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能手 科普达人——记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韩晓乐丨三全育人模范
来源:中国民族报 王妮 发布日期:2023-06-25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韩晓乐,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她坚持教学为本、科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将科学普及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完美融入教学。先后获得“首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首届湖北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及专项奖”“全国科普讲解大赛一等奖”“国家民委青年教学标兵”等多项荣誉。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

 

  讲台上,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是她的工作目标;讲台下,成为科普使者是她的责任担当。在中南民族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副教授韩晓乐眼中,教书育人必须“眼中有光、心里有爱”。对教育事业,她抱有敬畏之心;对社会服务,她怀着热忱之心;在教研结合、科教融合的路上,她带着上下求索的坚韧,重塑知识的魅力。

课堂上的韩晓乐  (中南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供图)

 

  躬耕教苑,润物无声

  “好老师要做到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无论是学习还是生活,无论是作为任课教师还是班导师,韩晓乐始终待生如亲、关怀备至。她常说:“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她一直努力着。

  在教学中,韩晓乐尤为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成为知识的表达者,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培养洞察力。”她要求学生不仅要在课前上台做学习分享,还要在课后画思维导图,总结知识点。

  “上韩老师的课一点儿都不轻松,但每一堂课都收获满满!”有学生在作业中用树枝等呈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结构,层出不穷的点子让韩晓乐看到了学生的无限可能,也更加坚定了她要钻研教育规律,更新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爱学、会学。

  老师是学生的镜子,学生是老师的影子。“韩老师的认真负责与其独特的教学方式非常吸引人,在我眼中,细致、严格、一丝不苟是她的代名词。”化工专业大三学生于博任说。

  从教10年来,韩晓乐见证了一批批学生从青涩走向成熟。她用爱和责任、青春和汗水,收获了桃李萦绕、芳香馥郁。

  “润物细无声。”在学生刘晨音心中,韩晓乐是严师,亦是益友。“要做就做到优秀。在韩老师身上,我看到了对这句话最好的诠释。”刘晨音说。

  在韩晓乐的朋友圈有这么一段话:“站在讲台上10年了,讲课却越来越如履薄冰,也许是期望太高。我希望给学生授课的每一分钟都是有效的,使学生在课堂的每一分钟都得到启发、觉知与顿悟。这是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奋斗目标。”

 

  教研结合,创新未止

  “一堂有思想深度、政治高度、教育温度的大思政课,是青年学子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的起点。”如何将科普教育、思政教育更好融入教学,一直是韩晓乐探索的方向。她积极探究科普教育在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作用,推动中南民族大学形成“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氛围。

  韩晓乐负责建设的《科普·神奇世界的解密者》科普课程,涵盖了化学、生物、食品、环境等多个学科领域。从纳米材料到食品安全,从垃圾分类到无人驾驶汽车……“科学知识其实并不枯燥。换一种表达,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她尝试用浅显易懂的方式让学生与科学“零距离”接触。

  “作为文科生,我居然听懂了理工学科的知识。”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大二学生陶周婷选修了《科普·神奇世界的解密者》公选课,“老师幽默的语言让我沉浸其中。”这门科普课程还在“学习强国”“中国大学慕课”等学习平台上线,点击互动率高达500万人次,获批2022年湖北省线上一流课程。

  韩晓乐利用跨学科形式丰富传统课程,促进思政课与专业课有机融合,主讲课程《物理化学》获批湖北省一流课程,教学成果《科普教育在民族高校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与实践》荣获了2019年国家民委教学成果二等奖。

  此外,韩晓乐指导的学生项目《守住长江微笑——保护江豚系列儿童科普文创教具》,获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金奖,《依托科普文创实践 共建澜湄绿色生态屏障》获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湖北省二等奖等。

 

  科普为翼,探索不停

  韩晓乐不仅是优秀的教师,还是优秀的科普工作者。

  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初期,韩晓乐积极响应号召,下沉社区参加疫情防控。她发挥专业优势、个人专长,制作了系列科普抗疫视频19部,上线学习强国、人民网、中国科普网、央视网等平台,累计互动率超过2000万人次。因在疫情防控宣传中作出的突出贡献,韩晓乐被科技部授予“科普网络专项活动特殊贡献奖”“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

  2022年,韩晓乐与院士、专家展开对话,制作系列高端访问类视频56部,向师生及社会大众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体两翼”的重要论述,同时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家精神。“学习强国”平台专门为系列视频打造了“大V话科普”专题,中国科普网为该系列视频打造了“科普大V的对话”专题。

  近年来,韩晓乐立足科普工作前沿,深入科普理论研究,先后完成《科技创新背景下加快民族地区科普与教育相融合的发展策略研究》《高校科普教育与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之关系研究》等省部级项目,参与《“十四五”国家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等起草编制工作。

  “播下的是一粒爱的种子,收获的却是美丽的人生和学生精彩的未来。”韩晓乐说,她将不断提升专业技能与个人修养,在言传身教中为学生树立榜样。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最是民族团结奋进时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要讲话
  • 绿色转型,节能攻坚——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
  • 中国民族报系列评论员文章——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