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动的民族精神——近十年民族题材舞剧创作回望
来源:中国民族报 毛雅琛 发布日期:2022-07-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剧照。

  

  舞剧《天路》剧照。

  舞剧《五星出东方》剧照。何铭摄

  【十年·绽放】2012-2022,新时代中国风起正劲,文艺事业蓬勃发展。10年来,各族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推出大量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10年来,在中华民族的文化百花园里,少数民族文艺姹紫嫣红、多姿多彩,文学、戏剧、电影、电视、音乐、舞蹈、美术、民间文艺等成果丰硕,展示了焕然一新、生机勃勃的文艺气象。

  回顾是为了开拓更加灿烂的未来,站在历史的节点上,让我们回望、总结新时代10年文艺成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积蓄前行力量。

  作为民族精神表达的重要艺术载体,新时代民族题材舞剧创作,在中国舞剧的整体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直以来,我国民族题材舞剧的创作在整体上呈现出浓郁的民族风情、鲜明的地域属性、宏大的舞剧叙事、多场幕的结构布局,以及高度凝练的民族精神等风格特点。回望近10年的民族题材舞剧创作,更是在主题的挖掘、语言的建构、中华民族精神的阐释与弘扬等层面进一步深耕,以其特有的方式记录时代更迭、折射历史变迁,始终肩负着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的使命担当。

  拓展创作主题

  丰富精神内涵

  在民族题材舞剧创作中,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历史文化一直是热门主题。作品素材或来源于神话传说、民族史诗,或来自历史文化、民间习俗等,使舞剧带有深刻的文化内涵。10年来,这类民族题材舞剧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其中《安代魂》以安代起源传说中的典型情节为创作原型,《珍珠湖畔》以满族民间传说为创作基础,《百鸟衣》依据壮族的同名民间故事改编创作,《诺玛阿美》源自云南红河哈尼族的迁徙史,《乌苏里船歌》取材于赫哲族的历史文化传说等。此外,还有根据传唱千年的英雄史诗《玛纳斯》创作的《英雄·玛纳斯》,根据壮族的花神信仰创作的《花界人间》,根据库布齐沙漠上流传的寓言故事创作而成的《库布其》等。应该说,此类主题的舞剧创作多角度回溯了多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

  近年来,革命历史和典型人物主题的民族题材舞剧作品更是不乏佳作。革命历史类的有《不落的太阳》《太阳的女儿》《铜鼓姑娘》《天山魂》《骑兵》《情深谊长》《川藏·茶马古道》等,人物类作品有《阿里郎花》《山哈魂》《孔雀飞起的地方》《刘三姐》《沈青传》等。编导以当代人的视角对各民族耳熟能详的传说、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挖掘,并对原型文本进行跨媒介的再阐释,以舞剧作品溯源中华民族精神,彰显了各民族共通的情怀与夙愿。

  值得一提的是,民族题材舞剧在深耕传统主题的同时,还作出了更为广阔的探索与尝试。近年来,深度关注现实生活,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已成为民族题材舞剧创作的一个重点。比如弘扬“西畴精神”、塑造“当代愚公”形象的《幸福花山》,展现古老瑶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瑶山那抹红》,以及分别讲述四川大凉山“悬崖村”和云南红河拉祜族脱贫攻坚故事的《大凉山的回响》和《流芳》等,这些舞剧作品将浓郁的民族风情融入鲜明的时代主题,展现了各族儿女在新时代的崭新风貌。同时,民族题材舞剧在对同一主题的多重表达上亦各有特色,如《天路》《天之路》和《雪域天路》三部以“天路”为核心主题的舞剧,从不同角度再现建筑与守护青藏铁路的艰辛与不易,殊途同归地展现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天路精神”。

  回顾近10年的民族题材舞剧创作,是对历史的回望和当下的反思,其中对于原型文本的取舍、重构与再造,皆从舞剧创作的规律出发,不仅有紧密关注现实的主流叙事,也有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跨媒介叙事,更有从家国情怀到民族精神内核的升华叙事。借助舞剧自身的媒介优势,民族题材舞剧所蕴含的文化意味和精神内涵得到最大程度的彰显。

  融合民族舞蹈语汇

  建构当代舞剧语言

  民族题材舞剧创作在语言样式上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对少数民族舞蹈语汇的大量吸收与运用,编导常以所涉民族最具代表性特点的舞蹈语汇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推进情节。聚焦近10年的民族题材舞剧,在舞剧语言的使用与选择层面,除了对于民族特色的一贯强调之外,更加注重对舞剧话语体系的当代建构。

  民族题材舞剧积极吸收各民族舞蹈语汇,根据舞剧创作的需要对其进行符合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加工和塑造。舞剧《凤凰》主要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舞蹈作为基础语汇,同时还将土家族的摆手舞、铜铃舞、舍巴舞、茅古斯舞,以及苗族的接龙舞、鼓舞、辔巾舞等10余种民族民间舞蹈元素融入舞剧叙事。《阿里郎花》集中展现了朝鲜族长鼓舞、扇子舞、假面舞、鹤舞等语汇元素,并对其进行适当改变以适应剧情推进和人物的不同心境。而舞剧《骑兵》则以蒙古族舞蹈语汇为基础,分别塑造出英武刚毅的朝鲁、柔美飒爽的珊丹和桀骜不驯的战马尕腊三个性格鲜明且风格迥异的舞台形象。

  此外,一些民族题材舞剧作品将民族舞蹈与其他舞种语汇、生活化的动作素材进行创造性融合,形成独具一格的舞剧语言。例如三部“天路”主题的舞剧,在大量运用藏族舞蹈元素的基础上,《天路》融入了军旅舞蹈等语汇元素,《天之路》融入现代舞和当代舞元素,《雪域天路》则融入了当代舞及生活化的舞蹈动作素材。事实上,不同类型舞蹈语汇的融合广泛存在于舞剧创作中,包括当代芭蕾舞剧里也越来越多地融入民族舞蹈元素。

  可以说,民族题材舞蹈与舞剧创作相辅相成,一方面,民族舞蹈元素为舞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舞蹈语料库,形成典型的审美符号体系;另一方面,舞剧创作也为民族舞蹈的当代传承与发展拓展了思路。

  讲好中国故事

  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题材舞剧创作的旨归在于对民族精神的阐释与弘扬。近年来的舞剧作品善于着眼历史真实和现实生活,在创作手法上突破既有风格,以最能打动当代观众的结构方式和叙事视角,讲述那些人们熟悉的动人故事。

  以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为例,编导不是简单再现龙梅和玉荣的故事,而是以多重时空交织叙事的方式,着重展现当代人如何看待并讲述这段故事,让观众能从当代视角感受到跨越时空的民族精神。舞剧《骑兵》以骑兵朝鲁的鲜活形象和他悲怆而壮丽的一生塑造了当代人心中的理想英雄,传扬了草原上恒久不息的骑兵精神。舞剧《五星出东方》则以尼雅遗址出土的汉代织锦护臂为核心,延展出一段汉代中原地区与西域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动人故事,以轻松的舞风完成历史叙事,演绎民族团结这一主题,展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魅力。

  民族题材舞剧的创作与呈现,是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方式。透过这些精彩纷呈的舞剧,我们可以更好地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鲜活生命力。当下,民族题材舞剧应持续发力,努力攀登艺术高峰。期待下一个10年,民族题材舞剧创作更加坚定文化自信,让舞剧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更加熠熠生辉,昂然舞动。

  (作者系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来源于中国民族报社图片库)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