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幸福绵长——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中国民族报 孙文振 发布日期:2023-08-31浏览(10)人次 投稿收藏

阳光照耀下的莫日格勒河。

  在祖国北疆内蒙古呼伦贝尔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共同生活着汉、蒙古、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等48个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呼伦贝尔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奋斗、砥砺前行,共同守护祖国边疆、共同建设美好家园,谱写了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的华美乐章。

呼伦贝尔城市风光。

  2018年,呼伦贝尔市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市”。5年来,呼伦贝尔市委、市政府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创建工作亮点纷呈。

 游客们乘坐马车体验呼伦贝尔市的特色旅游。 孙文振摄

  “我们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全面深入持久开展创建工作,各族群众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为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增光添彩,也为边疆民族地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呼伦贝尔市委书记高润喜说。

  晒幸福:美好日子充满希望

  站在自家一大片绿油油的大豆地里,关雪林、索春栓夫妇满心欢喜。“今年大豆长势喜人,保守收入会有十几万元。”50岁的关雪林满怀憧憬地说。

  关雪林是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大杨树镇多布库尔猎民村村民,平日,他的工作是开校车,暑期放假这段时间,一直忙着管理田间大豆。

  “我家4口人,生活幸福。现在,村民们生活都挺好。”48岁的索春栓道出心里话,“能够过上这么好的日子,真心要感谢党和政府对我们的关怀。”

  索春栓是村两委委员,家就住在村委会后面,除了忙村里的事,还方便照顾家。“我儿子大学毕业后依靠‘三支一扶’政策实现就业,女儿今年考上了北京工商大学。”索春栓开心地“晒”着幸福。

  鄂伦春族是人口较少民族之一。1957年,多布库尔河流域的鄂伦春人定居鄂伦春自治旗朝阳村,定名为朝阳猎民队;2005年,62户居民整体搬迁至多布库尔猎民村,搬进党和政府给他们盖的新房子。

  “这路、这民居、这广场,都是党和政府帮修建的。”说起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村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伸出大姆指。

  为了实现绿色转型发展,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支持下,鄂伦春自治旗充分利用独有的民俗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旅游业、特色种植和养殖业等。正是在好政策引领下,多布库尔猎民村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我们特别幸福!”年近七旬的鄂伦春族老人何平花深有感触地说,“真心感谢党,让鄂伦春人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

  “相约清凉夏日,体验民俗风情。”6月30日,多布库尔猎民村旅游景区正式开园,当天就迎来1万多名游客。

  “景区春可踏青,夏可避暑,秋可赏色,冬可戏雪。”多布库尔猎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泽承说,景区有多项游乐设施和骑马、射箭等民俗体验项目,民宿充满鄂伦春族风情,游客可通过沉浸式体验,“做一天鄂伦春人”。

  “鄂伦春自治旗委、旗政府高度重视文旅产业发展,致力于将多布库尔猎民村打造成集休闲度假、文化体验、特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振兴示范村。此次开园,标志着多布库尔猎民村文旅产业发展得到又一次提升。”鄂伦春自治旗民委党组书记、主任白丽说。

  近年来,多布库尔猎民村先后入选“中国最美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等。“我们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景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包村干部、大杨树镇党委副书记巴特尔说,景区新增了“守望北疆心向党、兴安岭上石榴红”党建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青少年研学基地等38种业态,预计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年收益50多万元,可带动20多名村民就业。

  “村里走上旅游发展的‘快车道’,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指数越来越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多布库尔猎民村原党支部书记孟亚静说。

  心向党:团结之花竞相绽放

呼伦贝尔市民委领导到牧民家中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政策。

  清晨,和煦的阳光照耀着额尔古纳市的民族团结广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标语引人注目。一位妈妈带着两个女儿,正在“红石榴”雕塑前拍照。

  “我喜欢红石榴,它象征着民族团结。老师说过,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姐姐对妹妹说。

