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如何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见习记者 文静 实习生 李诚誉综合报道 发布日期:2021-07-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王欣颖正在整理蜡染作品。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摄

  短片《万华镜》截图。

  服装设计作品《云卷云舒》。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官网 服装设计作品《云卷云舒》。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官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作为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年轻人无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新生力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近年来,众多年轻人投身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担起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任,用新潮、科技的“玩法”给传统文化注入新鲜血液。他们中有民族风的服装设计师,有走向国际的非遗传承人,也有引领粉丝一起关注传统文化的青年偶像……当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被年轻人“玩转”,古老的文化便在当代社会获得了真正的传承活力。

  1 创新方式  让民族服饰“潮”起来

  宽松大衣版型,马哈鱼皮布料,下摆褶皱花边设计……处处显示出民族服饰与时尚元素的调和之美。日前,东北电力大学艺术学院多名大学生制作的民族服饰在全国巡展。“00后”邹瀚霆的作品《江边的赫哲族》引人注目,其在复原赫哲族传统服饰的基础上,加入时尚设计,用视觉传达黑土地文化。

  赫哲族素有“鱼皮部落”之称,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赫哲族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鱼皮制作技艺”,尤其以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手工技艺“鱼皮衣”为代表。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对邹瀚霆来说,使用马哈鱼皮做服装布料,操作起来并不轻松——质地坚硬,裁剪费时费力;特殊的色彩和纹理,设计搭配颇费思量;成品完成后的保存也要经过特殊处理……“鱼皮有特殊的色彩,我在设计时要用好这份底色。”他使用的装饰及裁剪风格,让作品具备了潮流感,从视觉上传达了赫哲族文化。

  服饰作为人类社会的产物,具有实用性和审美性两个基本要素,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内涵。中国的传统服饰有着非常丰厚的历史,如何用当代的审美和时尚去传承和创新,一直是服装设计界探索的课题。

  今年毕业季,来自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的24位“90后”设计师,历时半年交上70余套服装设计作品。《hyper feeling》以傣族迁徙传说为灵感,《癖-天马行空》拆解部分民族图案,《蓝》和《云卷云舒》从民族传统织染手工艺中得到启发……这些浸润着民族文化内涵的设计作品,既是青年设计师对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和技艺的回眸与致敬,也凝聚着他们对民族文化创新发展的思考。

  艾德莱斯绸是新疆和田地区一种极具特色的传统手工艺织品。婚纱设计师迪丽胡玛尔别出心裁地在婚纱的袖口加上艾德莱斯绸这一民族元素,为顾客提供定制服务,大获赞许。如今,她的公司已在新疆伊犁、喀什、和田等地开办多家分店。

  从秀场展示到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青年设计师在继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不失时尚特色,将传统民族服饰的优点和现代时尚元素紧密结合,让民族服饰潮起来,让时尚扎根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

  2 多元表达  让民族文化“活”起来

  “在没有人类之前,从天上飘下102片茶叶,单数变成51个精悍的小伙子,双数变成51个美丽的姑娘,他们组成51对夫妻,经过10001次磨难,其中50对返回天界,最小的一双留在地上。”这是对德昂族祖先的描述,是无数浪漫动人的民族传说中的一个,它被动画艺术浪漫地演绎在短片《万华镜》中。

  短片《万华镜》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1届本科生周方圆的毕业设计作品。万华镜是一种光学器具,透过一端的小孔,可以看见纷繁美丽的图像。如片名所言,短片试图做一个小孔,包罗万象,将56个民族的56种形象以动画的形式一帧帧呈现于观众眼前。

  披星戴月的纳西姑娘,神秘纹面的独龙女子,牛背小憩的壮族女孩……她们的一颦一笑,在一帧一幕中悉数展现,连续、紧凑,又有一种完整性。2分50秒的短片融合56个民族的服饰群像,精致的画面、深厚的文化意蕴震撼千万网友。

  全貌式地描绘56个民族,这样的选题充满挑战性。在大量的资料搜集后,周方圆对每个民族的展示内容进行设计、摹画以及动画转化。她介绍,“为了实现设想的画面效果,我尝试了一些繁复的绘制方法,用了很多之前没有接触过的软件。”最终,短片中的人物、服饰和文化都“活”了起来,生意盎然,纷繁美丽。

