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古融今,中国古典舞的“突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观察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孟梦 王湘怡 发布日期:2023-06-0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骏马图》剧照。

《散乐图》剧照。

《觉》剧照。


  平衡车、学步车、滑板车、扭扭车……这真的是“荷花奖”古典舞评奖现场吗?没错,这正是今年入围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终评之群舞作品《门神》中的表演。这部古典舞以民间艺术年画中的“门神画”为灵感,让画中的人和物“穿越”到现代“守护”百姓,在夺人眼球的同时也备受争议:这还是曾经阳春白雪、行云流水的古典舞吗?

  近年来,《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等作品火爆出圈,“国潮”热下,中国古典舞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作为展示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文化名片”,中国古典舞如何“突围”、持续出圈?或许,人们可以从本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中找到答案。

  根植传统、各显神通

  中国传统文化扑面而来

  近日,第十三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在47个入围终评的作品中,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的《骏马图》、沈阳音乐学院舞蹈学院选送的《散乐图》、北京舞蹈学院选送的《觉》,得分排名前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本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作品,让观众深深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浪潮,冰冷的文物也仿佛“活”了起来。群舞《散乐图》以壁画《散乐图》为创作基底,在琵琶、笙等民族乐器的伴奏下,身着窄袖、宽幅衣装的“辽代舞者”翩翩起舞,乐舞交融、动静结合,为观众再现“辽代散乐”的神韵;群舞《归义》以敦煌莫高窟第156窟壁画《张议潮统军出行图》为蓝本,展现归义军勇往直前、维护国家统一的气概与精神;群舞《簪花仕女》取材周昉名画《簪花仕女图》,重现唐代女子精致的生活场景;《红山玉龙谣》以红山文化重要代表文物——“红山玉龙”为背景,将龙的精神娓娓道来,让文物穿越千年,与观众相见。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本次评奖活动中,编导们从古代神话、古典美学、历史人物、古典诗词等不同视角,进行大胆探索与尝试。有展现神话意蕴的《东游》《雨后》等作品;有让历史人物跃然台上的《易安醉》《年年雪里》等作品;有借词抒情,在古诗词中无限遐想的《橘颂》《富春》等作品;还有《一川青水》《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展现东方传统美学意境的作品。它们将中华文化的根脉融于中国古典舞艺术的表达之中,赋予作品浓郁的文化气韵。

  在评奖期间召开的研讨会上,北京舞蹈学院创意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常务副院长张云峰提到“根性文化”的重要性。他表示,在当代语境下,创作者若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浸润,其作品又怎会彰显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一脉相承的传统文化深刻的美学价值?

  主体意识、当代构建

  中国精气神舞向未来

  根植传统,并不意味着被传统所限,古典舞不等同于“古代舞”。“专注传统精神是最重要的,但不是亦步亦趋地拿传统精神来填充现在的空间。”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一级编导高成明表示,在传统素材、题材面前,还有遵循艺术本身的规律这一条路。

  以武循舞,独舞作品《觉》在一招一式、一呼一吸之间重返古典舞审美原点,其身体的表达超越“司空见惯”的古典舞动势,在吸收后现代身体语言表达的基础上,于限制中求突破,在困惑挣扎中勇敢向前,展现了当代舞者的艺术追求。

  群舞《骏马图》以徐悲鸿的系列“奔马”图为创作灵感,以“马”的形象刻画人性的本真和朴实,通过独特的身体诠释和传统再造的方式,体现出舞蹈的人民性与时代性。作品以坚毅承载柔情,道尽中华民族曾经的苦难与不屈之志,体现了中国人的气节。

  中国舞蹈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罗斌表示,本届入围作品在题材上大胆探索与创新,跳脱出以往深宫怨妇等古代人物的“藩篱”,对现实题材、革命历史题材进行了深度发掘。不仅有《南泥湾》《那年花开》等弘扬革命精神、展现革命历史的作品,《无问》《不染》等探寻人生境意的作品;还有《蹴鞠巾帼》《拳掌形意间》等以民间传统技艺为素材的作品,《宅兹中国》《铅华·满壁》《龙凤仪》等展现厚重民族文化底蕴的作品。

  “在评奖作品中感受到从古代、古典到主体创造多元发展态势的转变。”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任苏娅表示,中国古典舞应从“以古为据”的认知定式中努力突围,探寻如何做好中国话语的世界性表达。

  专家评委认为,此次评奖活动展现了中国古典舞乃至整个舞蹈界当代文化建设的态势,是中国古典舞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一次较为成功的探索。“当然,我们目前在深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还有很大空间,应立足传统、拓宽视野,遵循中国古典舞自身的艺术规律,以饱含真情的创作,为人民和时代起舞。”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茅慧表示。

  (本文图片由中国舞蹈家协会提供)

(编辑:文静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中华建筑文化
  • 美丽家园
  • 荷花绽泉城  民舞谱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