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发言摘登】西藏藏文古籍的保护及其成效
来源:中国民族报 苏发祥 发布日期:2023-06-0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古籍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珍贵。保护古籍,就是留住文化的根。保护好典籍文献,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对促进文化传承、弘扬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藏文古籍是以藏族为主的各民族对青藏高原乃至世界自然万物的探索、认识、改造利用的智慧结晶,是藏文化的主要载体。西藏自治区保存着大量以藏文古籍为主的多文种古籍,这些古籍流传久远,卷帙浩繁,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是中华民族和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

  自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党和国家把古籍文献的收集、整理、保护和出版作为西藏文化事业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投入大量资金修复、整理和出版了许多珍贵古籍,各类档案馆、图书馆征集和保护了大量民间和寺庙古籍善本。目前,全国存世藏文古籍总数约在百万函以上,其中约三分之二收藏在西藏自治区,主要分布在各级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寺庙和民间。以西藏自治区图书馆为例,该馆馆藏古籍版本多为刻本和写本,以梵夹装为主,部分用金、银、玛瑙等珍贵原料书写而成,时代上起12世纪,晚至近年新刊发的古籍重印本,有元代的内地刻本、有10世纪以后的各类写本及伏藏文献,也有传世极少的善本、孤本。

  藏文古籍保护办法和措施。2007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在“十一五”期间大力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同年,西藏成立古籍保护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大西藏古籍保护力度,2009年7月,文化部调研组前往西藏调研,经与西藏有关方面沟通,提出了西藏古籍保护的工作思路。文化部等八部委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国古籍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并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西藏古籍保护工作的通知》《西藏古籍保护工作方案》,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成立了藏文古籍保护工作小组,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经费中设立了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西藏自治区文化厅研究制订了《西藏自治区古籍普查工作实施方案》和《西藏自治区古籍普查工作试点计划》,西藏各地市都成立了古籍普查保护领导小组,形成了古籍普查工作具体实施方案。2010年以来,西藏自治区持续派遣基层工作人员到内地接受古籍普查、修复、数字化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同时邀请专家面向全区授课,提高古籍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多年来,国家和西藏自治区投入大量专项经费,用于古籍普查、修复、队伍的培训和普查成果的编纂出版,以及古籍数字化、古籍收藏单位条件的改善、民间珍贵古籍的征购等。在已公布的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以大藏经《丹珠尔》、藏医巨著《四部医典》等为代表的305函藏文古籍入选。同时,布达拉宫、罗布林卡、西藏博物馆、西藏档案馆等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藏文古籍的出版。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先后出版50多部有关西藏历史、宗教、医学、天文历算、人物传记等方面的图书,数百年来只有手抄本、木刻版的藏文典籍,有了各种精美的现代印刷版本,学术研究和珍藏价值极高。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历时23年,组织上百名专家完成《中华大藏经》(藏文)对勘本出版工作,收录经典4570部,其中《甘珠尔》108卷、《丹珠尔》124卷,并于2018年推出电子版;出版系列丛书《先哲遗书》131卷,收集了500多位历代藏族学者的代表著作,内容涵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众多领域,堪称“藏族文化百科全书”;设立《中华大典·藏文卷》编纂出版项目,被列入“十二五”国家重点文化工程,计划用15年时间,搜集汇编出版从吐蕃时期至西藏和平解放前的藏文文献典籍上千册。

  藏文古籍的数字化。西藏大学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于2014年起合作开展藏文文献数字化项目,共同建设集古籍、藏文期刊、历史档案等内容于一体的世界级藏文文献资源中心,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21年正式推出藏文文献资源数据中心网络平台。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于2019年启动西藏自治区图书馆“馆藏珍贵古籍文献数字化建设项目”。西藏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色昭办公室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西藏人民出版社等单位合作整理、出版了近万函藏文古籍文献,并积极推进古籍文献数字化工作。历史档案方面,西藏档案馆已完成桑珠颇章、觉细列空、孜聂仓、乃琼等四个全宗1万件(卷、册)及《噶厦全宗》等历史档案的数字化、全文录入等工作。此外,梵文古籍的保护也在不断推进,西藏社科院从2006年开始着手梵文贝叶经普查、数字化工作,目前已普查出近6万叶、约12万面、1000多函(种)的贝叶经,同时部分经文已实现数字化。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藏学研究院院长)

(编辑:李翠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