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70年办学成就巡礼(之一)| 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来源:中国民族报 邓俊熙 梁潇潇 金星 发布日期:2021-10-23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七秩春秋,砥砺奋进。建校70年来,中南民族大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继承发扬延安民族学院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三个互嵌”,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空间

  以学习互嵌发挥朋辈激励效应。实行混合编班管理,创新学习组织形式,通过实施“学长计划”、开办“新生成长训练营”、举行“优秀学长经验分享会”等形式加强班团建设,促进学生在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中勤奋学习。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毕业标准和“一本手册管到底”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导各民族学生树立“规则面前人人平等”观念。

  以生活互嵌增进手足相亲情感。开辟学生社区思政教育“第三课堂”,开展“七彩寝室”“最美寝室”“标杆寝室”等教育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和睦相处、互助共进。指导成立学生生活与权益保障委员会、“情满家园”楼栋自律委员会等学生组织,鼓励各民族学生在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中增强法律意识、增进生活友谊。

  以师生互嵌构建共同成长空间。建立“师生午餐会”“教师工作坊”“师生下午茶”等常态交流机制。实施边疆少数民族学生“成长守望”计划。实施管理干部联系班级、联系宿舍、联系学生制度。设立校领导接待日及校长,院长、处长信箱,定期举办学生代表座谈会。坚持面向学生、走近学生、贴近学生,构建师生共同成长空间,全力服务学生。

  搭建“三大平台”,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生态

  搭建“担当奉献”的志愿服务平台。大力倡导“代言奉献担当,勇做时代新人”,鼓励各民族学生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近年来,学校持续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伴飞”志愿服务计划、“石榴籽”志愿服务队,开展“笔友计划”“高原书屋”等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各民族学生走进民族地区,在志愿服务中体验民族团结的力量。

  搭建“美美与共”的文化共融平台。围绕“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主题,组织各民族师生共度国家重大节庆日,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建立学生骨干训练营,定期举办茶马古道民族文化节、民族美食文化节、民族文化风情展等体验活动,进一步增强各民族师生的文化共融意识。

  搭建以“同心圆”创建活动为代表的社区融合平台。开展“学习圆”“生活圆”“纪律圆”“心理圆”等系列活动,推进学生文明寝室建设,就寝同舍、学习同步、语言同学、民俗同尊、困难同渡、进餐同桌、娱乐同享、节日同庆、校园同护、纪律同守、和谐同创,积极推动宿舍文化建设,丰富寝室文化内涵,着力促进各民族学生互帮互学互助、共居共融共进,增进“五个认同”。

  强化“三大机制”,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举措

  强化学业辅导机制,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学习困难而掉队。组建由校长挂帅的学生学业发展指导委员会,建立校院两级学生学业发展中心,构建学业帮扶、素质促进、能力提升三类15个学业导生团队,加强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管理和跟踪帮扶,关心帮助学业困难学生群体,引导他们重拾学业和生活自信。

  强化资助育人机制,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完善以资助为载体,以教育为基础,以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全方位、立体化、多层面的资助体系,坚持帮困与育人相结合,弘扬“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勤工精神,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

  强化家校协同机制,把民族团结深情厚谊送进学生家门。持续开展“辅导员边疆行”活动,通过寒暑假组织辅导员对边疆地区学生开展家访,深入了解学生家庭状况与成长背景,促进学校与家庭、辅导员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建立“全天候”学生工作联系机制,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和家长的心坎上,形成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强大合力,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育人深度发展和落地生根。

  实现“三个融入”,搭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体系

  融入学校顶层设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作为专项规划,纳入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体系,并成立专项规划工作组,全面提高专项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纳入课程教学、第二课堂、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等人才培养方案,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长效机制,将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育教学体系。

  融入学科专业建设。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二级学科为基础,整合马克思主义理论、民族学、教育学、政治学、文学、文博学等多学科师资队伍,成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院,探索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民族领域基础理论问题研究,聚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等重大问题,设立专项研究课题,着力推动在回应重要理论问题、资政服务上产出标志性研究成果。

  融入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建设《“多彩中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课程,力争把该课程打造成国家一流课程、全国高校民族团结教育示范“金课”。开发《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大美中国》《艺术思政》等系列特色品牌课程,聚焦青年思想关切,深入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教育引导青年学生自觉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中华民族复兴伟业。

  风雨沧桑初心不改,璀璨辉煌扬帆竞航。

  新征程上,中南民族大学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标“十四五”发展蓝图,奋力建设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