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精神叫“愚公移山”——舞蹈作品《移山》观后
来源:中国民族报 潘晶 发布日期:2021-11-2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移山》剧照。 张曦丹摄

  ​“嗨~呀嗬~呀嗨~”,一声声铿锵的呼喊响彻剧场,一个个矫健的身影在舞台上跃动,他们目光如炬,眉宇间透露着不屈与坚毅;他们拳似铁锤,动作中散发着刚劲与力量,使人仿佛穿越回那遥远的时空……近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获奖作品《移山》精彩上演,带给观众强烈的视听震撼。

  由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的舞蹈作品《移山》,其灵感源自《列子·汤问》中的《愚公移山》。年近九十的愚公,为改变交通闭塞的生存环境,立志要移走“方七百里,高万仞”的“太行、王屋二山”,虽然被智叟嘲笑“汝之不惠”,但他认为“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为此,老愚公亲自带队,动员全家老小不畏艰难,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而将山移走。愚公移山精神诠释的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奋发图强的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而这也正是《移山》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文化内涵。

  作为近年来山东舞蹈创作的优秀代表,《移山》以鼓子秧歌的动态韵律为基础素材,在保持“稳”“沉”“抻”“韧”动作质感的同时,使舞蹈语汇有效担负起表情达意之功能,塑造了一群带有粗粝之美的“移山者”形象。

  舞蹈开篇即给人以十足的视觉冲击力。舞者们从舞台右边排成纵队一个接一个缓慢出现,坚毅刚强而又充满希望与干劲的眼神,勾勒出坚韧质朴的移山者形象。每个人都是缓步行进,但节奏不一。音乐舒缓处,他们双臂聚力,双拳紧握,时而呈劈山凿石之姿,时而呈拔山举鼎之势;音乐急促时,他们双腿发力,时而翻身旋转,时而腾踏跳跃,描绘出一幅幅移山开路的生动画面。

  创新是舞蹈创作中的关键,《移山》的高明之处就在于将“山”化无形为有形。舞台上除了两旁的幕布,没有任何多余的布景。《移山》中的“山”是由鼓子秧歌中的劈、抡、砍等动作呈现:舞者们大幅度的屈膝站立,双手呈抱拳之状,以肘带臂拉至头顶正上方,由后腰部发力依次带动臂部、肘部、手部用力向下,呈劈山凿石的蓄势待发之状,配上怒目圆睁的面目表情,抬头仰天的头部姿态等,使“山”的形象不言而喻。

  除了身体动作、面部表情以外,人声与音乐的配合也为“山”的形象加分不少。舞蹈开场的那一声“嗨~呀嗬~呀嗨~”,浑厚又高亢,绵长且有力。随后,一人领头吆喝,后面多人附和,这种方式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劳动过程中,人们为了协调劳作、统一步调、调节呼吸、减轻疲劳而发出的劳动号子。而那些赤着脚的舞者,身着肉色纱制无袖、带有黑色山体图案的上衣,以及带有明显泥土痕迹的裤子,这一画面瞬间将观众拉进了不辍劳作、劈山凿石的场景中。伴随着鼓子秧歌的典型慢速鼓点节奏,舞者们此起彼伏地跳跃起来,并向四面八方散开,随后朝着不同方向做统一的劈鼓子动作,艰辛又坚韧的“移山者”形象跃然眼前。

  用典型的动作元素展现人物形象的典型特征,是《移山》的编导之一、北京舞蹈学院教授田露一贯的创作风格,这一做法在《移山》中展现得淋漓尽致。《移山》中的舞蹈语汇选用了劈鼓子、砍鼓子、抡鼓子等典型动作元素,与人物劈山、凿石、辟路的形象极其吻合,并有意凸显了“拙、重、顿”的动作质感,增加了厚重底气,同时赋予动作的表意功能,表现出“移山者”移山辟路的信心、决心与恒心,很好地诠释出《愚公移山》这一故事背后所代表的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内核与价值追求。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