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穿越时空的千年回响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陆秋燕 发布日期:2022-12-0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每逢新年,在四川沐川,人们跳起“僰人铜鼓舞”祈福。央视网截图

  “这面出土于广西北流市的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残重299公斤,铸造年代约为西汉时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铜 鼓……”跟随解说员聚焦西汉云雷纹大铜鼓,领略馆藏瑰宝“铜鼓王”的风采,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保留节目。

  铜鼓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青铜器,相关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我国出土和使用铜鼓的地区包括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区。2015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铜鼓专项调查显示,我国馆藏铜鼓1676面。民间藏鼓在 2014 年约1500面。铜鼓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万家坝型铜鼓。

西汉云雷纹大铜鼓。

牛拉撬饰变形羽人纹冷水冲型铜鼓。陆秋燕供图

  铜鼓之路:流传与演变

  “这面出土于广西北流市的铜鼓,鼓面直径165厘米,残重299公斤,铸造年代约为西汉时期,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大的古代铜鼓……”跟随解说员聚焦西汉云雷纹大铜鼓,领略馆藏瑰宝“铜鼓王”的风采,是广西民族博物馆的保留节目。

  铜鼓是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青铜器,相关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我国出土和使用铜鼓的地区包括云南、广西、广东、海南、贵州、四川、湖北、湖南等省区。2015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铜鼓专项调查显示,我国馆藏铜鼓1676面。民间藏鼓在2014年约1500面。铜鼓不仅是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见证。

  铜鼓用铜合金铸造成,由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构成,基本形态是体如圆墩,平面曲腰,中空无底,遍体花纹,两旁附耳,集乐器、礼器、重器于一体,堪称反映民族社会历史的“百科全书”。我国学者按标准器出土地命名原则,将铜鼓分为万家坝、石寨山、冷水冲、北流、灵山、遵义、西盟、麻江等八大类型。

  据史料记载,在距今约2700年的春秋早期,生活在云南省中西部地区礼社江流域的濮人通过炊具铜釜创造了打击乐器铜鼓,即万家坝型铜鼓。1975年,云南楚雄万家坝遗址23号墓出土4面铜鼓,鼓面上有烟熏的痕迹,说明它们曾作为炊具使用。铜鼓诞生后,很快传播到滇池地区。战国至汉代,生活在滇池地区的滇人对铜鼓的造型和装饰进一步美化,铸造了纹饰丰富、精美绝伦的石寨山型铜鼓,而铜鼓也从乐器逐步发展成为祭祀礼器和权力重器。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铜鼓文化从云南出发,进入广西,并在此生根发芽。古代壮族先民及其后裔不断传承弘扬铜鼓文化,书写了铜鼓发展过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广西是出土、收藏、使用铜鼓的大省(区),至今发现了从春秋晚期到清代末叶各个时期的铜鼓,八大类型齐全,总数量达2000面以上。以广西地名命名的铜鼓类型有冷水冲、北流和灵山三型。此三型铜鼓体型硕大,通体纹饰繁缛精美,具有鲜明的地域风格,印证了史籍所载“鼓唯高大为贵”的特点,也代表了广西汉代至唐代青铜铸造的最高水平。

  唐宋以后,铜鼓的鼓型、纹饰和使用功能都发生了变化:鼓型变小,纹饰受汉文化影响增多,作为民间祭祀礼器和打击乐器的功能增强。流行于宋元时期的遵义型铜鼓,是冷水冲型铜鼓向麻江型铜鼓发展的一种过渡形态。此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简略,常见的青蛙塑像从鼓面消失,有的代之以蛙爪,表现出铜鼓艺术衰退简化的迹象。与遵义型铜鼓相比,清代末叶的西盟型铜鼓在艺术上迎来了新的生命。西盟型铜鼓器壁轻薄、体型高瘦、铸造精巧、纹饰精美,鼓面和鼓身还装饰有蛙和象、田螺等塑像。作为遵义型铜鼓后继形式的麻江型铜鼓,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许多民族至今仍在节日庆典和丧葬礼仪中使用。

  穿越2000多年历史,凭借顽强的生命力和深厚的文化影响力,铜鼓成为一种区域性文化现象和多民族共有共享的文化符号。

  铜鼓之美:内涵与功能

  从万家坝型铜鼓开始,人们利用图像和线条在铜鼓上描绘世界、表达情感。铜鼓装饰艺术经历了从写实到抽象、再到兼容并蓄的发展过程。这种发展和演变与铜鼓使用功能和象征意义发生改变密切相关。

