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研究】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基于吉林省汪清县的分析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孙岿 发布日期:2023-06-06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不仅成为推动边境地区各族人民决战脱贫攻坚、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载体,也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力抓手。笔者赴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8个乡镇进行调研,以期为做好新时代安边固边兴边工作提供参考。

  汪清县边境乡村现状及分析

  汪清县位于吉林、黑龙江两省交界处,距朝鲜18公里,距俄罗斯40公里,总人口167911人,是吉林省区域面积第二大县。该县以种植玉米、水稻、大豆为主,是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森林覆盖率约89%,属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核心区域。

  汪清县边境农村均属深度人口老龄化地区,大量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然而,乡村并未出现土地抛荒和劳动力不足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随着新型经营主体的涌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在乡村建立种植养殖基地,急需土地和建设用地,土地成为稀缺资源;另一方面,作为多民族聚居区,汪清县形成了特色经营、产业互补的格局,同时,跨区域季节性农民流动、乡村企业用工、跨境经济合作区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片区)建设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劳动力不足。可以说,在汪清县,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规模化经营未产生明显影响,但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需引起重视。农村人口老龄化事关人口更替、发展方式转型、城乡关系转变,乡村人口并非越多越好,但也要警惕空心化,关键在于人口分布合理、密度适宜。要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调整人口的社会空间重组,为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提供持久动力。

  近年来,汪清县边境农村人口老龄化之所以未造成土地抛荒、未导致大多数乡村衰败,主要得益于国家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要素投入和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构,这些推进县城经济发展的举措有效打破了二元经济结构、城乡分割与产业布局界限,带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下乡。

  建构城乡一体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做大木耳特色主导产业。在政府扶贫资金支持下,在各乡镇建立菌袋生产基地,完善产业链,为农户提供“三好服务”(好菌袋、好指导、好销路),“汪清黑木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成功,并荣获“中国农产品百强标志性品牌”。二是做强黄牛养殖传统产业。汪清县引进农牧科技公司,采取“种植青储+养殖黄牛+加工秸秆饲料”的集中饲养模式,在周边村屯建设6个繁育小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三是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山区大豆资源充足,为解决大豆深加工问题,政府引进酱油企业,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百亿级食品产业园和影视文化旅游基地,并将榨油剩余物做成饲料,反哺养牛基地,形成黄牛饲养的上下游产业链,把增值收益留在县域。四是拓展“农业+互联网”新业态。政府牵头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形成“生产基地+加工车间+电商销售+社区团购”等新业态,采取订单式和代耕代种方式,在乡村建立水稻玉米生产基地,在科技孵化园办加工车间、物流车间,形成高效的综合经营模式。五是光伏产业助力集体经济。汪清县利用优良的自然光照条件,建成吉林省单体最大的13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每年可提供扶贫收益1500万元,带动群众长期稳定增收。

  凝聚合力,推进农村现代化。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相结合是农业农村发展的主要“推手”。一是政府投入切实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政府整合资金支持企业、合作社发展,用收益金支持下一个产业发展的滚动式产业扶持模式以及农业补贴、以奖代补等措施,激发了乡村建设活力。二是东西部协作助力乡村发展。作为对口帮扶城市,浙江省宁波市投入援建资金、实施援建项目,支持龙头企业、合作社创建乡村扶贫车间和产业园区,并出资建设住宅小区,解决易地搬迁问题,此外,还捐赠了大量物资,在乡村开办“积分超市”“爱心公益超市”,激发村民建设乡村的主观能动性。三是机关单位对口帮扶,充实乡村一线岗位。汪清县政府派遣干部驻村,采取“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帮助乡村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场所、村级卫生室等,并为困难群众提供服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对策建议

  通过调研分析,笔者认为,当前汪清县边境乡村发展面临现代农业溢出效应不足,经济与人口支撑机制较薄弱,乡村社会联结纽带弱化,人口外流等问题。对此,建议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深入推进固边兴边富民行动,完善沿边开发开放政策体系,增强边疆地区发展能力,强化人口和经济支撑,构建民生安边、团结固边、产业兴边“三位一体”格局,确保边疆巩固和边境安全。

  要进一步改善边民生活条件,实现民生安边。一是打造宜居宜业中心村。统筹国防安全和城乡发展,科学规划村庄布局,确定聚集人口和产业的中心村,实现资源向中心村集中倾斜,重点打造宜居宜业乡村,提升边境地区人口密度和经济密度。二是加快建设供销合作社。培育乡村带头人、龙头企业等关键主体,对接国家政策、项目和资金,完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联合家庭农场、中小企业等其他主体入股或参股供销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再组织化程度;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通过党建统领、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兴、品牌共享等方式,形成“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农户”等各类组织形式,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三是建立村社养老体系。要以村社为基地,与土地结合起来,借助国家财政补助和社会资源建立起广覆盖、保基本、低成本的养老体系,实现老有所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团结固边。一是增强各族群众的国家意识、国民意识、国防意识。要用好红色资源、历史文物,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二是要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好村规民约、积分制、以奖代补、红黑榜、村民说事等机制,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以改厕、改水、改暖等民生工程为重点,推进公共设施和服务覆盖到村、延伸到户,使农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开展“民族团结模范”“文明户”等评选活动,引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风尚。发挥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作用,培育健康向上的乡村文化。

  要推动边境地区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兴边。一是打通交通要道,提升汪清县至牡丹江市交通综合服务水平。二是走“百业兴旺”之路,培育特色产业、特色品牌,发展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产业链。三是加强技术人才支撑,引进和培养有情怀、有才干、有意愿的人才队伍和优质劳动力,加强对本地新型职业农民、乡土人才、电商人才的技术培训。四是向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加强边境地区农产品精深加工、冷链仓储、物流配送等服务体系建设,带动人口回流乡村;为乡村中小企业提供便捷的农产品网络交易平台,降低贸易和信息成本,拓宽农产品需求市场;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科学规划边境生态旅游精品线路,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大学)

(编辑:海宁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