  听到孩子的话,周围的几个人都笑了。聊起民族团结这个话题,大家畅所欲言。

  “民族团结广场修得气派,看着就让人心里敞亮!人们在这里锻炼、休闲,潜移默化中就增进了对民族团结的理解!”正在锻炼的市民王先生说。

  “我家是一个多民族家庭:我的父亲是俄罗斯族,母亲是蒙古族,丈夫是汉族。”退休干部吴大姐说,她因为肾病,每月透析费8000多元,医保报销90%。“作为真正受益于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边疆群众,我们会永远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不仅在城市,许多乡村也建起民族团结广场。走进额尔古纳市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17米高的哈乌尔钟楼屹立在民族团结广场上,“守望相助心向党,民族团结固北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长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游客带孩子们学习制作俄罗斯族传统美食。 孙文振摄

  “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位于大兴安岭西北麓,总面积2068平方公里。全乡共有1223户、2895人,由汉、俄罗斯、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8个民族组成。这里被誉为‘油画之城’,也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解说员向游客们如是介绍,“这幅巨大的油画《界河丽日》,描绘的正是恩和乡各族群众其乐融融的生活场景。”

  44岁的曲波是恩和乡土生土长的俄罗斯族人。“我家是最早一批从事民族特色家庭游的。”曲波说,2006年,在政府的帮助下,他和父亲创建了“瓦西里”特色家庭游民宿。

  “当时,需要一批共产党员带领老百姓发展家庭游,我就主动报了名。”曲波说,“当初只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根本没想到会这么火。民宿经营初期,只有一张餐桌、两张床位,年收入1万多元。现在有客房50多间,餐桌10多张,年收入七八十万元。”

  作为全国唯一的俄罗斯族民族乡,恩和乡曾先后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中国传统村落”等荣誉。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恩和乡全面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创新推出了“3531”(即做优三个示范带夯基础,统筹五个领域促融合,建好三个基地出亮点,讲好一个故事促团结)工作模式,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我们通过打造俄罗斯族民俗文化小镇,将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转化为各民族共同欢庆、相织交融的娱乐项目,探索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恩和乡副乡长秦凯说,恩和乡俄罗斯族家庭游从最开始的4户发展到如今的127户。“2022年,全乡共接待游客4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近2000万元。充满民族风情的家庭游,已成为推动恩和乡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生活在大山里的鄂温克族猎民也走出一条“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2003年,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以下简称“敖乡”)实施生态移民,“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使鹿鄂温克人放下猎枪,告别林中搭建的“希楞柱”(鄂温克族传统民居),62户、350多人集体搬迁至根河市敖乡,开始新生活。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其木德介绍鄂温克族传统服饰。 孙文振摄

  “第一次走进新家,那个开心啊!”50岁的敖乡居民张乃林回忆说,“搬迁后,政府和有关部门实行‘一帮一’政策,全力解决我们的实际困难。新房很暖和,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党的温暖!”

  张乃林是退伍军人,他家是“民族团结户”,家里的大门上还挂着“光荣之家”“北疆幸福家庭”牌匾。“我是汉族,妻子索荣花是鄂温克族,全家人都享受到了党的惠民政策。今年,我的儿子考上了高中,女儿考上内蒙古师范大学研究生。”张乃林说,他开了间特产店,用传统方式加工驯鹿产品,因为货真价实,小店口碑越来越好。

  47岁的驯鹿习俗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布冬霞,是养殖驯鹿、发展民俗家庭游的能手。“搬迁后,我们的生活条件好多了。但驯鹿对水质和食物有着极其特殊的要求,在山下无法牧养。”布冬霞说,2008年,她率先在距市区30公里的原始森林景观路开办了猎民点民俗家庭游项目,展示使鹿鄂温克人原生态民俗。“驯鹿是敖鲁古雅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希望更多的人来敖乡体验了解驯鹿文化。”

  敖乡是根河市唯一的民族乡, 素有“中国驯鹿文化之乡”“桦树皮文化之乡”美誉。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常年生活在大兴安岭密林深处,是我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敖乡现有驯鹿放牧点14个,在山上从事饲养驯鹿的村民共58人,其中鄂温克族19户、34人。

  “我家现有驯鹿70多头,每年旅游收入60多万元。现在,我们一年要搬3次家。驯鹿走到哪里,我们就把家搬到哪里。”布冬霞说,“党和政府特别关心我们,不仅给我们配备帐篷、房车,还有光伏发电系统等,让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了更好的保障。”

