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科技考古融合发展
来源:人民政协报 袁靖 发布日期:2022-10-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如今科技考古各个研究领域的确立和完善,正在全面丰富、充实和拓展考古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科技考古在考古学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过程中已经发挥、并且还将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指出要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近年来,我国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和丰硕成果。其中,考古发掘与研究水平的大幅提升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何推动考古学研究进一步发展?当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在考古学中的逐步推广,正在给中国考古学带来一场革命性的变化。加强科技考古研究,推动其融合发展,对于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入,考古学已经逐渐发展成一个以人文科学研究为目的、包括大量自然科学研究手段的学科。能否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在考古学研究中运用各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已经成为21世纪衡量一个国家考古学研究能力与水平的极为重要的标尺之一。

  多年来,我们已经习惯把在考古学研究中运用各种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称之为科技考古,其内涵是以考古学的研究目标为指引,聚焦考古学研究的问题,应用自然科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技术,对考古遗址进行勘探,对遗址所在区域进行调查和取样,对出土的多种遗迹和遗物进行观察、鉴定和测试,对各类与考古研究相关的资料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以获取更加丰富、更加全面的古代人类活动的信息,在考古学研究思路的指导下,经过归纳、分析和探讨,从整体上拓展考古学研究的领域,深化考古学研究的内容,提高考古学研究的科学性,体现考古学研究的价值。

  科技考古大致可以分为数字考古、年代测定、古DNA研究、同位素研究、有机残留物分析、环境考古、人骨考古、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冶金考古、陶瓷器科技考古、玉石器科技考古等12个领域。这些领域的众多科研成果,为考古遗存测定了绝对年代,为古代历史提供了科学证据,涉及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方方面面的研究,勾勒出古代历史发展中的诸多细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统筹规划和科学布局,坚持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密切考古学和历史学、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联合攻关,拓宽研究时空范围和覆盖领域,进一步回答好中华文明起源、形成、发展的基本图景、内在机制以及各区域文明演进路径等重大问题。

  要进一步做好中华文明探源研究,有许多工作要做,其中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要强化考古学与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不断融合,进一步推动科技考古的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努力加强与考古学的有机结合。在考古调查和发掘之前,科技考古的研究人员要共同参与设计和规划,结合不同的考古实际状况,制定各种切实可行的技术路线。同时要和考古人员一起开展野外工作,如考古勘探工作要结合探铲钻探,大致搞清楚遗址内的布局,为合理地设置探方、有计划地开展发掘提供思路。在考古发掘和整理过程中,要有计划地采集碳十四年代测定系列样品,保证碳十四年代测定的科学性。要对古代遗址形成及废弃过程中的自然环境状况进行研究,认识制约或影响当时人的各种行为的自然环境背景。要采集出土的人骨和动植物遗骸,开展形态学、DNA分析和食性分析,科学地把握当时人的形态、基因特征及包括病理现象在内的各种信息,认识当时人的食物资源的种类、比例及获取方式及演变,了解当时人利用动植物进行祭祀、随葬及战争的行为。要对出土的青铜器、陶器、石器、玉器、容器内的残留物及特定环境里的土壤进行各种物理和化学分析,认识有关古代人类生产工艺、原材料来源及当时人的一些行为特征等内容。只有以考古学研究为主线,把包括科技考古在内的多学科研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全面认识古代社会。

  2.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沟通。现在从事科技考古的研究人员分别来自考古学和自然科学相关学科。考古学和自然科学分别属于不同的学科,有各自的研究目的和方法。因此,要把科技考古研究推向前进,原来从事考古研究的人员和原来从事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员互相都有一个学习对方的过程。前者要认真了解自然科学家探讨物质世界的各种方法和原理,开拓研究思路,充分调动各种积极因素。而后者则要注重认识考古学家是如何去解释古代社会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充分利用多种仪器设备的性能,开发各种考古资料的价值。全部研究人员只有通过知识结构更新的过程,才能把自然科学相关学科的方法全面、有效地运用在勘探、考察、鉴定、测试、分析各种与考古相关的资料中,而这样的研究结果才能与考古学的目的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充分展现出多学科研究的学术价值。

  3.以考古学文化和区系类型观点为指导开展研究。考古学文化和区系类型的观点可以帮助我们把对特定遗址的某个科技考古研究领域的具体看法,放到这个遗址所属的由多个遗址组成的考古学文化层面上去认识。如果属于同一个文化的其他多个遗址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那么我们要把新认识和从其他多个遗址里已经得出的认识进行比较,把握他们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求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如果其他遗址还没有做这方面的研究,或者所做的遗址数量不多,我们则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从考古学文化层面上提出的科技考古的研究结果,必须建立在对一定数量的遗址进行全面、扎实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上。

  4.推动考古学研究方法的创新。总结考古地层学、考古类型学和年代学的发展过程,可以看到这些方法的形成首先都是依据考古学实践的需要,借鉴别的学科的方法,然后在考古实践中不断完善、充实,使之逐步适应考古学的研究,成为考古学自己的方法。重温这些方法的形成过程对我们应该有一个很大的启示。我们通过借鉴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地球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建立起考古勘探、年代测定、环境考古学、人骨研究、动物考古学、植物考古学、有机残留物分析、食性分析、古DNA分析、成分和结构分析等诸多研究领域,获得了一系列有学术价值的成果。这些成果再一次证明科技考古的应用价值,强调了考古学的科学性,增强了考古学的科技含量,显示了考古学能够全方位地对古代社会开展研究。我们要努力做好科技考古研究,有意识地完善研究方法,积极推进考古学方法多样化的创新过程。

  科技考古正在助力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进入黄金时代。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学科发展进程,放眼整个人文社会学科,没有一个学科如考古学那样,呈现出如此快速发展的趋势,呈现出如此众多的学术生长点。当年考古地层学和考古类型学的建立,为确立中国考古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科技考古各个研究领域的确立和完善,正在全面丰富、充实和拓展考古学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科技考古在考古学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的过程中已经发挥、并且还将继续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今后,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强化科技考古,进一步加强科技考古与田野考古的密切融合,推动中国考古学研究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为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