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好 日子甜——记云南德宏州五和家园的幸福生活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孙文振 发布日期:2021-12-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走进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旧城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五和家园,一排排漂亮民居呈现眼前,百姓院门上竖起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广场上,以石榴造型为基,刻着“兄弟民族,搬迁聚居;相互了解,休戚与共”等字样,这是《五和家园民族团结进步公约》内容。

  “我们家就是一个民族团结大家庭,全家7口人,有3个民族,汉族、阿昌族、傣族,一家人其乐融融。”31岁的孔云玉指着挂在墙壁上的“全家福”照片说。

  70多年前,奶奶嫁进赵家;40多年前,婆婆嫁进赵家;10多年前,孔云玉嫁入赵家。3个不同民族的女人在不同年代嫁入赵家,共同亲历和见证了这个家庭的变化和阿昌族的发展变迁。

  “我们吃过苦,更懂得如今日子的甜,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孔云玉说,搬迁前,她家住在偏远的山区,山路狭窄不好走,每当雨雪天气,她最担心路滑骑摩托车摔下山……

  得益于党和国家易地扶贫搬迁的好政策,赵家和乡亲们集体搬迁到五和家园,日子有了大变样。

  如今,孔云玉在村里的扶贫车间上班,她的丈夫赵兴文是五和家园的党支部书记,和村里的景颇族兄弟荣蜡干一起承包了三峡集团帮扶建立的集体养猪场。再加上家里种植甘蔗、坚果、草果的收入,赵家人的日子和村民们一样,过得和和美美。

  五和家园是旧城镇易地扶贫集中搬迁安置点,容纳了邦坳、下丙界、新麻撒等8个村民小组260户村民,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傈僳族、汉族5个不同民族的搬迁群众有了一个“共同的家”。

  走进干净整洁的五和家园,5个民族群众嵌入式居住,每家楼房之间只有低矮的石围墙,大门都是敞开的。

  原来,盈江县在五和家园搬迁之初,就以“打造民族文化浓郁、人居环境优美、民族关系和谐示范点”为理念,将齐心协力助推民族团结融于设计细节之中——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构建和谐邻里关系,五和家园以弧形结构布局居住,区域无分界,户户开墙透绿。

  为让搬迁群众融入新家,五和家园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支部+小组长+群众”的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参与共同管理增进邻里情,促进各族群众和睦相处。

  “整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没有高围栏,早上开门就可以看到邻居,大家亲切地打招呼。我们和邻里之间相处得特别融洽,大家经常在一起过各民族的节日,有时还聚餐,有好吃的也会给邻居端过去一碗。”赵兴文的父亲、64岁的赵寿生指着自家260多平方米的楼房说,以前住的是竹篱笆房、瓦房,现在住上了新房,再也不怕风吹雨淋了。

  “这都要感谢党的好政策,让我们过上幸福的生活。”赵寿生当了几十年的乡村教师,曾获得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乡村学校从教30周年”荣誉证书。

  赵兴文坦言,刚开始搬迁时,许多村民都曾有过担心,不知道以后怎么生活。

  为了让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德宏州、盈江县不断加强组织领导,以“一人一技,一技促脱贫”为目标,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培训,确保每人至少掌握1项至2项实用技术,并采取“就近务工+外出务工”方式,解决群众搬迁后就业难的问题。  

  “通过实施综合型扶贫车间项目,引进烟草收购、大米烘干加工、马铃薯收购等企业,每年为五和家园群众解决固定就业100余人,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的梦想。”赵兴文说,通过发展种植、养殖业,到扶贫车间上班,就近或外出务工……乡亲们你追我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得到有效激发,家家户户致富干劲十足。

 

 

 

(编辑:王春雨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