  短片《万华镜》的走红不无道理。无论是考究的动画设计,还是精美的民族服饰,又或者是恰到好处的背景配乐,每一处都体现着作者的创意与匠心。作品赋予民族文化生动可感的具象化表达,在给观者带来良好审美体验的同时,传达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成功实现了传统民族文化的现代演绎。

  3 赋能生活  让乡村生活“美”起来

  我国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姿、异彩纷呈。如何传承好这笔宝贵财富,为美好生活赋能?年轻人不断探索,蹚出条条新路。

  7月的一天,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藏式陶艺传习所里,藏族姑娘布莫手里拿着藏式陶艺品,对着面前的直播手机说:“这是我们手工做的陶壶,喜欢的话就赶快下单吧。”5年前,这位姑娘还是一名放牛娃,而今,20岁的她已成为阿坝州藏式陶艺首批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学会制陶手艺,我一个月最多挣6000多元。”布莫说。现在,壤塘的陶艺产品颇受各地客人喜爱,甚至已经走出国门。在布莫的影响下,越来越多当地的年轻人从事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活态化传承,让壤塘县非遗文化的“软实力”转化成小康生活的“硬支撑”。

  同样,有这样一位“00后”,在蓝靛草的染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使命和价值。

  王欣颖的家乡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倒排村,这里是苗族的聚居地,交通不便,曾经长期与外界隔绝。苗族人保持着传统古朴的生产生活习惯,在山川与河流间守着葱翠的梯田。这里的苗族女性都能做蜡染,家家屋里有染缸,妇女人人会点蜡。在儿时的王欣颖眼里,蜡染像是世间最神奇的“魔法”。在母亲的鼓励下,她拿起蜡刀,蘸了蜂蜡,在棉布上画下自己人生中第一幅作品:《花》。

  2017年底,王欣颖听说家乡丹寨万达小镇建起来了,邀请非遗传承人进驻小镇,给予补贴、免租的优惠政策。她认定这是一个很好的创业机会,和家人商量之后,她辞掉浙江的销售工作,回到丹寨。

  “远方很好,但家乡的星星更亮。”这位少女懵懂地期待着可以在创业脱贫大潮中成为一颗耀眼的星。为了学习更加专业的蜡染知识与技艺,她前往当地蜡染传承人杨而报浪的工坊,潜心学习。

  作为工坊培养的下一代传承人,王欣颖从未停止对未来发展的思考,“在互联网上看到好看的照片我都会收集起来,想办法融到我们的蜡染中,希望可以有更多创新。未来,我也在考虑去社交平台上做直播,让更多的人认识蜡染、听到我们民族的故事。”她说。

  在守护传统文化记忆的同时,王欣颖也积极拓展着创新的可能:“我们的蜡染可以做成包包、抱枕,也可以做在衣服上,不一定非要在绣片上。”蜡染点燃了王欣颖对生活的热情和向往,她将自己的未来和蜡染紧紧地“描”在一起、“染”在一起。

  短评

  凝聚起民族文化传承的青春力量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跨越时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包含着沉淀民族历史和精神的密码,对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当下,文化传承的火炬已然传递到年轻一代手中。放眼当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产生交集,以其独特的创作力生产出传统与时尚兼备的文化产品。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面向未来,需要当代表达。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前提下,适当迎合当代人群审美观和价值观,才会吸引更多的人关注。青年群体的实践需要适宜的载体,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再设计”就是一次创新性的探索:民族元素跃上国内外服装周、服装展;静默在博物馆的文物纷纷“下凡”,进入文创、影视、舞蹈等领域;5G、VR、大数据等科技助力非遗项目数字化保护……青年群体往往有着更敏锐的时代触角,能更快地了解前沿科技,并极具创造力,必将成为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力军。

  无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适应新的审美形式,还是科技介入创新传承的方式方法,最终的目的都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今年4月,中宣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规划提出要在记忆、传承、创新、传播4个方面着力。作为文化传承的新生力量,青年一代更应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努力将传统文化与新形态结合起来,让熠熠生辉的中华文化“热起来”“活起来”。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