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建筑:多民族共享的生态住居文化
来源:中国民族报 徐涵 发布日期:2022-11-2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湘西凤凰古城临水而立的干栏式建筑。 徐涵供图

  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地区众多民族普遍采用的传统居住形式,最早可溯源至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干栏式建筑以其防潮通风、能够避免水患及虫蛇走兽之害等特点,非常适应南方的自然地理及气候条件,由此形成一种独特的住居文化。其中以傣、哈尼、侗、壮、苗、土家等民族为代表,他们的传统民居很多至今仍沿用干栏建筑形式,蕴涵着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和民族风情。

  “空中楼阁”的人居奇观

  据宋代类书《太平御览》记载,“今南方人巢居,北方人穴处,古之遗俗也”。干栏与人类原始巢居休戚相关,其名可考于史书《魏书》,“依树积木,以居其上,名曰干栏”。干栏的底层架空,从原始的避害需求到之后作为家畜圈养、农具储放之用,这一将居所抬离地面的建造行为,标志着人类建筑文明从原始巢居迈向经验性造屋的转化。

  我国南方地区多为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林木丰饶,因此干栏式住宅常以木或竹作为主要建筑材料,样式飘逸灵动,围护轻盈开敞,在山水溪峒间形成一幅幅“空中楼阁”的人居景观。

  干栏式建筑因各民族丰富的建造文化而精彩纷呈,依据楼面与地基的关系,主要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以傣族、侗族、哈尼族等民居为代表的全干栏,整个建筑架空抬离地面,也称栅居;另一类是以苗族、壮族、土家族等民居为代表的半干栏,通常建筑主体直接坐落在地面上,只有厢房或局部体量架空于坡地之上,俗称吊脚楼。

  干栏式住宅的建造核心在于人居生活空间的塑造。在云南,傣族人家的干栏式竹楼楼面架空层在水平方向展开生活空间,外围是被称为“展”的半室外露台,内部空间则分为内向性的卧室和设置火塘的开敞空间。贵州黔东南的侗族民居将干栏向空中再度发展,即使房屋建造在坎坝上,人居生活空间也完全抬离地面,各活动区域在房屋中竖向分层排布,最多时可达四层。而在鄂西武陵山区,土家族的吊脚楼主屋则直接建造在地面上,两侧的厢房作为子女用房悬挑架空,延续了原始干栏的流风,形成千姿百态的“龛子”。

  生态住居的代表与展示

  一直以来,与干栏式民居共生共荣的两个显著家屋生活特征是席居传统和火塘文化。干栏将人的生活层架空、抬离潮湿的地面,使得人们得以保持“席地起居、不纳鞋履”的室内生活习惯。随着民族文化交融和床榻家具的引入,席居传统逐渐式微,但在干栏式民居中的火塘空间仍可窥得一二。侗族人家在民居中设有“高火铺”的火塘空间,整个区域由木板铺设架空形成地床,在屋中形成一方围塘夜话、席地而聚的小天地。

  干栏式建筑开敞轻盈,利于通风除湿,同时还让人与自然更加贴近。除了内向的寝卧居室,民居中形成了许多半开放的空间。傣家竹楼中架空的“展”是傣家人的户外生活露台,人们在露台上盥洗、备餐、晾晒和编织器具,备餐余料可直接用于“展”下方的家畜饲养。苗家吊脚楼退堂空间中的“美人靠”,土家族吊脚楼“龛子”外围的走栏,这些半开放式的悬挑空间还是青年男女对歌、约会的地方,赋予建筑别样的民族风情。

  干栏的文化意义不仅限于建造形式,同时反映了我国古代南方稻作经济区域内的人地生息模式。干栏对地形环境的灵活适应有效地节约了耕地,建筑内部的防潮通风平衡了室内环境需求与水稻喜好湿热的物候特性,建造体系的轻便、可移动性满足了山林中迁移农业的生息节律。以干栏为特征的住居模式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演进和自然地理环境的选择,创造出与稻作生产相适配的人居条件,维系了人口密集的土地承载力,是我国南方地区生态住居的多民族通解。

  历史上各民族的迁徙、融合,为干栏建造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今,随着干栏木构文化遗产日益受到关注,其传统建造智慧和人居理念也对当下土地资源合理利用、避免自然灾害等问题具有宝贵的参考价值。

  【作者单位:东南大学中华民族视觉形象研究基地。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中华民族共同体视觉形象聚类分析与图谱建构”(项目号20VMZ008)研究成果。】

(编辑:张雪娥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