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藏学研究繁荣发展
来源:中国民族报 陈宗荣 发布日期:2023-08-22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自2016年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以来,中国藏学界着眼西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藏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与西藏各族人民共命运、与时代发展同频率,坚持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坚持密切与国际藏学界交流合作,孜孜以求、开拓进取,藏学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

  一是藏学研究队伍日益壮大。人才是促进藏学研究事业繁荣发展的核心和根本。党和政府重视培养藏学研究人才,中央民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科学设置学科专业,加大培养力度,每年累计培养各类藏学专业硕士、博士等高端人才近200人。中国藏学界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选派优秀学者出国培训、邀请国际知名藏学专家来华讲学,开阔研究人员的国际视野,不断探索人才发展新路径。目前,我国从事藏学研究、教育、出版等机构已经超过100家,从事藏学研究的专业人员超过5000人。

  二是产生了一批重要研究成果。中国藏学界利用自身优势,坚持基础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研究并重,着力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不断加强西藏文化、历史、宗教、藏医药等方面的研究,加强有关史料档案的发掘整理,出版《历史铸就统一体》《班禅文集》《萨迦五祖文集》《苯教大藏经》《〈格萨尔王传〉大全》《中国藏医药影印古籍珍本》等经典著作,持续推进《中华大典·藏文卷》《梵文贝叶经写本校勘研究》《藏文古籍文献翻译研究》等重大基础研究项目,启动《西藏文化史研究》《西藏早期文明史研究》《西藏近代史研究》等重大研究课题,研究范围涵盖藏学多个领域。在现实应用研究方面,紧扣西藏和四省涉藏州县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组织开展促进西藏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西藏乡村振兴战略、保护西藏生态环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提高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等重大问题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积极为涉藏工作贡献智慧和力量。

  三是藏学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藏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民俗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还涉及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中国藏学界注意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式方法,不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创新新范式,研究的领域越来越广,专业化、规范化不断提升。如,利用考古学的理论方法和考古发现的新材料,对西藏历史、文化等研究取得了重大成果。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少学者积极探索运用新技术开展藏学研究。以本次研讨会收到的论文为例,人工智能、数字化、网络信息等新技术已成为藏学研究的重要补充,这不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大大丰富了藏学研究宝库,拓展了藏学研究的深度。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援下,经过西藏各族人民艰苦奋斗,70多年来西藏各项事业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前,西藏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向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坚实。这些成绩的取得,为西藏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新的有利条件,也为藏学研究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其一,藏学研究要为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西藏全面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既面临与全国其他地区相似的情况,也有着西藏独特的区情,这就需要藏学研究者站在全局的高度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性规律、总结普遍性经验,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提供借鉴;还要立足于西藏实际,研究西藏的特殊情况,努力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符合西藏特点的发展思路和举措。

  其二,藏学研究要为保护弘扬西藏优秀传统文化服务。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对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弘扬,仅支持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组织对勘《中华大藏经·藏文卷》,中央政府就投入了数千万元。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时代大背景下,如何看待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西藏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更好传承和弘扬西藏文化,如何妥善处理好保护西藏优秀传统文化与推动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关系,如何更好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保持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关系等,这些都需要藏学研究者深入研究,提出科学、合理、可行的意见建议。

  其三,藏学研究要为维护西藏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服务。境外敌视中国的势力,将所谓的“西藏问题”作为搞乱中国、破坏中国发展进步的筹码,千方百计地歪曲西藏历史、诬蔑攻击中国的涉藏政策,挑拨西藏的民族关系,煽动民族分裂势力扰乱西藏社会秩序。这就需要藏学研究者本着捍卫真理、维护公平正义的原则,以学术的方式将西藏真实的历史和发展成就告诉世界人民,不断充盈国际藏学正能量。还要深入研究分析西藏的政治、民族和宗教等问题,为坚持走好中国特色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正确道路,不断丰富、完善、发展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提供决策参考。

  自古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就有“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抱负和情怀。为推动国际藏学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我提出三点呼吁:

  第一,藏学研究应始终以促进西藏繁荣、提高西藏各族人民生活水平为旨归。藏学界要坚定坚守人民立场,牢固树立为人民做学问的理想,一切有利于促进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学问我们都应当努力去做,一切妨碍甚至破坏西藏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学术活动我们都应当坚决反对。

  第二,藏学研究应始终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为学术追求。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努力促进藏学繁荣发展,是藏学研究者的神圣职责。我们不但要深入研究藏族文化的特色特点,弘扬藏族文化的优长,还要注意研究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关系,推动藏族文化在与其他民族文化交流互鉴中取长补短、发展壮大。

  第三,藏学研究应始终为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要把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我们的藏学研究应当摈弃国际政治斗争中拉帮结派、搞意识形态小圈子、制造世界动乱的恶劣做法,鼓励海内外藏学研究机构之间建立多种形式的学术平台,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通过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专家学者之间互动交往和百花齐放、百家齐鸣的学术研究,为消除民族隔阂、促进国家团结、凝聚国际共识,推动建设人类大家庭作出我们藏学界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总干事)

(编辑:李翠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

专题

更多>>
  •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
  •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