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印帐篷 土木房屋:半游牧半定居的住所
来源: 叶雨辰 发布日期:2022-06-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裕固族传统的“一颗印帐篷”。叶雨辰供图

  在祁连山北麓、河西走廊中部,有一个古老的民族——裕固族。历史上,裕固族先民为适应自然环境,逐步形成半游牧、半定居的生活形态。在居住方式上,他们受到汉、蒙古、藏等多个民族的影响,形成了风格独特的建筑形制。

  东迁入关:从游牧到定牧

  裕固族历史上曾被称为“撒里畏吾”“撒里畏兀儿”等。1953年,取“裕固”(兼取汉语富裕、巩固之意)作为民族的名称。

  “听老辈人说着唱着才知道了,西至哈至是我们的故乡,许多年前那里灾难降临,狂风卷走牲畜,黄沙吞没寺院和帐房……走过了千佛洞,穿过了万佛峡……来到了八字墩辽阔的牧场。”这首民歌讲述了裕固族东迁入关的历史,从中可以得知裕固族的发展变迁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逐水草而居,四季轮牧”,曾是裕固族牧民生活的真实写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改善,如今牧民们夏季、秋季迁到地势较高的灌木带草场放牧,以帐篷为家;冬季、春季则在地势较低、气候温和的草场生活,住土木结构的房屋,房屋在用材、样式上和汉族建筑较为相似。

  游牧之居:一颗印帐篷

  自东迁以来,帐篷是裕固族传统的居住形制,直到20世纪50年代,大部分裕固族人仍是“一顶帐篷转一年,一年四季荡草原”。

  《新唐书·地理志》对裕固族先民回鹘的居所记载为“回鹘衙帐”。回鹘衙帐,又称牙帐,是回鹘汗国官吏办事的地方。为适应游牧生活和行军打仗,回鹘汗王曾居“牛皮牙帐”,这是一种内撑以木架、外包以牛皮的帐房。古代军营门口置牙旗,所以营门也叫“牙门”。唐宫殿前殿的殿门称衙门,其实衙门是由“牙门”转化而来的,回鹘衙帐即承袭唐代的衙门,因它是一种可移动拆迁的帐篷,故称之为衙帐。

  随着历史的推移,牛皮衙帐已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藏式方形黑帐篷。这种帐篷用牦牛毛、山羊毛织成的房毯缝制搭盖而成,因形似帅印,又被称为一颗印帐篷。帐篷内以四根或六根、九根木架支撑,富裕人家多用九根房杆的帐篷,可容纳百余人。裕固族的帐篷门朝向与蒙古族、哈萨克族类似,一般向南或向东。帐篷内部正上方设佛龛,左侧为铺,右侧放置奶桶、锅碗等炊具,正中设火炉烧火做饭,帐篷顶开有天窗。这种较轻型的方形或多角形帐篷,多见于甘肃、青海、新疆、西藏北部等地的牧区。

  定牧之居:土筑平房

  明代中期,裕固族东迁后留在酒泉以东的一部分民众,因与汉族杂居,逐渐向农耕过渡,至明后期逐步形成半定居的生活方式。裕固族土房的形式和修建方法与河西走廊农业区的汉族相似,均为土木结构,即以土坯、麦草泥、白杨木为建造原料。住房平面为长方形,房屋外围修四堵约两米高的土墙,木质檩子置于山墙上,在上面竖摆椽子,铺上芨芨草席和草泥。房屋两侧多不起屋脊,房顶后高前低,以利出水。院门多朝东或南开,院内有住房、灶房、堆放杂物的房屋,还有饲养性畜的圈棚。

  新时代以来,各种惠民政策让裕固族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住所条件也焕然一新。从建筑材料到结构样式,新式房屋基本与邻近的汉族居所相同。屋顶常用各种颜色的琉璃瓦、小青瓦和鎏金瓦,堂屋宽敞明亮,阳光充足。梁和斗拱多用各种彩绘进行装饰,门窗拼装雕刻,常见的纹样是龙、凤、龟等祥禽瑞兽和山水风光。

  如今,聚居在甘肃省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和酒泉市黄泥堡裕固族乡的裕固族群众,已经从以畜牧业为主转向农牧结合、辅以发展旅游业的经济模式。他们将自己世代为伴的帐篷搬进城镇、景区,用独特的民族歌舞和饮食文化吸引游客。正如裕固族人在扎新房仪式中所言:“呀来塞,呀来塞,新房子酥油般的光滑,房主人鲜奶般的纯洁,在吉祥美好的日子里,来给房主人恭喜安家。新帐房花楞楞的花,是用四十幅或八十幅花毯子缝成,新帐房四棱见线的整齐,美观耐用可用八十年或八百年。”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