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华夏“丝路符号”传播论坛召开
来源:中国民族宗教网 梁黎 发布日期:2022-12-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12月3日,由中国新闻史学会指导,华夏传播研究会、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分会、中华多民族文化凝聚与全球传播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丝绸之路”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分中心主办,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华夏“丝路符号”传播论坛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丝路符号与中华文化传播”。来自国内30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80余名专家学者、师生齐聚云端与会交流发言。

  西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彦斌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通过学术研究探索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是西北民族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重点之一。本次学术会议聚焦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的传播机制和实践路径,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他表示,希望通过举办“丝路符号”传播论坛,逐步树立西北民族大学在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研究方面的学术品牌,为把学校建设成高水平现代化综合大学作出贡献。

  中国新闻史学会会长王润泽教授在致辞中表示,“丝路符号”不仅属于符号学、文化学,也属于国际新闻传播学科领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本次论坛是对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这一重大问题的关切和回应。

  中国新闻史学会符号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蒋晓丽教授强调,丝路文化的历史性,体现在丝绸之路沿线的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形成的别具一格的意义模式,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在新时代,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华夏传播研究会会长谢清果教授提出,新时代丝路符号传播要适应“一带一路”建设需求,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传承创新丝路文化符号的内核,为构建全球传播体系提供借鉴。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朱杰教授表示,创新丝路符号传播研究,萃取丝路符号新意涵,架构丝路符号新景观,正是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现实实然,也是学术界回应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使命应然。他认为,本次论坛的召开,将为丝路符号传播研究注入更新鲜、更多元的生机养料,形构各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传播研究的新语境、新生态,激发丝路符号、丝路文化叙事新修辞、新表达、新意涵。

  与会专家学者还就“符号物质性与媒介考古研究”“丝绸之路文明互鉴与文化融合”“传统文化符号的意义与当代实践”“‘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传承与传播创新”“丝路符号内涵与中华文化传播”“影像符号与视觉传播研究”等主题展开了研讨与交流。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胡易容教授进行了总结发言。他表示,丝路曾是连接不同文明之间的通路,今天正在重新承担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经由物质意义、文化领域、精神层面等层面与世界交流的新功能,本次论坛成果丰硕,期待华夏“丝路符号”传播论坛能够持续推进,助力中国符号学研究以“中国学派”的新形象在国际符号学学术界中展现。

  

(编辑:李翠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