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建设工业强、生态美的和谐家园
来源:中国民族报 刘振中 发布日期:2022-06-2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侗族大歌。覃海南摄

  柳州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二大城市,是以工业为主、综合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山水景观独特的历史文化名城。全市辖5区5县,有2个自治县、6个民族乡,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总人口56.93%。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深化内涵、创新载体、扩大参与、提质增效,建设工业强、生态美、宜居宜业的团结进步幸福家园,被国家民委命名为第九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

  齐心协力,工业发展与民族团结相互促进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生态工业城市,工业比例在广西居首位,占广西总工业1/4。如今,平均每分钟超过4辆“柳州产”汽车驶下生产线,是我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建筑机械产品远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一带一路”沿线50多个国家和地区;柳州螺蛳粉销售收入突破百亿元,带动配套及衍生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30亿元……

  柳州的发展成就,与上世纪50年代国家工业布局紧密相关,体现了党中央对民族地区的关怀,体现了全国各地对民族地区的支援。

  “1958年,500多名从上海和其他地区来到柳州的创业者,肩负使命,满怀激情,在柳州西郊开始建设柳工厂房。”广西柳工原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沛深情回忆。当时,来自祖国四面八方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在柳州郊区建起一片片厂房。中国第一台装载机,广西第一台拖拉机、第一炉钢在这里产出……全国的支援在为柳州奠定现代工业城市坚实基础的同时,也涵养了宝贵的工业理念和工业文化,逐渐形成了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敢为人先、守望相助的精神。

  走进广西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展览馆,“铸钢铸魂”4个大字分外醒目。上世纪50年代,来自全国各地的3万余名建设者汇聚到祖国南疆,开启了柳钢建设大会战,书写了“各族人民建柳钢,齐心协力助南疆”的动人篇章,在八桂大地建起了被誉为“壮乡明珠”的十里钢城。

  “我们把‘铸’作为柳钢的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团结奋进,以铸造质量为最高追求,以铸就忠诚、担当、奋进的人才队伍为荣。”柳钢集团党委工作部副部长杨少波说。

  作为全球钢企50强、中国企业500强,柳钢始终把与民族地区共发展、共进步作为自己的立业之本。2015年以来,柳钢先后派驻41人到融水苗族自治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开展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投入资金、物资等,支持定点帮扶村脱贫致富。柳钢还加大面向民族地区招工力度,带动更多家庭实现“一人工作,全家脱贫”。

  柳州市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立足工业城市特色,旗帜鲜明提出了“工业辐射带动,城乡携手共建,加强交流交融,共同繁荣发展”的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思路。柳钢集团、柳州两面针公司、柳工集团等工业企业主动作为、齐头并进,积极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柳钢集团打造“五彩同心桥”民族团结品牌,让民族团结理念在企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东风柳汽打造“童心童行”志愿服务活动品牌,连续7年在民族地区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爱心助学活动;柳州两面针公司将原材料生产、收购转移到民族地区,并开展助学活动,扶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柳工集团把民族团结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文体活动、联谊活动,密切各族员工联系;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积极搭建平台,帮助各民族员工健康成长。柳钢集团、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柳工集团、柳州两面针公司等企业联合启动“柳州国有企业共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单位”工作,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与企业改革发展有机融合。

  城乡一体,促进融合发展

  在桂黔交界地乌英苗寨,柳州市螺蛳粉协会会长倪铫阳正在向村民们介绍螺蛳粉产业发展情况,鼓励大家种养田螺、红小糯高粱等螺蛳粉原材料。在当地政府和螺蛳粉企业的带动下,群众成立了种植加工合作社,田螺、优质稻、高粱等产业蓬勃发展,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

  柳州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螺蛳粉是各民族饮食文化交融互鉴的产物。一碗螺蛳粉,既有侗族、苗族的酸食文化,也有壮族的稻作文化,还有柳州先民的食螺文化。2021年6月,“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近年来,柳州市逐步形成集休闲农业、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电子商务、快递物流、文化旅游于一体的螺蛳粉全产业链条,打造了螺蛳街、螺蛳粉小镇、螺蛳粉4A景区、螺蛳粉学院等。目前,柳州螺蛳粉特色产业园区入驻企业37家,吸纳劳动力2000多人,少数民族员工达70%以上。螺蛳粉产业带动柳州市民族地区20万农村人口增收,5500多户贫困户、2.8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柳州市坚持以工促农,抓好城乡一体融合发展,市区9家三甲医院与各县建立了12对紧密型市县医联体。在广西率先推行“县属轮教”,统筹市区学校对口帮扶教师紧缺、校际不平衡的县级学校。柳州成为国家首批产教融合型建设试点城市,拥有中高职院校9所。柳州市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6个民族乡国内生产总值近5年来由6.48亿元增加到11.45亿元。

  保护生态,增进民生福祉

  “一夜不知春风伴,半城柳江半城花。”漫步在“春花秋水、画卷柳州”的美景中,游客们连连点赞。

  柳江河是柳州的“母亲河”。徐霞客笔下,曾形容柳州“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涓涓溪水流过风雨桥下、鼓楼旁、苗寨边,汇入柳江河,形成了柳州“江如玉带,青山滴翠”的秀丽景观。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柳州有丰富的杉木资源、充沛的降雨量,侗、苗等民族传统习俗中蕴含的环保理念,为保护绿水青山提供了传统智慧。

  党的十八大以来,柳州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尤其是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融水落久水利枢纽工程建成,三江洋溪水利枢纽、梅林航电枢纽项目等顺利推进,生动践行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两山论”。

  柳州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加强杉、竹、茶叶、油茶等特色产业支持力度,加大对侗族大歌、鱼峰歌圩等非遗保护和推广力度,打造培秀苗寨、高友侗寨等一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打造了程阳风雨桥、贝江风景区等4A级景区,打造了“秀美融水·风情苗乡”“千年侗寨·梦萦三江”“鱼峰歌圩”“中国大侗寨”“中国大苗山”等旅游文化品牌。

  “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柳州市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广西重要指示精神,继续以“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为目标,推动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工作,团结各族人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