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诉说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韵味和传承
来源:中国民族报 焦玉琴 发布日期:2023-02-24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纪录片《中国话》海报。资料图片

  春节期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纪录频道推出7集纪录片《中国话》。纪录片以丰富多彩的中国语言为主题,以中国话的特点、功能、演化和保护为主线,通过多位普通人的讲述,唤起无数中国人的声音记忆,引发人们对中国语言文化的兴趣和探讨。

  语言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文化的载体。源远流长的中国话,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符码,共同呈现独特的民族文化景观和互融共生的情感链条。透过纪录片我们可以看到,以普通话为基础、由多种语言形态星聚灿烂的中国话博大精深,凝聚着人们的情感、审美、希望和追求,成为汇聚文明、推进历史的重要力量。

  在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上,演员在表演苗族说唱艺术嘎百福《搬出大山幸福来》。新华网发王正摄

  一、多元之美:色彩斑斓的语言文化景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我国是当今世界语言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这与我国广袤的地理空间、悠久的历史渊源紧密相连。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各民族共生共存,形成了五大语系,有着130多种语言,近40种文字,十大汉语方言和众多的方言土语。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构成我国特色鲜明的语言生态和五彩斑斓的语言文化景观。

  中国话在传播中发展,在发展中演变。人们在不停追逐新潮热词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中国话韵律与声调的故事。作为使用人数最多的中国话,汉语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到现今,由于受地域、时代的影响,其音韵、声调也各不相同。《诗经》中的诗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青青子佩,悠悠我思”,“衿”和“心”押韵,读来韵味悠长,而“佩”和“思”按照今天的读音,没有押韵的美感。学者们经过仔细考证,发现汉语语音在上古时代并非和现代汉语一样以单音节为主,这说明汉语音韵经过了由繁到简的演变。了解到这一点,我们对“远上寒山石径斜”“乡音无改鬓毛衰”中“斜”“衰”读音的疑惑便迎刃而解。

  对仗工整、格律整饬的唐诗与汉语声调密切相关。古诗中,汉语的声调分为平仄两类,“平”调平直,“仄”调曲折。诗人利用不同声调的音高差异,营造听觉上的抑扬顿挫之感,杜甫诗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将景色描写与声调平仄顿挫完美结合,朗朗上口,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今人犹可据以在茶余饭后、朋友小聚时乘兴作诗“北国园林景色深”“鱼池竹石亭优雅”,为生活平添雅意和乐趣。

  汉语声调中,平调包括阴平和阳平,即今天普通话中的一声和二声,仄调包括上、去、入,上声、去声分别为今天的三声、四声,而入声只在一些方言中保存,现代汉语“阴平上去”四声中已经寻不到它的身影了。

  汉语方言中保存的声调以及语气的变化更多样、更复杂,如粤语有九个声调,吴方言有八个声调。汉语有十大方言区,方言中各自保存的声调、语音及方言词汇,丰富了汉语的表达,强化了中国话的表现力。

  纪录片中,我们还能看到中国话在演变过程中的开创出新。进入现代社会,随着互联网的大规模普及,网络词汇应运而生,如“内卷”“月光族”“粉丝”“凡尔赛”“1314”(一生一世)“yyds”(永远的神)等;还有以“被”开头形成的短语一族,如“被幸福”“被结婚”“被就业”等,形成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每年的网络热词盘点,也在记录人们多姿多彩的语言生活。2022年新版《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新增近千条词语,“碳达峰”“碳中和”“互联网+”“移动支付”等反映时代发展的热词,“点赞”“网红”“群聊”“脑补”等一些贴近日常的网络用语,都被收入其中。中国话就是这样一种富于创造力的语言,既承载历史变迁,也在演变中不断丰富自身。

广西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群众欢唱侗族民歌琵琶歌。龚普康摄

  二、情感纽带:乡音乡情的融通共鸣

  语言作为表达思想感情的交流工具,是人类沟通的桥梁,是增进情谊的纽带。同一种语言、来自故乡的声音,都承载着人们共同的情感记忆。

  卧病的范成大一听到乡音,精神顿时为之一振,“尚爱乡音醒病耳,隔墙时有卖饧人”(《元夕四首·其四》);苏轼因为远离家乡听不到乡音,在除夕之夜苦苦思念故土以致成疾,“病眼不眠非守岁,乡音无伴苦思归”(《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二首》);明代高启说“乡音到耳是真归”(《归吴至枫桥》),认为只有身处故乡,听到乡音,才是真正的回家。“乡音”代表着特定的语言,表达的是浓厚的乡情、乡思、乡恋,承担了一种极为重要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认同的角色,具有鲜明的符号象征意义。

  人们因为乡情而凝聚,因为乡音找到回家的路,所以唐代贺知章即使鬓发斑白仍“乡音无改”,那一口地道的家乡话,仿佛他从来都不曾远离。

  乡音,见证着生命的来处,亦是情感的归宿。纪录片中,客家人珍视乡音的传统得以呈现,他们时刻不忘“宁舍祖宗田,不忘祖宗言”的古训。海外华侨许添兴仅凭一张祖父的墓碑照片及一条多年前“我的家在澳水”的语音,在许姓族人和热心人的帮助下,就找到了祖籍地厦门和家族亲人,而寻绎密码就是方言中保留的“澳水”的发音和意义。

