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碳达峰的路径选择
来源:中国民族报 中央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碳中和研究院教授 樊胜岳 发布日期:2021-10-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民族地区大多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能源富集区。从资源禀赋上来看,一些民族地区既具备丰富的太阳能、风力等资源,更适合发展新能源,在推进碳减排的过程中占优势,同时又是重要的能源和重化工基地,对煤炭等一次性化石能源的消耗量巨大。总体来看,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资源开发形成的产业在地区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因此,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将比东部发达地区面临更多挑战。

  首先,经济增长仍保持较高速度,能源需求尚未达峰。近年来,民族地区(如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经济增速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预计较高的经济增速还将持续较长时间。随着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增长、现代化和城镇化进程推进,生产用能和生活用能都会大幅增加,能源需求难以很快达峰。

  其次,能源结构“一煤独大”,转型难度大。民族地区能源结构总体上呈现多煤、缺油、少气的特征,生产消费煤炭量占全国比重高,减煤降碳、能源转型难度较大,且经济发展能力和财政能力相对较弱,减碳任务比东部发达地区更为艰巨。

  第三,民族地区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低碳发展的成本较大,导致煤炭、钢铁、水泥、石化、铝业等碳排放密集行业产品竞争力下降。当前民族地区需要突破的领域是降低碳排放强度、保护生态碳汇、应用碳捕获利用封存技术。

  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应平衡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随着人均经济水平增长,碳排放量在相伴增加。达到一个顶峰后,经济增长和碳排放量脱钩。民族地区要把握好减排降碳力度、产业结构调整进度与经济社会可承受程度三者之间的平衡,尊重规律、把握节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动民族地区实现碳排放有序达峰。

  具体而言,民族地区实现碳达峰,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第一,贯彻新发展理念。民族地区各级党委政府应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下定决心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支持有条件的民族地区率先宣布碳达峰、碳中和,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第二,强化绿色转型发展的技术支撑。应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方面,对民族地区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第三,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新能源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大的比较优势。第四,夯实绿色转型发展的产业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一批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第五,增强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大力开展绿色发展能力提升行动,切实提高政府、企业、高校、行业协会等各方面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编辑:闫若之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