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全面推进民族乡村振兴,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
来源:中国民族报 鲍秀英 发布日期:2021-08-1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赋予浙江推动共同富裕示范探路的新使命。其中明确提出要“高质量创建乡村振兴示范省”,为浙江加快民族乡村发展提供了遵循。近年来,浙江省针对民族乡村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部署,努力建设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民族团结、生态优美、风情浓郁的美丽民族乡村,积累了有益经验。

  “三个指引”打牢基础

  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实现集体和农民“双脱贫”。“八八战略”是引领浙江发展的总纲,其中要求“以更大力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走共同富裕之路”。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连续10年坚持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和“千企结千村,消灭薄弱村”等专项行动,全省少数民族农户于2012年基本消除国家贫困线以下贫困现象,于2015年按2倍于国家贫困线的标准全面脱贫。2019年底,全面消除村级集体总收入低于10万元且经营性收入低于5万元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以“千万工程”为指引,建设美丽乡村。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亲自部署实施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促使全省乡村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与美丽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实现了全域美、持久美、内在美、生活美。截至目前,13个民族乡镇列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民族村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创建覆盖率达50%以上,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24个。

  以“乡村振兴”为指引,探索和示范“双争先”。2018年,浙江省启动民族乡村振兴行动;2019年,在国家民委的支持和指导下,浙江省开展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目前,4个民族乡村列入“全国民族乡村振兴试点”,15条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带逐条亮相,杭—湖“两山”理念实践示范带等3条跨区域共同富裕示范带逐步融合成型。

  上下协同,凝聚共识

  完善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浙江省委高度重视、专题研究民族乡村振兴工作,完善顶层设计。一是做到“一班三纳入”。“一班”是指省、市、县分别成立由统战工作领导小组总牵头、负总责的专门工作班子;“三纳入”是指民族乡村振兴纳入同级乡村振兴总盘子,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纳入省对市、市对县统战和民宗工作综合考核。二是做到“一年两推进”。年初召开专题议事会,系统谋划、压实责任推;年中召开现场推进会,坚持问题导向,“解剖麻雀”式地推动工作。三是做到“一专题两督查”。将民族乡村振兴工作列为省人大和省政协年度固定专题,每年通过开展专题视察和专题协商活动对有关工作进行督查。

  探索协同路径。浙江省在工作中注重树立“一盘棋”思想,统战、民宗、农业、文旅等10部门共同制定出台《浙江省民族乡村振兴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统筹协调、协同推进。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1+N”规划体系。制定出台1个省级民族乡村振兴示范建设指标体系和N个市、县级指标体系,将6个方面43项具体指标细化分解至各层级的各职能部门,确保同一目标、同向发力,上下联动、各负其责。二是坚持政策倾斜,落实“3+3”政策体系。始终坚持“三倾斜三优先”,即帮扶政策倾斜、产业发展倾斜、乡村建设倾斜,项目安排优先、资金投入优先、人才培育优先。如丽水市由发改部门总牵头,针对民族乡村整合788亿元资金、落实268个项目。三是坚持资金整合,建立“一带多”投入体系。发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小马拉大车”的作用,带动农林、文旅、科技等财政资金整合集聚,助力“两进两回”(资金进乡村、科技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创新自选动作,在统战系统开展“双百村结对行动”,汇聚多方资源,整合集聚资金3200余万元,落实项目121个。

  推动创新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起来,充分尊重农民意愿,激发农民内在活力。在推动民族乡村振兴工作中,浙江省充分尊重发展规律,鼓励群众创新,激发主体积极性。一是拓宽共同富裕渠道。迭代发展“一优两高”农业、效益农业和高效生态农业,打造“丽水山耕+景宁600”等一批标准化生产、全程可溯源的优质绿色农产品公共品牌,产业链不断延长、溢价率不断提升。拓展“农业+”功能,把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产品电商作为农业“接二连三”的联结点。全省民族乡村300多家农村电子商务网店年销售额达8亿余元,近700家民宿实现经营性收入2.49亿元。二是创新共同富裕形式。在经营主体上,以村集体作为基础平台构建产业体系,创新村集体、企业、农民多元参与的经营机制,实现共赢。在经营资源上,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通过整合、收储、置换等方式激活乡村闲置资源,通过折股量化、股份合作、要素入股等方式促进各类资源要素迸发活力。在经营模式上,围绕“消薄强村”探索开展“飞地”“飞楼”“飞铺”等多种经济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新型强村道路。三是丰富共同富裕内涵。充分发挥民族乡村特色文化优势,大力开展文旅融合,实现了以民俗展示文化、以节庆促进发展的良好态势。四是夯实共同富裕精神基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支持各地以文化礼堂为主阵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提高乡风文明程度。

  几点经验

  始终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良好格局下,在统筹谋划上出实招,在系统推进上下实功。保持战略定力,发扬钉钉子精神,一个乡镇一个乡镇谋划,一个村一个村推动,一以贯之、久久为功。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路径上、产业选择上、项目落实上都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始终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千方百计打通和拓展“两山”转化通道,让生态资源更好成为生态红利,让生态价值更好成为农村市场经济新的增长点,让践行“两山”理念成为民族乡村新风尚。

  始终坚持“系统集成”。始终注重发挥统战工作领导小组牵头抓总的作用,注重做到横向耦合,集聚部门合力,上下联动,落实主体责任,汇集全省力量助推民族乡村发展振兴。

  (作者系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民宗委主任)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