  《国风》有云,“心之忧矣,我歌且谣”。当文字与曼妙的音调唱和成谣,人的心绪也随之起伏,婉转成线。民间歌谣正是表达情感的一种语言艺术和语言智慧。一曲流传在聊城运河两岸的“打夯歌”,经89岁的号工老先生的哼唱,激荡起尘封的乡土记忆,让人们回想起上世纪70年代热火朝天的劳动情景,重燃劳动人民的澎湃激情。

纪录片《中国话》剧照。资料图片

  三、同源共生: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见证

  在中华大地上,各民族和谐共存,多样的语言语种,既集中反映了中国话同源共生、和而不同,成就了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大格局,更见证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各民族文化经典和语言文字汇聚一起,共同丰富了中国语言文化,塑造出恢弘壮丽的中华民族文化群像。汉语的光彩和魅力自不必赘述。古圣先贤的深邃哲思、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经史子集的丰富营养,因为有了语言文字的承载,虽历经千载依然熠熠生辉。藏族(蒙古族)的《格萨(斯)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蒙古族的《江格尔》等传承至今的长篇英雄史诗,熔铸了传统民歌、神话、格言、俚语,最初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无数传唱人接力使其传承下来,后来经过系统的整理并出版成册,包含民族文字版本和汉译本,并有多部被翻译成英、日、法文出版。“三大英雄史诗”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优秀的文化遗产。

  语言和文化的融通折射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历史。纪录片中,我们可以看见蕴藏在中国话背后的迁徙和交融。在我国横断山脉深处,有一些十分偏僻的村庄,如西藏昌都左贡县的甲郎村,村民极少与外界接触,却能听得懂西南“官话”,一些人还能够熟练地说。那里多民族杂居,高山峡谷隔绝,本是语言阻隔非常严重的地方,为什么西南“官话”却能通行呢?学者通过田野考察得知,那一带曾经是茶马古道贯通之处。茶马古道是我国中原地区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历经汉、晋、隋、唐、宋、元、明、清。马帮经由茶马古道曾频繁往来于川、藏、滇及中原地区,各民族在茶马互市的贸易交往中,突破了语言、文化的障碍和隔阂。茶马古道架起沟通的桥梁,使西南“官话”成为共通的语言。这表明,茶马古道不仅是一条物资贸易通道,也是一条不同语言和文化交流融通的走廊。

  各民族词汇的相互借用,同样反映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我国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实际使用情况十分复杂,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中至今还保留着早期汉语的词汇。作为现代标准汉语的普通话,也融汇了许多少数民族的词汇,如由傣语音译的地名“景洪”“西双版纳”,满语音译的“嘚瑟”“沙琪玛”,藏语音译的“哈达”“拉萨”,蒙古语音译的“胡同”“站”等。此外,许多民族乐器的汉语称谓也多采用少数民族语音的谐音,如“琵琶”“唢呐”。各民族间相互借用词汇的现象很普遍,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是各民族在长期的交往交流交融中逐渐形成的自然状态。

   今年起,《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管理办法》正式施行。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8年启动了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认定122家推广基地。新华社发

  四、普遍共通:中国人拥有共同的“乡音”

  我国民族众多,地域辽阔,方言众多,乡音各异。“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是对我国方言复杂状况的形象说法。这种状况一方面体现了中国语言文化的丰富,另一方面体现出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对共同语的现实需求。

  中国人寻求共同语的努力,早在先秦时期就开始了。春秋时期,这种共同语被称为“雅言”。《论语·述而》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意思是说,孔子有用雅言的时候,读《诗经》《尚书》和执行礼事,都用雅言。到汉代,共同语被称为“通语”,明代被称为“官话”,辛亥革命后的现代则被称为“国语”。1955年召开的“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确定了各族人民的通用语言,即普通话。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二字,含有“普遍”和“共通”之义,说明其由普通人共同创造,覆盖地域和人群广泛,亦表明各民族共有、共享、共同使用。

  普通话为各民族、各地区人们沟通交流、表达情感提供现实的可行性,是各族人民心灵相通的钥匙。推广和普及普通话,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此,我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推广普通话,少数民族群众掌握普通话的人数比例、水平有了显著提高。2021年,教育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国家语委联合印发《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提升工程和推普助力乡村振兴计划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到85%。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语言的多样性是保持语言生态健康发展的基础,是保持语言活力的基础。鉴于此,教育部、国家语委于2015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一方面致力于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一方面旨在科学保护好汉语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资源。

  语言资源保护与推广普通话相辅相成。普通话是我国法定的国家通用语言,是全国性的;方言和民族语言是地区性的、局部性的。普通话的使用有利于增强认同,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方言等的使用可以让人记住乡愁,凝聚乡情。两者体现不同层面的价值和情感。“家乡是看得见的祖国,祖国是扩大了的家乡。”纪录片《中国话》也给出了答案:“家乡话牵引我们走向回家的路,而普通话则让我们走向更远处。”

  中国话,是我们世代相承的文化基因,承载着我们关于家乡与祖国最深沉的情感记忆,是中国人共同的“乡音”。今天,通过语言传承的灿烂文化和智慧资源,源源不断地赋予我们力量和信心,激励我们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副教授)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