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汶:千万里追寻,记录五十六个民族的幸福生存
来源: 李君娜(文) 陈海汶(图) 发布日期:2021-08-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历时13年,辗转28个省份,途经554个县市,行程26万余公里,寻访到1531位具有代表性的各民族人物……

  摄影师陈海汶用一组组饱含心血与情感的图片,讲述56个民族的普通家庭和个人走向幸福美好生活的故事,为我们观察体悟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2017年7月,陈海汶在西藏自治区昌都市丁青县布托湖地区拍摄。寇善勤摄

  日前,“我们·中华五十六民族”陈海汶摄影作品展在上海举行。西岸艺术中心4000平方米的展场,展出从陈海汶12年来拍摄的十几万张“中华五十六民族”摄影专题图片中甄选出来的500余幅作品。

  震撼,是观众走进展览现场的第一感受。“56个民族”是再熟悉不过的名词,而当它以画面的形式集结亮相时,带来的是不一样的视觉冲击。

  这些照片,不是一次简单的主题“拼凑”和“集结”。

  陈海汶镜头下的民族“全家福”,每一张照片上的每一处细节,都是具象、真实、严谨、完整的。它犹如时代的时间切片,在按下快门的那一刻,记录下中华民族生存的现状,也传达出坚毅、不屈、团结、奋进、幸福生存的中华民族群像。

  对于这些照片,陈海汶本人没有太多标签性的解释。他只是简单地说:“我用拍摄家人的方式走近他们。”

  而家人式的拍摄方法,是陈海汶从事职业摄影以来一以贯之的一个拍摄理念:带着真情实感去拍摄。

2021年3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野象谷,傣族人救助野象。

  2009年4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塔什库尔干乡瓦尔希迭村,盛装的塔吉克族人。

  ■ 不只是“底片”

  陈海汶工作室整面整面的柜子里,分门别类地存放着大量底片。其中最重要的一批作品便是《我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中华五十六民族》。

  每一张民族“全家福”的背后,都有着精心的“谋篇布局”:照片坐标在该民族典型的聚居地,画面上既包括民族的文化传承人,也包括体现代际关系的家庭成员。照片中,人们身着民族服饰,辅以民族发饰、生产生活用具、文化艺术器具、民族传统及文化图腾等。这些民族“全家福”镌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称得上文献式“底片”。

  每一个被拍摄者的当下状态被记录在照片中。他们或年长或年轻,或严肃或活泼,但都洋溢着一种简单、质朴的满足感。陈海汶用“幸福生存”来定义这种状态。

  一切都要从2008年说起。那年10月,陈海汶来到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河西乡箐花村玉狮场。

  这是一个隐藏在云岭深处的普米族自然村。从河西乡到玉狮场19公里的路程,汽车在原始森林的拖拉机道上开了一个半小时,最后的三四公里只能靠徒步完成。

  当晚,陈海汶住在普米族的一户村民家里。房子建在海拔2400多米的半山腰,风从圆木垒起的墙缝中一直吹进来。夜里3点,陈海汶被冻醒。隔壁有木柴燃烧的声音,光从墙缝中透进来。

  他推门出去。房主的父亲端坐在火塘前,看到他来,邀请他坐下喝茶。

  陈海汶问:“老人家,您在这里生活了多久?”老人说:“从出生起就在这里,房子是爷爷传给我爸爸的。”

  陈海汶又问:“在这里生活,有什么经济来源?”老人回答:“从前,我们祖辈一直靠去远山伐木生活,我们原来也这样。但前些年开始不让伐了,每人补贴300元。”

  “一年吗?”“对。我们现在日子过得好,养一些牛羊家禽,每年可以换一些吃的东西,够了。”老人边说边露出满足的眼神。

  陈海汶接着问:“如果政府在山下造好房子让你们下去住,您去吗?”老人陷入沉思,好长时间,他喃喃自语:“住在这里习惯了……”

  很久以来,那晚的场景和对话一直萦绕在陈海汶心里。“他们认同自己身处的环境,把自己看作与自然并行的元素。没有复杂的物质堆砌,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生活画面,所谓的幸福感觉,就是这样产生的。他们的言谈举止给我留下清晰、深刻的印象。”

  在他看来,这种幸福生存的画面,不仅仅存在于云南的高山之巅,还“在雄浑壮阔的雪域高原、在风清野静的蒙古草原、在烟水悠悠的平原江河,或许就在我生活的近旁……”从此,他追寻千万里,记录56个民族的日常生存状态。

2021年3月,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巴坡村,基诺族太阳鼓舞。

2017年7月,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有着260多年历史的德格印经院劳作现场。

2019年2月,贵州省安顺市周官村,相传千年的民间傩戏队。

  ■ 世界语言、中国故事

  生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陈海汶,1981年起从事摄影工作。40年的时间,他用“职业摄影师”来定义自己的工作。

  陈海汶说:“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对国家有着真挚的感情。中国正在飞速发展,当我们站在世界舞台中心,应该像主人翁一样介绍我们的家人,而不是用西方人的视角认识我们的民族。”

  尽管拍摄的是56个民族的“幸福生存”,但陈海汶从不主张镜头前的人刻意露出笑容。

  比起笑容,他更愿意用镜头捕捉、放大入镜者的自然眼神、沟壑密布的皱纹,甚至面无表情的日常状态。

  “只有最真实的状态,才有着最动人的感染力,才能传达出坚韧不拔的民族性,也是真正的世界语言。”陈海汶说,“当作品打动社会、打动世界的时候,才会产生真正的力量。”

2020年11月,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桃坪羌寨,羌族释比传人。

2018年3月,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一镇红万村,相传千年的彝族阿细祭火节。

  ■ 为未来铭记当下

  拍摄56个民族,陈海汶坚持了十几年。

  “拍这种题材蛮枯燥的,只有你对它有了情感才能坚持下去。而且,如果没有情感交流,重复100次也没用。”陈海汶说。

  他说他在和时间赛跑。“那些我们未曾见过的传统生存方式,特别是其中那些珍稀的样本和民族文化正处于消失的边缘。他们的样式何其丰富,他们的传统魅力无穷,这些文化是值得保护的人类文明遗产。为这些珍稀的存在留下印记,成为迫在眉睫的摄影使命。”

  2008年拍民族“全家福”时,陈海汶经常会用一块幕布作照片背景。“一方面是摄影语言上的统一,以及契合全家福的意境。还有一个现实原因,就是现场环境有时需要遮一遮,这也是对被拍摄者的尊重。”

  但2017年再度出发,旧地重访给陈海汶带来的感受已经完全不一样。“这些年,因为拍摄56个民族,我走遍了全国,真切感受到脱贫攻坚的力度。摄影人关注人物表情,随着环境的改变,同一对象的表情语言已经完全不同。”

  曾经住在半山腰的那位普米族老人,已经搬离山上的家。“他现在住的房子很好。”陈海汶说。

  陈海汶工作室的墙上有他书写的两行字:“当下被铭记,未来被看到”。他说:“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终将被时间证明,被赋予永恒意义。”

2020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地区,狩猎的鄂伦春族人。

2021年1月,黑龙江省抚远市黑瞎子岛镇,赫哲族萨满传人。

2020年11月,西藏自治区林芝市米林县南伊珞巴民族乡南伊村,珞巴族家庭生活景象。

  2019年10月,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李高村,保安族婚礼。

2009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市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京族传统高脚罾捕捞传承人。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