  万家坝型铜鼓主要被当作乐器使用,属于铜鼓艺术的萌芽期,因此该型铜鼓遍体无纹或仅于内壁装饰稚朴简单的写实动物纹。当铜鼓的传播更为广泛,人们不再满足于将其作为单纯的乐器,而是赋予这种铸造成本高昂的青铜器以更为重要的功能——祭祀礼器。那些宏大庄严的祭祀场景直观地体现在石寨山型铜鼓的鼓面和鼓身的写实纹饰中,包括春播仪式图、磨秋图、祈求丰收的上仓图和舂米图等等,是铸鼓人民“耕田邑聚”的真实写照。

  铜鼓上不仅有写实场景,还有各种动物纹饰和立体装饰。鸟类是其中比较常见的装饰,不仅有平面的鸟形象,还有活灵活现的鸟塑像装饰于鼓面、鼓足或鼓内壁上。除了鸟类外,铜鼓上动物主题的纹饰还有蛙、牛、鹿、马、象、鱼、虎、龟、田螺及家禽等古代南方地区常见动物,这其中又以蛙立饰最为常见。晚期的麻江型铜鼓的纹饰还有十二生肖图。相关民族学资料表明,我国南方多个民族有过青蛙崇拜。青蛙与稻作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在壮族民间,青蛙被视为“雷神”的女儿,代表着风调雨顺;而青蛙繁殖能力强,又是“多子”的象征。灵山型、西盟型铜鼓上常见的“累蹲蛙”被认为是雌雄蛙,代表着人们对于生存和繁衍的渴望。

  唐宋以前,作为礼器的铜鼓是其占有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史书记载,“有鼓者,号为都老,群情推服”“得鼓二三,便可僭号称王”。考古发现也表明,当盟会、集众时,铜鼓作为重器陈列,成为统治权力的象征。唐宋以后,铜鼓的礼器作用逐渐削弱,变为一般的祭祀用具和伴奏乐器。此时期铜鼓的装饰艺术具有开放和创新的特点,广泛吸收汉文化因素,道教、佛教艺术纹样盛行,并结合本地的习俗风尚加以创新,纹饰造型兼具抽象与写实特点,形成清新活泼的装饰风格。

  铜鼓之声:传承与创新

  至清代末叶,我国南方古代铜鼓已停止生产,其铸造工艺也因此而失传,直到上世纪90年代传统铸鼓作坊兴起,铜鼓文化得以复兴。

  “天上星星多,地上铜鼓多;星星和铜鼓,给我们安乐。”这是壮族民间世代流传的一首歌谣。壮族人自古喜爱铜鼓,每年春节和三月三等传统节日都有敲打铜鼓庆祝的习俗。流行于广西红水河流域的壮族传统节日“蚂拐节”,也叫青蛙节,于每年春节期间举行。人们通过找蛙、祭蛙和葬蛙等仪式,祝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事业有成。演奏铜鼓是“蚂拐节”贯穿始终的重要活动,一般以两面公鼓和两面母鼓相配合,另有一皮鼓指挥鼓点。击打铜鼓的场景古老而庄严,神圣而热烈。云南富宁的彝族跳宫节于每年四月举行,节日期间彝族群众踏着铜鼓声和芦笙曲,翩翩起舞、热闹非凡。而贵州三都的水族群众则会在端节期间将家中收藏的铜鼓请出,悬挂于中庭供亲朋好友敲击娱乐。此外,广西的瑶族、苗族,贵州的布依族和毛南族都有使用铜鼓的习俗。

  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壮族铜鼓习俗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列为文化部申报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推荐项目。贵州贞丰、镇宁的布依族在庆典、祭祖、祭祀等仪式中演奏的民族音乐“铜鼓十二调”,以及流传于云南文山和广西南丹、田林等地的壮、彝、瑶、苗族“铜鼓舞”也先后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而今,铜鼓这一古老的青铜器日益焕发出强大的文化和艺术生命力。与铜鼓相关的传说和故事被改编成戏剧和影视作品,获得广泛关注,如广西河池大型民族音舞诗剧《铜鼓》,表现云南傣族抗法斗争的电影《铜鼓》,来自四川、表现西南少数民族先民生活的《僰人铜鼓舞》也登上了央视的舞台。铜鼓的符号和图案更是广泛应用于建筑装饰、服饰和文创产品,外观为铜鼓造型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已经成为南宁市的地标建筑;云南省博物馆的铜鼓元素文创产品深受观众喜爱……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铜鼓不仅是历史和社会变迁的见证者,更是中华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桥梁和纽带。

  (作者系广西民族博物馆研究馆员)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