
来源: 杨荣昌 发布日期:2021-06-2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迷人的高原明珠泸沽湖。森诺摄

  2020年,云南作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紧扎根云岭大地,敏锐感受时代脉动,书写和弘扬历史前行中的社会主旋律,在题材拓展和艺术表达等方面均作出了积极探索。

小说:历史与人性的深度挖掘

  云南小说作家在历史与人性的双重维度上开拓写作领域,在勤力掘进中力图呈现世界的本质。

  海男是中国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诗歌、散文、小说等领域多有建树。她的长篇小说《青云街四号》以跳跃性的多线平行叙述,把碎片化的如烟往事与当下生活诗性勾连,通过一道街景,映现出人世间的悲欢浮影,并由此生发对生命主题的思考。书中的女主角慈兰阿婆曾以青春的逃亡来到青云街,后来参加了中国远征军,赴缅后成为护士,经历了战场上的生死考验。如今,她仍居住在青云街的老宅,并在此追忆往昔时光。这是一部穿越生死之场、抚慰岁月之殇的温柔之书。

  从乡土情结到对生命循环体系的思考,从个人奇遇到对人类整体命运的忧思,作家存文学以其饱含忧患意识的笔触,为读者勾勒了一幅韵致深远的人文历史画卷。他的长篇小说《众神隐退》以特殊历史语境中主人公的“奇遇”为切入点,以不同文化、思想、话语表达的对冲与融合,展现了作者开阔的人文视野和深刻的文化反思。

  和晓梅的《落地生花的银》有多条叙事线索,讲述了作为“恒昌号”小伙计的外公为红军渡江提供渡船而遭到国民党军警搜捕,经过重重磨难最终走向光明之途的故事。小说重点表现了小人物在风雨飘摇中的选择与坚守,凸显了人性的光辉。

  罗家柱的《阿妹马帮》着眼于滇南马帮的变迁,讲述了彝族姑娘施增美从马锅头成长为骑兵队长,为滇中地区的民族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故事。小说塑造了彝族儿女的英雄群像,对他们为寻求光明和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崇高精神给予热情礼赞。

  此外,兰梦醒的《流不出水的水龙头》《桂花山的红狐狸》、刘珈辰的《原野上的闪电》等系列儿童文学作品,想象奇特,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童真童趣。雷杰龙的《记骨》、陈伟的《无需鞭笞》《珍珠牢笼》、马碧静的《花斑蟒》《错觉》等都是2020年云南小说创作的优秀作品。

诗歌:现实大地上的抒情

  云南各族诗人置身于生活的现场,真诚地吟唱生命之歌,建构起开阔的抒情气场。

  在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中,很多诗人作为亲历者,从泥土中汲取诗意,从基层社会变化中发现美好前景。“又去村子里转了一圈/史周才搬了新家/陶马绍的地皮刚刚硬化/徐声艳的女儿辍学数月 多次劝返,终于登上回程的火车/无数次告诉过徐家三,我姓王/他无数次追问我,你是谁……”王单单的《花鹿坪手记》是扶贫题材的作品,以质朴的笔触描画出脱贫现场。同样写脱贫,赵之逵的《扶贫手记》《忆建档立卡户老彭》以密实的细节勾画脱贫攻坚的场景,诗人将悲悯与责任化为行动,又从生活的现场不断汲取诗意的灵感。师立新的《入村回访录》以寥寥数语,刻画了农村干部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形象。

  疫情之下的世道人心是诗人关注的重点,他们用诗歌传递抗疫精神,书写大爱。鲁若迪基的《春殇》(组诗)书写疫情笼罩下的心灵律动,以凝练的笔法直抵生命之本质。杨碧薇的《武汉》以个体记忆呈现时代情绪,“我看见白云在替武汉的天空擦去泪水”,传递的是全国人民对武汉祝福的心声。

  云南的山水奇特,人文与自然交相辉映,构成这片高原之上的独特景观,从而也催生了众多诗文佳作。雷平阳的《鲜花寺》铺展开一幅云南的历史与人文画卷,展示出个人幽微的生存经验及破解当代人精神困境的求索努力,恰如其分的修辞效果和不懈的精神追问,使其诗歌气势浑厚,匠心独妙。子空的《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是诗人与雄浑大怒江之间的灵魂对话,并由此生发出思考和启示:在大自然的伟力面前,人类应收敛起骄傲,以平等谦敬的姿态融入自然,积聚起与自然之力相匹配的精神力量。

