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进三聚”,不断提升长阳教育质量
来源:中国民族报 覃贞璞 张霞 发布日期:2023-05-30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第一高级中学远景。 秦焰山摄

  长期以来,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贯穿教育改革发展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民族文化进课程,融入大格局。出台《长阳中小学(幼儿园)“民族文化进校园”实施方案》,设置八大类60项传承项目为必修课程和自选课程,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长阳一中编印了《民族文化知识手册》和校本德育资料《泉溪追梦》;贺家坪中心校利用当地资源,开发出打莲厢、薅草锣鼓、山歌等系列校本课程,并在学校艺术节上进行展示;长阳职教中心将西兰卡普工艺引进车间,配备专业教师进行授课;庄溪小学以民间故事为切入点,组织学生走进田间地头采风。各校把民族文化课程与常规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形成“一校一品”格局。

  传统体育进课堂,拓展大视野。长阳各中小学立足区域特色,以“三自三保”方式(自编教材大纲、自制改制教具、自创教法学法,保证授课时数、保全专属用地、保障训练落实)把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落到实处。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把竹竿舞、巴山舞、三人板鞋、高脚竞速等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作为比赛项目;长阳职教中心充分发挥自身作为“湖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的引领作用,建设蹴球、陀螺等训练基地,所培养的运动员多次代表长阳参加各类比赛,取得优异成绩,在2023年举行的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上获得10块金牌。

  文化元素进校园,抒写大情怀。各校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德育的重要内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刘家冲小学的民族文化陈列馆、枝柘坪小学的土家民俗陈列室、资丘中学的民族文化室、长阳实验小学的微型校史馆等,通过图片、文字、实物等多种形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庄溪小学入选“第三批全国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名单”。

  夯实支点,聚力教师队伍建设。长阳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教师培训范畴。巩固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国培计划”)项目县建设成果,“以‘国培计划’项目县为支点,打造县级教师培训体系”荣获湖北省教师队伍建设创新事项。完成两届县级专业荣誉评选推荐工作,评选认定“长阳名师”“长阳杰出校长”“长阳学科带头人”。认真开展教育系统“六个一·六争当”主题实践活动,选树各类典型,一批教师获得“宜昌市师德标兵”“宜昌市最美乡村教师”“湖北省农村先进教师”等称号。长阳实验小学被命名为湖北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

  破解难点,聚力资源均衡发展。近年来,长阳累计投资7.6亿元,实施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及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计划、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农村教师周转宿舍工程、现代职业教育提升计划、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等建设项目。启动教育园区项目和清江民族初级中学建设。实施“清凉教室”工程,为学校安装空调,给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塑造亮点,聚力教育质量提升。“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自成立以来,在各民族爱心人士支持下,累计筹集助学善款3100多万元,资助了4000多名全国各地各民族的困难学生。“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近5年,长阳高考上线率节节攀升,长阳一中获宜昌市“高中教育质量一等奖”。2022年,长阳职教中心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荣获手工制茶赛项团体一等奖、酒店服务赛项团体二等奖。

  随着“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深入实施,长阳各级各类学校将更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促进者、守护者。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收藏!党史学习教育系列评论合集
  • 中国民族报“十二评”合集来了!
  • 从百年党史展看民族团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