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来源:中国民族报 唐克军 李慧 发布日期:2022-11-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也是自古以来我国人民的理想。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带领人民创造幸福生活,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迈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观念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勤劳奋斗、实践探索的奋进历程和精神追求,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影响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其中就蕴含着共同富裕的思想观念。

  自古以来,共同富裕就是人们的理想。商汤以民情为镜,认为“人视水见形,视民知治不”,励精图治;周朝重视德政,强调“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先秦时期,管子提出“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晏子劝谏齐景公“权有无,均贫富”,孔子提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孟子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荀子主张“节用裕民”。从秦实现大一统直至清末,富民思想不断丰富发展。如,汉代贾谊主张“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杜甫憧憬“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清末康有为提出“人人皆教养于公产,而不恃私产,人人即多私产,亦当分之于公产焉”的理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既能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重要启迪,也能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其中有关共同富裕的思想观念,如大同理想、德治主张、民本思想、平等观念等,不仅折射出中华民族对共同富裕的不懈追求,也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人类文明史上曾出现过各式各样的共同富裕构想,但都难以真正对社会发展发生作用。直到马克思提出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才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所造成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和谋取利润最大化的资本逻辑,决定了资本家的生产以直接或间接地榨取工人的剩余价值为目的,势必会造成“资本家剩余价值的滚雪球式积累”和“劳动者贫困的循环生产”的两极分化。因此,马克思认为,与资本家财富积累相对应的,是劳动者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而最终资本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在将来的社会中,“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这种以共同富裕为目标的社会将实现不是个人或少数人而是集体财富源泉的充分涌流,那时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结合马克思提出的一系列主张,阐明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社会应该“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物质生活和闲暇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世界格局。列宁认为,“新的、更好的社会”不应该存在穷富,大家都应该做工,劳动成果不应该归一小撮富人占有和享受,而应该归全体劳动者享受。列宁不仅勾勒出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生产、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图景,还充分认识到高度的劳动生产率还未达到之前贫富差距依旧存在的客观事实,提出要努力“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同志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强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对共同富裕道路作了新的探索,对共同富裕理论作了新的阐释,对共同富裕目标作了新的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共同富裕的思想。

  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伟大实践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坚持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使命,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为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进行了长期艰辛奋斗。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群众求得解放,通过打土豪、分田地、土地改革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新中国成立后,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改革开放以来,党团结带领人民实施了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着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翻山越岭、跋山涉水,走遍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先后深入24个贫困村调研指导。一个个贫困村里,都留下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足迹。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各地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强化基础设施,优化种植结构,发展务工经济,积极招商引资,开展技能培训,培育特色产业,解开了一个个脱贫死结,找到了一条条致富门路,补齐了一块块发展短板;加强党建引领,全面夯实党组织基础,完成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和本质要求之一,大会同意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写入党章。实现共同富裕,将是伴随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一项艰巨而长期的任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干创实绩、以奋斗促富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