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0”到“6765”,看牧民乌兰达来的治沙幸福路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张洪河、侯维轶、朱文哲 发布日期:2021-09-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初秋时节,走在广袤的毛乌素沙地中,昔日的漫漫黄沙早已被成片的沙柳、柠条和旱柳所替代,满眼的绿意向远处延展,无边无际,阵阵的微风裹着枝叶间的清香,使人心旷神怡。

  “入了秋就要开始打草了,给家里的牛羊备足过冬的草料。”初见乌兰达来,他正在自家的草场里忙活着,“虽然这里是毛乌素沙地,但如今生态环境好了,家里草场面积大了,一年打10吨的草料完全不成问题。”

  今年54岁的乌兰达来家住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乌审旗乌审召镇查汗庙嘎查,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治沙大户。

  “以前我家就住在沙窝窝里,周围都是明晃晃的黄沙滩,每次刮‘黄风’的时候,屋里全都是沙子,桌子上、炕上、灶台上,哪哪都是沙,不光是门前的路被沙埋,房子也常常被埋。”回忆起治沙前的生活,乌兰达来的思绪又被拽回到那个艰苦的年代,“风沙让地里没什么收成,人吃不饱,养的羊也受着饿。”

  “风沙刮得黄雾雾,越看越想没活头。”沙害,让昔日的毛乌素沙地了无生气。“家在这里,生活还得继续,我们必须治沙。”乌兰达来说。

  为鼓励更多百姓参与到毛乌素沙地治理中来,20世纪80年代,鄂尔多斯市提出“五荒到户、谁造谁有、允许继承”的治沙政策,极大地调动了当地农牧民包地治沙的热情。

  

  8月26日,牧民乌兰达来在毛乌素沙地中检查树木生长情况。新华社发

  也是从那时起,乌兰达来开始在自家附近承包沙地。“当时承包的几千亩沙地里一半以上都是明沙梁,能长着草适合放牧的地方只有180亩。”乌兰达来说,受限于当时的环境,他们家只养了70只羊,过小的“草场”和牧草的严重不足,成为困扰他发展畜牧养殖的难题。

  “在治理毛乌素沙地的过程中,大伙总结出‘前挡后拉、穿靴戴帽’的治沙方法,把每一个沙丘都从下往上分层治理,效果好极了。”乌兰达来说,他跟着大伙一块干,房前屋后的绿色渐渐多了起来。

  从2002年开始,乌兰达来和家人开始种沙柳和旱柳,连续种了10年,让6765亩沙地全部披上了绿装,其中的3000余亩依照相关标准被纳入国家公益林。

  从180亩到6765亩,这既是乌兰达来一家多年来治沙成效的体现,也是对他的肯定与褒奖。

  “现如今我家的草地能养300多只羊,但我只养了180多只。少养些羊虽说影响收入,但这是对这片草地的保护。”站在自家的草原上,乌兰达来骄傲地展示着他的治沙“成绩单”,“如今牛羊的饲草料全部能自给自足,这样的养殖规模在过去想都不敢想。”

  持续治理,久久为功。经过当地干部群众的接续奋斗,毛乌素沙地治理取得了显著成效。

  “作为毛乌素沙地的腹地,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在20世纪80年代末的森林覆盖率只有7%和2.58%,综合植被盖度不超过30%。”鄂尔多斯市林业和草原局局长韩玉飞说,“2020年,乌审旗和鄂托克前旗的森林覆盖率分别达到32.92%和24.05%,近几年的综合植被盖度也超过60%,生态治理成效显著。”

  随着毛乌素沙地生态的持续改善,当地百姓也逐渐走上“绿富同兴”之路。

  和其他治沙户一样,每年给灌木平茬能让乌兰达来有一笔可观的收入。“沙柳和柠条这种灌木3年到5年就得平茬,不然就枯死了。”乌兰达来说,“我把草地里的沙柳和柠条按块划分,每年划区平茬,平了茬的沙柳和柠条既能卖给其他治沙户栽种,也能卖给附近的生物质发电厂当原料,每年能有5万元的收入。”

  毛乌素沙地中茁壮生长的树木(7月7日摄)。新华社记者 侯维轶 摄

  为打通治沙产业链,鄂尔多斯市鼓励建立多家生物质饲料加工厂、生物质热电厂等企业。这些企业将平茬下来的灌木枝条回收后加工成饲料或用于发电,将生态治理成效转换为经济效益,在带动生态建设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乌兰达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他家划入国家公益林的部分每年有4万元的补贴,再加上养羊每年入账的15万元和平茬收入的5万元,一年下来他家的收入能达到24万元。

  “现在生态变好了,我们的生活也更幸福了,以前只能住在不大的土房子里,现在我盖起了400平方米的大房子。”乌兰达来高兴地说,“这么多年走过来,虽说辛苦,但我走出了一条幸福的治沙路。”

  “未来,鄂尔多斯市还将继续畅通治沙产业链,努力将毛乌素沙地治理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在持续治理和保护沙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为群众打造出一条‘绿富同兴’之路,让更多像乌兰达来一样的农牧民吃上‘生态致富饭’,让毛乌素沙地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韩玉飞说。

(编辑:石建杭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