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力打造“生长的博物馆”
来源:中国民族报 讲述人:南宁市博物馆馆长 张晓剑 发布日期:2023-05-19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特展”现场。南宁市博物馆供图

  南宁市博物馆在开馆之初就提出“生长的博物馆”的建馆理念。今年,我们推出了“意象——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审美及其当代重塑特展”(以下简称“意象展”),可以说这是多年践行建馆理念的重要成果。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生长的博物馆”的理念与其恰好异曲同工、殊途同归。这让我觉得可以通过意象展来谈谈博物馆如何实现其可持续性。

  博物馆里的服饰藏品通常都不会年代过于遥远,主要是因为有机织物并不像无机物那样性质稳定,只有在恒温恒湿的存放条件下才可以维持其原本的状态。但服饰是用来穿戴使用的,老化、虫蛀、磨损、腐朽等因素会大大减少它的寿命。一般来说,服饰类藏品能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就已经比较少见,特殊的情况下才可以看到两三百年前的服饰。

  由此,我们在策展中意识到民族服饰与其孕育的文化都是有生命的,这个过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常”与“易”的关系。服饰文化是在“常”与“易”的辩证关系中实现传承与创新。因为没有哪一种服饰材料、哪一类服饰形制、哪一种审美符号和意义是在一个民族初始时期便完全确定下来,而是有一个产生、发展乃至消亡的生命周期。进而,博物馆也应与这种文化生长同步,其展览不能局限于只展示过往的文化记忆,也应该对文化的当下、未来负起责任。

  让博物馆与文化共同生长,从而实现可持续性的具象化,意象展就是我们作出的一次尝试。意象展不再以服饰藏品及其知识作为叙事主线,也不强调民族服饰文化的原生性、遗产性,更多的是去提供民族服饰文化多元、活态的审美体验。展览中对“当代重塑”的叙事,也不是简单的记录和价值再发现,而是在服饰文化载体上发出的新枝嫩芽。比如,展览的第四部分被定名为“常·易”,邀请意大利设计师Giancarlo Mossi进行设计制作,展品从西南少数民族服饰元素和当代审美的融合视角,给出我们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上的答案。展陈中,一套被命名为“蝶变”的晚礼服与贵州黄平苗族盛装,形成红与黑、明与暗、传统与时尚的比照。我们从意象展看到,当博物馆的叙事不再满足于文化遗物的静态观瞻,而是进展至文化生长、社会发展的思考,博物馆由此真正融入文化肌体,可持续性也就顺理成章具象化了。

  在南宁市博物馆开馆之后,我们发现常设展虽然是地方历史文化的重要叙事手段,但却较难支撑起与社会公众持续交流的渠道,更不用说参与到文化生长当中。具体来说,常设展的展陈形式和内容相对固定,大部分博物馆是5至8年才会考虑改陈提升,有些预算紧张的博物馆甚至要十多年才能争取到改陈经费。因此,常设展和舞台、影视艺术一样,有着观看边际效益递减的弊端。参观者在观看了两三次常设展之后,观展的兴趣会迅速衰减。同时,常设展由于聚焦当地的历史文化,叙事主题单一,虽利于传播知识,却缺乏可持续的交互能力,观众很难保持参观黏性。

  特展(临展)则有所不同。以意象展为例,6个月的展期起到了“书非借不能读”的作用,激发了观众限时观展的意愿。通过元旦和春节假期的口碑发酵,不少观众专程来博物馆看展。“五一”期间,南宁市博物馆成为广西最受外地游客欢迎的5个打卡地之一。视频平台上意象展的热度也持续不退,甚至一度冲上热搜第二位,超过400万网友观看了该展的相关视频。

  特展还可以反映博物馆在文化议题上的参与度和影响力,使博物馆直接融入文化生长,成为一股重要的文化力量。展期内,意象展引发了观众关于民族服饰的当代价值、审美体验的多元构成、民族文化的传播、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等议题的对话交流,已然形成了具有观念冲击意义的文化事件。

  曾经有一名来自天津的观众在观展结束之后留言,认为这么好的展览应该成为固定展,方便更多民众领略民族服饰的魅力。我们在反馈时表示,“意象展是流动的常设展”。其实,我们在策展时就考虑了易地交流的可能,所以意象展的展具都可重复组装使用,这极大地提升了展览的传播能力,减少了展览的交流成本。特展将多元活态的文化叙事送到不同的场域之中,让观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交流,这无疑是馆内常设展无法做到的。由此可见,博物馆要“活”起来,建立适合自己的特展体系也许是答案之一。

  在意象展的策展过程中,市场、社会部门的支持必不可少,有时候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意象展的合作方——广西壮锦博物馆是一家民办博物馆,它不仅提供了部分展品,还积极联络本土资源和意大利的服装设计师。意大利设计师不仅免费设计了“蝶变”晚礼服,还在我们制作服装出现困难时,主动协调当地资深裁缝手工制作后通过航空快递,在开展前运到博物馆,并与我们视频协商服饰展出的最佳形式。中国台湾设计师在出色完成展览空间设计后,还在布展时对展品提出有价值的建议,额外设计文创衍生品。一些文创企业也主动参与进来,助力展览设计和文创产品制作。开展后,我们与当地自媒体合作,在视频平台进行推介,短时间内大大提升了公众关注度,形成了观展热潮。

  总之,我们从意象展汲取了经验,也更深入思考如何引入市场、社会部门的力量,为南宁市博物馆发展持续注入活力,从而打造老百姓喜欢的“生长的博物馆”。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