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乡愁诗歌中的新原质——简析姚瑶诗集《守望人间最小的村庄》
来源:中国民族报 冷冰 发布日期:2023-02-1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谁没有故乡呢?一只鸡飞过窗台,翅膀扇乱晚霞/几只鸭在池塘游弋,水波荡漾/村庄最原始的小生灵/小得成为你笔下的一枚枚汉字/风一吹就聚在一起了/踩夕阳归来,一头牛悠然自得/几声犬吠,孤寂的村庄多了几分生气

  ——姚瑶诗歌《小片断》

作者:姚瑶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以农为本的传统,决定了乡村成为多数中国人故乡的现实。费孝通的江村、梁漱溟的邹平、陶行知的晓庄……这些乡村,写照出无数人故乡的过往与当下,这样的乡村,也是诗人姚瑶故乡圭研的模样。在《守望人间最小的村庄》这本诗集中,姚瑶集中笔力与心性,吟出了云贵高原的乡愁之歌。

  圭研是地处云贵高原黔东南山区的一个小山村,那一方山水构成了诗人生活的背景和生命的底色。故乡注定是人生命的一部分。带着故乡行走的人,怀抱一腔乡愁,背着山水与烟火,背着时间与思考,也背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食粮。

  姚瑶从圭研出发,带着圭研一起浪迹天涯,一起行走在纸上。但更多的时候,我看到诗人跳脱出来,远远地站在一旁,审视着自己和圭研的过去与当下,一笔一划地描摹它的草木荣枯,遥望炊烟飘动的走向,聆听老者与儿童的对话,长久地、从各个角度端详它,抚摸它。

  姚瑶的故乡是独特的,吊脚楼、太阳鼓、蚩尤的传说等,给予诗人独特的生活质地,也赐予他敏感而多层次的诗意体验。更重要的是苗乡侗寨所具有的诗歌原质,使姚瑶的诗歌展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与诗歌音质,它们在诗人笔下叙说、闪亮,展现了一个人人心中都有却又独一处的故乡。

  “田坎上是起伏的吊脚楼/守着辽阔的寂寞/吊脚楼前长满了蒿草/每次抬头,都会有短暂的悲凉/难免心事重重”(《大地静谧》)。吊脚楼与蒿草的对视,何尝不是诗人与故乡的对视?乡愁提供了一种冥想的方向,作为一种心力引导,给诗人提供创作的内在力量。故乡的一颦一笑在诗人眼里摇曳生姿,悲喜哀愁既是故乡的,也是自己的,自己与故乡本就有一颗共同的心脏,是血肉相连的一体。当诗人完成对故乡的命名、审视、拆解和倾诉,他的诗歌必然是蓄积起巨大的能量、拥有强大韧性的诗歌。

  发现诗意原质的多少,体现了诗人观察与体悟的广度和深度,而书写的过程,才是诗人擦亮物性、激活诗性,展现真我的记录。从姚瑶的诗中,我们可以读出,在一个诗人的认知,应该如苗乡侗寨的太阳鼓,一旦敲击发声,便能将心意在十万大山中回荡。姚瑶的诗行如鼓槌,召唤着一颗颗怀抱故乡的心归位安定,凡有同感者,聚集而来,共为乡愁寻找纾解之道。

  被擦亮的不止是故乡风物,还有很多新鲜事物,它将“村庄的名字放大”的同时,也使诗人扩展了诗行。干部驻村帮扶是诗人姚瑶发现的故乡新事物,也是他的故乡诗歌中的新原质之一,故乡的新变化因他们而发生。

  通过这些新事物,诗人看到了村庄依靠的背景,这枚地图上“指甲盖大小”的地方,是辽阔祖国的一部分,是历史发展的一部分。当现实和历史的宏阔视野一旦被打开,被擦亮的事物呈现出整体性的命运趋向,它已不再是个人情绪的书写,不再是某一个故乡的呈现,而是一个民族的侧影,一个时代的特色注解。

  “他在圭研的山沟里,拍下身边的几只羊/连续发微信朋友圈/我给他点赞,更多的人在点赞/成群的羊正在和他走过春天/发出了咩咩的叫声”(《祖林和他的羊正走过春天》)。这是故乡的新风景,当诗人的诗句与它们相遇,是在彼此擦亮,闪光的语词让每一首诗都成为精美的徽章,别在故乡的衣襟上。而在诗集的最后一首《苗疆辞》中,诗人从蚩尤传说写起,将历史与现实打通,为整部诗集增添了厚重之感。

  诗境是诗人心灵状态的呈现,纵观这部诗集中的诗作,展现出一个诗人朴素、真诚的书写风格。作品凝练而简洁的语言,谦逊而热切的词语铺排,细致缜密的意象选择,构建起乡愁意境中的故乡之象。

  乡愁主题的诗作自古佳作颇多。姚瑶诗集《守望人间最小的村庄》写出了当下乡愁主题诗歌原质的声、形、色、味,丰富了该主题的诗意表达,也使得故乡刻写下时代的印记与内涵,这是一个写作者写作功力的体现,也是所逢时代赐予诗人的恩泽。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