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为那一抹青绿——赏舞蹈诗剧《只此青绿》
来源:中国民族报 谢坤宏 发布日期:2021-09-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剧照。 资料图片

  当画家希孟以手执笔,一顿一提之间,身侧的青绿依次排开,群山拔地而起。而后,熙熙攘攘的人群迈入故宫大门,希孟则远远地望向他的研究者——展卷人,展卷人向希孟挥了挥手,希孟便深深鞠了一躬,然后慢慢离去……这是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结尾时所呈现的画面,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

  8月,由周莉亚、韩真导演的新作《只此青绿》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该剧是以中国传世名画《千里江山图》为背景创作的舞蹈诗剧,作品以今人视角切入,溯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着大幕开启,观众跟随一位现代故宫研究者——展卷人,循着展卷、问篆、唱丝、寻石、习笔、淬墨、入画的篇章纲目,徜徉在富有传奇色彩的中国传统美学意趣之中。剧中凸显了展卷人与画家希孟在时空交错中产生的惺惺相惜之情,表达了人们对古代文物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深敬意。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画家王希孟所作的青绿设色绢本画,生动细致地展现了自然山水的壮美秀丽,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舞蹈诗剧《只此青绿》通过明暗两条线索来展现这幅传世之作的创作过程。其一是展卷人与画家希孟之间的情感连接,即展卷人以一个现代书画研究者的视角回到宋代,见到了作画时的希孟,在目睹其艰辛的创作历程后,与之产生情感共鸣;其二,在希孟笔下缓缓勾勒、添彩的过程中,织绢、制墨、制笔、采石的工艺人也随之出现,让画作的表现不仅限于绘制,还添加了绢帛、水墨等艺术载体的制作,进而还原了一幅传世名画从工艺制作到艺术表达的创作全程。通过这两条线索,观众有一种时空穿梭之感,既能了解画家希孟短暂却璀璨的人生过往,又能体会到画卷工艺人的艰苦辛劳,进而惊叹于艺术作品的隽永与创造力。

  虽然剧中的故事是虚构的,但其中的展卷人以及工艺人都是有原型的。展卷人代表的就是那些从事文物修复、保护的工作人员,而工艺人所代表的就是制笔、织绢、颜料制作等技艺的传承人。在展卷人和希孟身上,折射出的是从古至今几千年代代相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作品中那些身着蓝衣“问篆”的男子,掌托竹筛“唱丝”的女子,步履坚韧“采石”的老人,是画卷背后的工艺人,更是文化延续的传承人。他们通过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与奉献,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绵延不断与生生不息奉献了一生。

  《只此青绿》的叙事结构不同于我们熟悉的“舞剧”,而是以“诗剧”展开,即不强调舞剧中戏剧的冲突与时间,而是更像宋代的山水和诗词,采用“散点式”的结构和诗化的舞蹈语言,带领观众多次入画、出画,勾勒出一幅情景交融的人文画卷。

  从以往的舞蹈诗剧来看,由于结构原因容易出现形式松散或主题模糊的问题,《只此青绿》在这方面的设计独具匠心。该剧以展卷人的6次展卷为节点,生动地再现了希孟的艺术人生。为防止结构分散,编导还设置了青绿这一角色贯穿全剧,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形成了“青山常在”的时间概念,有效连接古今时空。

  值得一提的是,“舞绘”千里江山图是该剧一大特色,因此在舞台设计上形成了与《千里江山图》相对应的卷轴概念,通过舞台上的四个转台来完成舞台调度。流动的舞台上,继而绘制出时而泛舟千里、时而缓缓登山、时而静待流水的意象空间,这使作品呈现出一种“羚羊挂角、不着痕迹”的意境美。除了空间的处理,转台设计也体现了时间的流动,强调出时空穿梭的历史感。

  《只此青绿》中的形式感还表现在独特的舞姿与考究的服饰上。其中,青绿群山的造型和人物舞姿,如“静待”“险峰”“卧石”等,均取自《千里江山图》中山石的各种形态。人物的服饰设计灵感则来源于包括《千里江山图》在内的宋代画作和文学作品。这种独特的设计让作品达到内容与形式上的统一。

  总的来说,《只此青绿》构思巧妙,制作精良,让我们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朽与美好,更让我们感动于那些默默无闻、坚守如初的传承者们,是他们铸就了千古流传佳作的根与魂。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