  云南的诗人众多,诗歌创作活跃,好作品也不胜枚举。2020年,何晓坤、范庆奇、何永飞、雷焕春、李聿中、影白、舒琼等诗人均有不少佳作。

散文:存在之境的刻写与摹画

  云南散文作家以谦卑的姿态沉入大地深处,用细腻的笔触雕刻那些易被人忽视的生存经验。

  对大地秘密的探寻激发了作家们的写作灵感。于坚的散文随笔独树一帜,《暗盒笔记》和《棕皮手记》是作家的行走之书,在常人看来土得掉渣的场景,经由他独具只眼的观察和叙述,便凸显日常生活的哲理。土地养育人类、滋润人心,作家对其普遍怀有感恩之心,“一季一季的土地,变着花样,喂养着人们的肠胃”,叶浅韵的《生生之土》写出了大地母亲的宽厚与温暖,运用比拟手法表达对土地的感恩,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丰富,作家对土地的依恋之情愈发浓厚。

  云南有众多高山溪谷、大江大河,是建构抒情场域的极佳之地。陈洪金的散文《金沙江的幽暗处》对滇西历史爬梳剔抉,文字纵横捭阖,收古今于一箧,视野开阔,气象宏深,体现出大开大合的力量。李达伟的散文《面孔》《影》等作品,无论是面对奇山异峰还是茫茫人世,都力图在尘世中找到牵连万物的线条,探寻隐藏在自然背后的生命奥秘。左中美的散文是面向大地的独语,《时间,或者身体史》谈落发、乡村气味和美食,铺展开一幅充满烟火气息的人世图景。散文有沉思,亦有淡淡感伤。

  乡土是作家情感的渊薮,亦是写景抒情的主要题材。余继聪的散文布满密实的乡村细节,他站在城里眺望故乡,怀想天真的童年。其中,《碗里乡愁》《屋檐》等作品,以城市寄居者的姿态回顾故乡往事,书写温馨亲情,浓郁的乡愁溢满字里行间。李光彪的散文是一曲乡村生活的赞歌,他讴歌母爱,感恩亲情,《松毛上的图腾》《母亲的风干菜》等作品,将滇中农村的地理物象和风土人情刻画得可触可感,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标识。

  此外,黄立康、西木、彭愫英、韩卫贤、刁丽俊、何建安等作家也发表了一批意境清新、内蕴深沉的散文作品。

报告文学:呈示时代发展的肌理

  云南报告文学作家坚持文学与时代同步,聚焦重大社会主题,用文字记录历史前行的铿锵足音。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在这场抗击全人类共同敌人的伟大战斗中,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云南省报告文学学会组织创作的《云岭医师——抗疫2020》收录了作家丹增的《地球病了》,以及其他作家的《守护苍生》《在生命前沿》《誓言与生命同在》等多篇报告文学,以生动、真实、客观的观察角度和情感体验,表现了广大医务人员和抗疫一线工作者在灾难面前逆行而上、不惧牺牲的大无畏精神,留下了一份云岭医师抗疫的生动文学读本。

  云南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全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占据着重要位置。云南省作家协会编辑出版的《跨越》,以文学的形式记录和见证云南省脱贫攻坚伟大壮举,讴歌和礼赞先进人物和感人事迹,为历史留下了一份形象性的文学档案。徐剑、李玉梅的《怒放》通过精巧的构思和布局,以众多鲜活的事例展现独龙江乡党员干部群众脱贫攻坚奔小康的成绩,书写了以高德荣为代表的共产党员不忘初心、为民谋幸福的崇高品质。米切若张、贺明辉合著的《历史的跨越》记录了国家级贫困县武定县消除绝对贫困的艰难历程和取得的历史成就,彰显了各族人民在这场伟大斗争中的奋斗精神。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作家们对时代前行的主潮作了前瞻性的思考和书写,如张庆国的《犀鸟启示录》以散文的笔法和跨越时空的结构,展现了盈江县推广观鸟旅游产业,助推本地脱贫的生动实践,以文学的方式参与乡村振兴,为推动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单位:楚雄师范学院)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