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奏黔山贵水 颂唱时代风流——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大山节日》观后
来源:贵州日报 扶燕 发布日期:2023-02-1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演出照。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摄

  1月5日,2022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演的《大山节日》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入列国家文化和旅游部2022—2023年度“时代交响”创作扶持计划、获中国文学艺术基金青年文艺创作扶持立项,是一部具有组曲性质的大型民族管弦乐作品。音乐会由贵州省民族乐团执演,实现贵州民族音乐文化与多元音乐文化的完美融合,让人耳目一新,听后余味悠长。

  作品实现了艺术形式和表达内容高度统一,思想性、艺术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融于一体,主题突出,结构完整,形式新颖。音乐会以贵州民族音乐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音乐文化为表现内容,在《鼓·春雷》《吃新》《红军灯》《秘之鼓藏》《乐呵呵》《卯》《当歌》7个乐章之中,以不同的表现形式突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主旨。7个乐章既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亦在“人民意识、历史意识、时代意识”的统一艺术构思下排列组合成一部完整的大型民族管弦乐。

  作品第一乐章以《鼓·春雷》为题,以打击乐合奏确立激扬的音乐气质,引子部分以小快板的速度带给人振奋之感,以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主的先松后紧的节奏,预示着实现脱贫致富、迎接幸福生活。全曲多次出现排鼓爆发性强奏,激动人心,催人奋进。花盆鼓、嘣嘣鼓、建鼓、大木鼓、四面鼓、小面鼓、小皮鼓、中国大鼓、铜鼓、串铃以不同的节奏形态和速度,形成问答式的演奏,使乐曲发展充满力量感和层次感,在层层推动中达到音乐发展的高潮,最后以强音结束全曲,迸发着欢乐与振奋、激情与幸福的情感,显示出坚定强壮的力量美。

  第二乐章《吃新》由侗歌演唱与民族管弦乐队合作而成,唱奏贵州侗歌的天籁之美。人声与器乐的合作形式新颖,侗族大歌演唱有原生态唱法、流行唱法交替出现,洋溢着田园、时尚交汇的气息。尤为引人关注的是乐队演奏侗族踩堂歌的片段,演奏员演奏乐器与踏脚同步进行,用音乐声音语言和舞蹈肢体语言引导观众产生联觉,恰似漫步于榕树成荫、蝉鸣阵阵的侗寨,呈现出和谐共振的自然美。

  第三乐章《红军灯》为板胡与乐队协奏,板胡和乐队呼应式的演奏,呈现革命老区军民鱼水深情,以花灯音乐追思革命先驱、传播红色文化、追溯革命历史、展望未来生活,音乐内容呼应红色文化主题,音乐形式表现较为持重,具有特征鲜明的庄严美。第四乐章《秘之鼓藏》为民族管弦乐,作品配器色彩丰富,艺术化再现苗族“鼓藏”文化,凸显尊崇生命万物的神圣美。第五乐章《乐呵呵》为板胡与乐队协奏,表达古彝之地乌蒙山区彝族青年欢度“火把节”的欢畅心情,传递热爱生活的欢乐美。第六乐章《卯》为民族管弦乐,作品用诗意的音乐语言描写水族青年在“歌节”“以歌传情”的浪漫情怀,散发出“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朦胧美。

  第七乐章《当歌》由人声与民族管弦乐队合作,作为音乐会的尾声,其主旨与第一乐章《鼓·春雷》首尾呼应,展示整部音乐作品坚韧达观、从容开阔的精神力量,创设了贵州人民脱贫后的欢乐情境,合唱与管弦乐交相呼应、磅礴恢弘,词与曲完美结合、意境深远,体现了“美善合一”。

  作品实现了民族文化与多元文化和谐激荡。音乐会的7个乐章中,有5个乐章的作曲均为贵州音乐人杨小幸、龙国洪,4个乐章的作曲、作词、指挥均为龙国洪。两位贵州音乐人紧扣地域民族音乐与多元音乐的交融进行创作,既有贵州典型少数民族音乐的艺术再现,又有对多元化音乐的灵活运用,是贵州音乐人对新时代贵州文化的讴歌。地域化体现为,作品以贵州民族音乐元素进行创作,色彩浓郁,音乐风格辨识度高;民族化表现为,乐团在音乐会上使用的既有我国传统民族乐器,也有贵州民间乐器,还有乐团自行研发的乐器,作品使用的乐器多达80种200余件;多元化突显为,作品在民族音乐与流行音乐融汇之间、专业演奏员与民间艺人交流之间、流行唱法与原生态唱法切换之间、人声演唱与器乐对话合作之间,皆有着高度的艺术契合度。

  运用贵州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管弦乐已有不少佳作,朱践耳创作的交响组曲《黔岭素描》,是业内公认的运用贵州民族音乐素材的标杆。与此不同的是,杨小幸、龙国洪既是土生土长的贵州人,又接受过专业的音乐教育,长期浸润于贵州文化土壤,对贵州的自然之境、社会风物、民俗文化、民族音乐的感受十分深刻,不仅有“局内人”的深沉热爱,还有“局外人”的广阔视角,其感受与表达的艺术形式丰富多样、内容真挚深刻。两位作曲者参与了贵州文化走出本土、走向世界的过程,他们迫切希望通过音乐创作,让人们了解今日之贵州开阔恢弘的文化气象、坚定豪迈的民众精神。贵州音乐人用民族化、多元化的音乐语言绘贵州景、抒贵州情、颂贵州志,形式变化多样,内容丰富深刻,这是《大山节日》民族管弦乐作品出类拔萃之处。

  总体而言,《大山节日》音乐会在2022多彩贵州文化艺术节闭幕式上的成功演出,真实体现了贵州省民族乐团作为“首届全国优秀民族乐团”的艺术水平,生动诠释了“灵气所钟、百代风流”的贵州文化,同时也阐释了民族文化根植于民间的根籁特质。

  (作者系贵阳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实习实训教研室主任)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