  如今,年轻一代的使鹿鄂温克人有更多想法。布冬霞的儿子肖晨昊,正依托根河自然资源及驯鹿文化从事文旅产业,直播、新媒体成为他展示民族文化的有力渠道。

  “我们不仅要‘留下来’,而且要‘发展好、传下去’。”作为根河市政协委员,肖晨昊今年提交了一份提案:保护鄂温克族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多渠道宣传当地特有的“冷资源”、森林资源及驯鹿文化,吸引游客到“中国冷极”“驯鹿之乡”观光。

  守家园:筑牢北疆安全屏障

东乌珠尔边境派出所所长白满达(右)与护边员巴特朝格图(中)交流。 孙文振摄

  在呼伦贝尔长达1733.32公里的边境线上,如珍珠般点缀着8个国家级对外开放口岸。“广大戍边官兵、移民管理民警、党政机关党员干部、自愿守边的护边员与边疆各族群众一道,共同形成群防群控的强边固防合力,在祖国北疆构筑起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钢铁长城。”呼伦贝尔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委党组书记、主任特木日胡说。

  2022年9月10日,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海拉图嘎查一个抵边警务室挂牌成立。这件事情,和草原牧民巴特朝格图父子有关——警务室所在地,就是他们的家。

  上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上海、江苏、浙江等地约3000名孤儿来到内蒙古大草原,由牧民抚养,成为“国家的孩子”。巴特朝格图的父亲其日麦拉图就是其中之一,1961年他从上海来到这片草原时年仅1岁,此后在草原扎下根。

  海拉图嘎查是传统的牧业嘎查,那时,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但父母全力供其日麦拉图读书,让他成为嘎查“高材生”。毕业后,他接过父亲的套马杆,成为一名牧民。1995年,他开始担任嘎查党支部书记。

  “阿爸一干就是10年。他带领牧民发展生产,响应国家号召退牧还草,保护草原生态,牧民收入逐年提高,草原也得到恢复。”巴特朝格图回忆道,“阿爸还承担起义务巡边任务,有时一出去就是好几天。”

  巴特朝格图视父亲为榜样。2006年,大学毕业后在山东从事装修设计工作的他,毅然辞职回到家乡发展。“我时常想起阿爸的教导。他总说,自己是国家的孩子,生活在边境线附近,就要守好家园。我也要回到草原,跟阿爸一起守家园。”巴特朝格图说。

  回到家乡后,巴特朝格图开办了“游牧人家”旅游点,带领牧民同走致富路。他还和阿爸一样,成为护边员,两代人共同实现“为祖国守边防”的理想。

  在新时代“草原110”建设中,陈巴尔虎边境管理大队结合辖区实际,精挑细选了100多名护边员。“许多人都像巴特朝格图这样,对辖区环境熟、群众基础好,为陈巴尔虎旗管边控边、调处纠纷发挥了桥梁作用。”陈巴尔虎旗委统战部副部长,旗民委党组书记、主任阿拉坦巴根说。

  “2021年11月,我刚到海拉图嘎查工作时,看着星罗棋布的民房和纵横交错的自然道,真是有点摸不着头脑。在巴特朝格图的帮助下,我很快熟悉了辖区工作环境。”东乌珠尔边境派出所副所长张胡其图说。

  “守望最北疆,心向党中央。感谢巴特朝格图父子两代人,帮了我们不少忙。”东乌珠尔边境派出所所长白满达说,“更要感谢所有护边员和边疆各族群众对我们的支持,大家携手,共同守护边境平安,筑牢北疆安全屏障。”

  “我们的家就在边境前沿地带,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做好巡边护边工作。”巴特朝格图说。16年的坚守,巴特朝格图巡边总里程达10多万公里,劝返和制止临界人员千余人次,管控区内未发生一起涉外事件。

  “我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工作的‘纲’,重点实施了‘守望祖国北疆·共绘多彩呼伦贝尔’品牌工程,推进‘六带三基地一家园’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更加牢固。”特木日胡介绍说,呼伦贝尔市深化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的战略认识,在全市224个边境嘎查村(社区)探索推行党务联建、村务联谋、警务联抓“三务合一”基层治理模式,创建稳边固防模范旗2个、模范苏木乡镇17个(占苏木乡镇总数的59%)、模范嘎查村176个(占嘎查村总数的80%),构筑起各民族共建共享的幸福和谐家园。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呼伦贝尔市民委提供)

 

 

  

(编辑:马永

[字号: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最新新闻