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推动边境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内蒙古为例
来源:中国民族报 魏霞 发布日期:2023-05-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离不开教育的基础性支撑作用。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大力改善边境旗县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政策支持,边境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要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提升边境地区教育质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内蒙古自治区地域狭长,东西跨度约2400公里,南北最大跨度1700多公里,有7个边境盟市、20个边境旗县。内蒙古边境陆路口岸货运量居全国首位,其中,满洲里、二连浩特铁路口岸在全国铁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排名分别位居第一和第二位。2021年,内蒙古7个边境盟市各级各类学校共计3065所。其中,普通中学511所、小学683所,还建设了普通高等学校、成人高等院校、幼儿园等各级各类学校。

  近年来,内蒙古在改善边境旗县办学条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取得一定成效,实现了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使用全覆盖,有力提升了边境地区教育水平。但是受各方面因素限制,目前存在“国门学校”少、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不足、教育发展不均衡、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优势发挥不明显、教师队伍建设相对薄弱等问题。对此,需要从以下方面着力,推动内蒙古边境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办好国门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教育提质扩容工程”,在“基础教育”部分明确以教育基础薄弱县和人口流入地为重点,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4000所以上,在边境县(团场)建设100所“国门学校”。要建好“国门学校”,充分发挥其在促进教育公平、展示国家形象、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在实现“国门学校”基本教育功能的基础上,完善教育教学内容,助力培养高素质边民,繁荣边境文化事业,服务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此外,要提升边境地区高等院校辐射功能。目前,内蒙古边境地区有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内蒙古师范大学二连浩特国际学院、满洲里俄语职业学院等三所高等院校,其国内生源主要来自内蒙古,国际生源主要来自俄罗斯和蒙古国。要办好“国门大学”,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教育科研合作,发展优势学科、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质量,实现内涵式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一要注重培养本土技能型人才,调整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继续教育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产业布局和劳动者就业需要等,整合专业结构和内容,大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爱边疆的新一代边民。二要统筹职业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的规模、结构和层次,将产教融合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用工需求、“一带一路”建设需要结合在一起,建立教育与人才利用相结合的长效机制。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内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成功经验。例如,“鲁班工坊”是由天津率先探索和构建的一种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新模式,是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中国企业“走出去”,进一步探索创建职业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新窗口。自2016年以来,我国已在“一带一路”沿线19个国家建有20多家“鲁班工坊”,这些“鲁班工坊”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三要加强家校联合,促进家校沟通,增强师生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共同为强边兴边固边培养人才。

  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各学段教育高质量发展,与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使用密切相关。义务教育实现基本均衡后,需要向优质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差距、校际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一要针对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人口流动特点,出台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在增加财政转移支付的同时,通过沿海地区与边境地区、内地与边境地区结对帮扶等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二要加强边境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通过多主体协同,提高教师队伍稳定性。在本土人才培养中,可通过委培、定向等途径,与高等学校或师范院校进行合作,为边境地区“订单式”培养教师。在人才引进中,要提高教师工资待遇和生活补助,改善生活条件,完善保障机制,吸引优秀人才到边境地区任教。对于暂时性教师短缺,可采取顶岗、轮岗、转岗、支教、走教等方式加以解决。另一方面,要完善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聘用机制,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多渠道推动教师合理流动,选派国家通用语言授课教师到边境地区学校任教。同时,要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与教育质量较高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定期组织教师到教育工作先进地区进行学习交流,加强教学科研方面的合作。国培、区培以及自治区高等教育等有关师资培训,要向边境地区倾斜。要丰富培训形式,做好线下培训,组织合理高效的线上培训。

  (作者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

(编辑:李翠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